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电信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借助电信网络实施的诈骗活动也日益猖獗。其中以自然人电话诈骗为主要形式的电话诈骗具有诈骗类型多、诈骗成功率高、诈骗危害严重、传统技术手段难治理等特点。针对电话诈骗犯罪,以智能语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通过连续语音转写技术,将通话语音转成文本内容,再结合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让系统"理解"诈骗分子的"意图",从而自动判定诈骗电话以及受害人受骗程度,具备准确度高、适用面广、漏警率低等优点,能够提供准确率高达95%以上的精准预警。  相似文献   

2.
郑淼  程浩 《警察技术》2024,(1):81-84
随着科技的更新迭代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黑灰产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迅猛发展的推手,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的手段在不断更新,规避公安机关打击的技术也在同步升级,Vo IP技术被不法分子加以修改后大范围使用,从Vo IP基本原理入手,分析在利用Vo IP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中对Vo IP设备的电子数据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产品新闻     
《创造》2000,(9)
思科系统公司8月17日在京演示其面向数据、语音和视频集成网络的IP应用体系结构——Cisco AVVID。这一网络整合架构是企业未来一体化通讯网络的基础,包括统一的客户端服务、软硬件基础结构、目录服务、呼叫处理语音/数据应用、管理、服务及支持。它允许用户用现有设备把语音、数据和视频进行整合传输。而不必在向IP应用迁移中废弃已有的应用,让用户交换机PBX。同时,AVVID架构还提供了高品质的多媒体整合通信质量。 Cisco AVVID架构基于TAPI(电话应用程序接口)、JPATI(java电话应用程序接口)、MGCP(多媒体网关控制  相似文献   

4.
对我省农村电话建设的思考王孝槐农村电话通信是电信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话建设直接关系了电信网络的完整性、统一性、先进性。尤其在信息时代,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快速推进,社会各行各业正悄然进行着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必将对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  相似文献   

5.
慈溪电信局     
慈溪电信局下辖20个电信支局,全网服务人口140余万人,服务面积1154平方公里。企业网络规模、技术层次、综合服务能力和各项电信经营指标位居省内县(市)前列。近几年来,慈溪电信局围绕增强通信能力、推进信息化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深化企业改革,改善电信服务,电信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199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第一个电话市,2001年电话号码由七位升至八位。截止2003年12月,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45万门,电话用户超过33万户。自2001年开通“小  相似文献   

6.
声纹识别辅助电信反诈骗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电信产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速发展,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对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重大影响。声纹识别是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语音参数,来识别语音说话者身份的技术。通过录音进行身份核验,建立重点人员声纹库,可加强对用户的保护,同时对诈骗人员进行声纹采集和甄别,预防诈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一听说有IP电话这个新事物,小周马上感到好像遇到了救星。在北京某高校工作的小周,去年妻子去了美国留学,使得两人天地顿时变成了天各一方。虽说现在通信工具比较多,他们可以写信、发电子邮件、打国际电话,但各种方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信件太慢;电子邮件虽快,却要在键盘上敲出来,毕竟不太方便,而且不直观;电话最好,但话费太贵,从北京打到美国,每分钟要15元,一个月打上几次就吃不消了。如今好了,有了IP电话,国际电话费降低了三分之二。从4月28日起,在北京等城市就可以往美国打IP电话了。小周立即设法了解了有关IP电话…  相似文献   

8.
一个电话就能骗走十几万甚至上千万。你相信吗?2008年以来,中国一些地区电信诈骗案件持续高发。2008年仅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这四个省市因电信诈骗犯罪老百姓被骗走的钱就有6个多亿。这种使用任意显号软件、VOIP电话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涂华民 《乡音》2012,(2):29
近些年,随着使用电话的人越来越多,电信经营的平均成本大幅下降,固定电话"月租费+通话费"的收费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取消固定电话月租费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电信部门应该逐步和国际市场通用规则接轨,采用包月制或者套餐制取消固话月租费。建议:第一,采用包月制或者套餐制,让固话月租费退出电信市场。网通已推出  相似文献   

10.
电视图像通信是继语音通信(电话、传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业务之后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秀。她弥补了通信系统中,人们进行交流时没有视觉信息的缺憾。电视图象通信使人们交流的信息量大大增加、使人际间交流更加直观和亲近、使指挥调度更加准确无误、及时、高效,真正使通信成为人们的“千里眼,顺风耳”。近几年,我国电信公网,利用电视图象通信系统的技术、设备,先后组建了公用一、二级会议电视系统,为一些部门召开电视会议提供服务。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图象通信系统将成为公安机关完成国家、人民赋于的重任所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1.
自从我国打破垄断、开放市场以来,电信市场的价格战始终战火不熄。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长途IP电话等高利润的业务和互联网接入、互联宽带网接入等开放程度较高的业务上,各电信运营企业更是高祭起价格战的大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展开激烈的搏杀。对于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孰是孰非众说纷纭,褒之者称其促进了业务的增长,降低了价格,消费者从中受益;贬之者称其扰乱了市场秩序,且价格降低使企业利润下滑,最终消费者也将受损。的确,激烈的价格战给政府管制和电信运营企业的经营提出了新的课题,冷静分析原因,找出应对之策,方是理性的选择。电信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2.
利用网络电话诈骗犯罪的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电话是一种可以在IP网络上互传模拟音讯或视讯的一种技术,其具有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加上利用网络电话发布信息成本低,利润高,使其成为了诈骗犯罪的一种新型工具。而VOIP的技术特性为案件的侦破增加了难度,使利用网络电话诈骗犯罪有不断上升之趋势。本文从分析VOIP技术、利用网络电话诈骗现状出发,提出了相关防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吴彩云 《文明大观》2003,(10):39-39
为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一张洁净的脸,永安市率先在三明地区对乱涂乱画行为实施根治,“呼死”城市“牛皮癣”——即对违规喷涂“办证”等广告、破坏城市环境行为者之手机、电话实行统一规范的电信语音干扰或采取停机手段,初显成效。  相似文献   

14.
《人大建设》2009,(10):F0002-F0002
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电信)是隶属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国有企业,在全省设有18个分公司。秉承“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经营理念,河南电信追求优质服务,取信于客户,根据市场需要,可以为广大客户提供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国际国内长途电话、本地网电话、智能网业务;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中国的电信飞速发展。统计表明,在中国平均每天有三万户城市居民装上电话。1993年,全年新增市话交换机近I000万门,相当于一年装出两个香港的电话容量。1994年,全中国市话放号达1O83万号,1995年超过1200万号,一些发达国家的电信专家都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他们还以为是翻译把数字搞错了。因为即便曾创出交换机增容“世界之最”的美国,发展最快时期的市话交换机年新增容量也只有700万门。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将是ZI世纪全球最大的电话市场。群雄逐鹿,竞争最激烈的是移动电话市场。自1987年引进9OOMHZ的蜂窝状…  相似文献   

16.
—网络电话属电信专营吗?—未经批准经营网络电话(IP电话)是犯罪行为吗?—网络电话属性的解释严重分歧法官臬进行裁决?请看—案清简介1997年9月,福州市民陈雄利用互联网电话为其弟弟陈彦经营的城倩家用电器商场促销商品,凡到诚信商场购买家用电器的顾客,可免费利用网络电话与在国外的亲友通话五分钟。因有些顾客要求提供更长一些的通话时间,于是陈彦申请了~部公用电话,在当地申请不到网吧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他们将公用电话设置成互联网电话开始对外经营长途电话业务。从1997年10月起,陈锥、陈彦兄弟开始为顾客提供网络电话(即…  相似文献   

17.
从2009年12月16日平台启动运行至今年2月25日的70天内,平台向固定电话事主播放语音提示182.6万次。江苏省电信诈骗案件去年高峰时曾一个月内发案719起,今年1月,全省发案为18起。  相似文献   

18.
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水军……在这些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甚至违法犯罪的行为背后,有一批人悄然为其打下“地基”,提供“秒拨IP”服务。云南近期对一起“秒拨IP”黑产案作出宣判,该案犯罪团伙利用掌握的大量宽带,短时间内制造百万量级IP(网络地址)形成“1P池”,绕开正常IP限制,令警方难以追查。目前,此类现象依然面临着取证难、法律惩处力度不足等难题。  相似文献   

19.
电视虽然从人类消闲时间的争夺战中胜出,但它却不可能满足人类所有的需要;网络聊天的消闲功能,更能满足青年对传统聊天的需求。等有一天,我们都可以像打免费电话那样语音聊天时,我们还会怀念当年那段“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网络聊天故事吗?  相似文献   

20.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司法治理的核心环节。搜集2011—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裁判文书,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罪名分布与各罪名裁判文书数量进行梳理与统计,发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此罪与彼罪、主观故意、主犯与从犯、一罪与数罪、既遂与未遂等方面存在诸多认定分歧。这主要源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二元链条式结构,该组织形态与传统犯罪存在根本差异,对传统犯罪认定模式的犯罪构成要件造成挑战。鉴于此,将电信网络诈骗独立成罪是解决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认定分歧的首要制度改进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