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王亦平关于法人财产权的问题在学术界和企业界已争论了很长时间,目前,对法人财产权主要有以下观点:(1)经营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业财产只享有占有权、使用权和依法处分权,而不享有收益权。(2)法人财产所有权。企业对出资者投资形成的企...  相似文献   

2.
张艳丽 《法学杂志》2003,24(5):39-41
在我国要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真正意义的企业法人独立财产制。为此应处理好法人独立人格与法人财产权;法人财产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廓清法人财产权的含义以及与其他权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国家财产所有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财产所有权的主体是政治主体国家,不是民事主体,国家行使财产权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不能有国家的私利。国家如何为社会服务也是在权力─—立法机构中少数票服从多数票的政治决策。所以国家财产所有权和民事主体的财产所有权是性质不同的财产所有权。国家财产所有权运行过程中的最后一环节,可能变形为企业法人所有权,但是和私有企业的法人所有权在根本性质上又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论公司企业产权邱宏铮我国的《公司法》业已出台,并明确规定公司法人享有出资者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出资者则享有公司财产所有权,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这种制度,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国家解除对企业的无限责任;也...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法人财产权王希仁《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基本特征之一便是产权关系明晰,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企业法人财产权性质的探讨一直是一个热点。本刊上期刊出刘华南同志《再论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一文后,不少法学界人士给本刊来稿,提出不同看法。本刊将陆续选载部分同志的文章。同时,热切欢迎学者、专家继续来稿,发表自己的高见。  相似文献   

7.
<正> 一、关于法人法权的争论 在理论界,虽然已有许多人士承认企业法人应具有一定法权。但是对法人应具有什么法权理解不尽相同。 (一)法人法权指的是法人财产权。持这一种观点的同志是承认企业法人应该有独立的财产权利的。他们认为这种财产权利就是企业的财产权。财产权与财产所有权虽然有两字之差,但意思却不同。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也可能是出于一种好心,为了避免“所有”这一敏感词汇而采取的办法。实际上,在民法理论中,财产权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财产权——民法中最基本的一项民事权利,是“人身权”的对称。是指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  相似文献   

8.
法人财产权与现代企业制度卢莉芳法人财产权,是指法人企业而非自然人企业的财产权,是法律确认的法人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权利。就所有权的责任形式而言,法人企业的投资者仅以其出资额对法人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确立法人财产权制度,目的是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9.
法人财产权概念正式提出,引起了理论界普遍关注。如何理解法人财产权的内涵,公司法人财产权与投资者所有权、企业经营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国有企业确立法人财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等等,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笔者仅就上述问题谈几点个人认识。当前,我国理论界因对法人财产权的涵义有不同理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解释,并有许多论述,笔者不妨对此再作探讨。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权既不等同于财产所有权,也不是传统民法中的财产权,而是具有特定内容的财产权利。它是法人依法享有的对其财产独立支配的权利,包…  相似文献   

10.
李林 《行政与法》2001,(5):52-55
本文以企业法人的独立人格问题为契机,深入论述了在国企改革中,由企业法人的独立人格问题直接导致的、困扰国家和企业的政企关系问题和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指出企业法人只有享有财产所有权,才具有独立人格,也才能真正实现政企分开,而且企业法人的所有权是独立于包括国家在内的所有投资者的所有权及其他权利而存在的,从而与社会性质无关.并进一步指出国企改革要以树立其独立人格为改革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1.
关于法人财产权与股东权的法律规定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法人财产权的法律规定及其文义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国务院发布的《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第27-29条规定,国有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依法独立支配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政府和监督机构不得直接支配企业法人财产,不得以任何形式抽取注入企业的资本金,不得调取企业财产,不得…  相似文献   

12.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但是,由于《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中虽然使用了法人财产权这一概念,却并未对其含义作出明确的界定和解释,因而我国法学界、经济学界对法人财产权的性质争论不休。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法人财产权不是单指法人所有权探讨法人财产权法律性质的方法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从财产权的一般理论出发,一类是从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出发。如果从财产权的一般理论出发,首先必须明确财产权的概念。众所周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此,在民法领域中,财产权是和人身权相对应的民事权利,是指具有直接财产的内容,直接体现特定物质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主要包括物  相似文献   

13.
民事权利是民法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公民和法人韵民事权利十分广泛。因此,民法通则专设一章对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做了规定。根据民法通则第五章的规定,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主要有:财产所有权、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 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在民法中可以统称为物权。前者可称为自物权,后者可称为他物权。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由国家直接投资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应是国家拥有所有权并授权企业进行经营管理,企业拥有经营权;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法律性质则应为企业法人财产权。  相似文献   

15.
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提出,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逐步深入的产物。按照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十五大报告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论述,全面理解和把握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真正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仍是国有企业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法人财产权概念和理论的提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从方针政策的角度对法人财产权作了表述。《公司法》出台后,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享…  相似文献   

16.
杨大文 《法学家》2001,(6):102-102,封三
近来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关于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的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法人财产权进行评述和解释,提出了许多新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少学者认为,建立新的企业法人所有权制度是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完善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导论:劳动财产权说解读知识产权制度的研究现状在探讨知识产权的哲学基础时,人们往往首先想到劳动财产权说,该学说源于17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他在《政府论》中,表达了这一思想,主要包括:①(1)一个人对基于自己身体的劳动享有财产权,即每个人对自己的人身拥有所有权,每个人的劳动属于他自己;(2)对于未被他人拥有的物施加自己的劳动可以对整个物获得财产权。后者还需要两个限制条件:(1)在取得财产所有权时应该留下足够好、同样多的东西给他人;(2)取得财产所有权以不造成浪费为限。“现代学者热衷于将洛克学说运用到知识产权领域,讨论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8.
现今,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公司。那么,当我们在谈论公司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公司的本质又是什么?《公司法》给出的答案是一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如果单纯这样理解的话,那就是还没有弄清楚公司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其后在《公司法》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中又有述及。对于这一法律术语,理论界众说纷坛,大致的界定说法有:经营权说、出资者所有权说、法人所有权说、双重所有权说和复合权利说等。对此概念理解的差异,关键是源于对所有权内涵的认识和法人财产权与所有权关系的处理不同,由此导致了认识上的不一致。一、经营权说。经营权说将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等而视之,认为法人财产权小于所有权,其争执的焦点就在于法人财产权是否具有收益权。从《企业法7)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  相似文献   

20.
继承、赠与和转让,作为后继取得财产所有权的民事法律行为,为我国民法所确认。著作财产权作为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继承法》和《著作权法》均没有明确规定可以转让。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对著作财产权是否可以转让、著作财产权转让的性质、种类、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