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福明 《春秋》2012,(1):41-43
中国传统文化自先秦以来,无论是本土的儒家、道家学说.还是东汉南印度传入中国的佛家文化。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均衡互补,源远流长。儒家、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理论体系.而佛教作为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不断增强了中国的特色,形成了“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2.
佛教是何时传入古代湖南的?这是我们研究湖南佛教要搞清的首要问题。众所周知,佛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外来宗教,大约在汉代传入中国。过去人们通常认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多由陆路,是通过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其实,早期佛教还有一个南传系列,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由中印度——缅甸——云南——四川——长江流域,一是由中印度——交趾(或广州)——长江流域。从考古发现可以证明,早期佛教南传系列在年代上早  相似文献   

3.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和尚是可以吃肉的。当时佛家仅禁止吃"荤"。这个荤,并非指动物食品,而是指气味熏人的蔬菜。《梵网经》曰:"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谓五辛"。佛教认为吃了荤,耗散人气,有损精诚,难以通达神明,所以严加查禁。  相似文献   

4.
黄向阳 《前沿》2010,(9):96-99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为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实现佛教的中国化,分别从义理、形式与政治三个方面来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即在义理上从格义走向自创,在形式上从纯粹的学术走向大众化的佛教,在政治上从不敬王者到以王法匡佛法,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5.
有史记载,到1998年佛教传入中国就有两千年的历史了。经过这近两千年的历史演变,佛教在中国已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中国佛教在历史上曾有助于封建统治者推行封建伦理;而佛教伦理也成为广大平民的精神支柱;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曾借助佛教伦理推进救国运动,从中寻找改革社会的思想资源做为反封建的武器。那么,佛教走到今天,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同时,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对佛教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越来越中国化,佛教中国化的最直观表现就是佛教造像,而佛教造像中国化最明显的是观音像,因此,考察观音形象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见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塔     
中华大地,古塔耸立,走遍神州,人们到处都可以见到塔的踪影,说到塔我们必须要说到佛教,因为它是佛教的产物。中国的塔是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而出现的,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相传东汉明帝时代(公元一世纪),西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几千年中外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的延续、融合、沉淀和结晶先进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是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反映和体现,是人类文明积累和发展的结晶,同时又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前进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中国文化发展形成的过程中,接受过两次非常有份量的异质文化,一次是佛教,另一次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公元前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这是第一次外来文化的传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集中体现。历史事实证明,佛教长期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互吸收、融合,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谭舯 《黄埔》2013,(4):82-84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特点。台湾佛教和祖国大陆佛教渊源深厚,发掘和弘扬中国佛教文化,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五世纪一位名叫乔达摩·悉达多的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边境)王子,经过10多年的苦苦修炼,最终创立了佛教,成为释迦牟尼(佛祖)。公元一世纪始,佛教逐步通过三条途径传入中国,一条是从古印度向北,经新疆沿“丝绸之路”传入西北地区;一条是从古印度向南,经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传入云南;一条是从古印度,经尼泊尔传入西藏。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北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一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始于元朝忽必烈时。忽必烈在进军川滇中,遇到了西藏年轻、聪慧、诚实、学识渊博的喇嘛八思巴,1260年他继位后,封八思巴为…  相似文献   

11.
一、宗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主要的宗教是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除了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以外,其它宗教都是从国外传入的。佛教于公元一世纪前后传入中国,并于公元67年建立了第一座寺  相似文献   

12.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受中国本土的文化模式影响,佛塔、石窟、寺庙、佛像和观音菩萨都发生了汉化。同时,佛教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道德和生活,在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汉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心 《黄埔》2009,(3):56-57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起源于古代印度,其创立者释迦牟尼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子是同时代人,百年后佛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张宁彬 《传承》2009,(16):86-87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15.
西南佛教的典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冲 《思想战线》2000,26(5):53-57
西南地区的佛教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三种,另外云南还曾流行过阿阇梨教.西南因其濒临佛教发祥地,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首经之地,其向西南渗入并拓展的过程,即是佛教中国化、民族化的过程.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以西南为最典型.  相似文献   

16.
吐蕃迅速崛起之时,佛教也传入了进来并得到了松赞干布的大力支持而有所发展.一定的经济实力是佛教传入吐蕃的根本原因.王权的强大在佛教的传入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周边信佛国家的强大与繁荣对松赞干布的崇佛也起到了催化作用.佛教的传入适应了吐蕃社会的需要,因而得到了藏族人民的信仰与拥护.  相似文献   

17.
李璐 《理论月刊》2007,(11):125-127
佛教曾对于中国文学产生过巨大影响,而《维摩诘经》作为魏晋时代翻译佛经的典范之作,其文学影响力更是不可忽视。尤其是六朝志怪作品,深受《维摩诘经》中佛教教义、文学手法之影响;而其作者亦深受经文中佛家处世态度之感染,使得六朝志怪蕴涵浓厚的佛教气息。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佛教伦理和道教伦理也是需要加以介绍的重要内容。下面我们分两次介绍。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外来宗教。因崇奉佛和阐扬佛的言教而得名。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教。佛教于西汉末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或东汉初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传入中国后,  相似文献   

19.
谭舯 《统一论坛》2013,(2):75-77
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历史最悠久,传入中国时间也最早、佛教来到中国后.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不断与中国社会会通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服务视点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为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他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其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大体在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主要有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三大派别。从南北朝开始,中国佛教进入兴盛发展阶段,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中国佛学也逐步发展成熟。封建社会后期,汉传佛教衰落,戒律废弛。近代以来,在杨文会等一批佛教界有识之士的带动下,佛教在各个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传佛教界首先与全国人民一道参加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