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太原县城(今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旧城)是建筑在晋阳古城遗址之上的一座明代小城。其城创建之时,晋阳城已毁废4个世纪,然而两城之间某些方面的关系却藕断丝连,甚至密不可分。“太原县”名是从晋阳古城时期流传下来的,明太原县城建在古晋阳城遗址上。  相似文献   

2.
古城蕴宝藏考古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阳城从公元前 497年见诸史籍 ,一直作为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中心 ,鼎立于黄土高原。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晋阳文化 ,遗留下丰富而又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 ,许多重要的文物遗迹被科学地发掘 ,古老的文明不断地揭开神秘的面纱 ,展示其璀璨的光华。一、悠久的古城历史晋阳最早的城池传为“故唐城”,并说它是尧所筑 ,文献中有一些零星记载[1 ] ,在太原地区 ,传说时期和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都有发现[2 ] ,有学者认为东太堡夏时期的文化遗存可能是陶唐氏的后裔所创造[3 ] ,不过 ,目前太原地区还没有发现这…  相似文献   

3.
晋阳城的创建时间及其都城周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阳古城,是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前身,已有2500余年历史,遗址在今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晋源区古城营村一带,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从创建至焚毁的1500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北方的名城重镇,曾经做过15个朝代(包括诸侯国)的都城、别都、发祥地。宋初赵光义焚毁古城,至今时隔千年,古迹荡尽,史料散失,史学界对晋阳古城的创建时间及其都城的城垣周回,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4.
明清太原县城,位于汾河之西的故晋阳西城(晋阳为横跨汾河东、西、中三城格局)大明宫遗址以南,从明洪武八年(1375)始筑以来一直是明太原县、清太原县、民国太原县、民国晋源县、新中国晋源县、太原市第六区、晋源区的治所,1963年后降为公社、镇、街道办事处一级建置。县城南关之龙天庙(一名刘王祠)创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之前,所祀"刘王"被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以龙天庙为中心的一场大型抬神活动却流传甚远,涉及河东、河西的十数座村庄。这场前后历时三个月之久、有数千人参与抬神的民俗活动,不仅规模宏大充满趣味,而且有很深的历史内容,应该引起后人关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晋阳文化是以晋阳为代表的一种区域文化 ,它是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阳城从周敬王二十三年 (公元前 497年 )创建 ,到公元前 40 3年赵国定为都城 ,历时九十五年。本文将这九十五年称为早期晋阳文化时期。而这一时期 ,正是郭沫若所说的“太子倒霉了 ,诸侯起来了 ;诸侯倒霉了 ,卿大夫起来了” (《奴隶制时代》 1 973年版第 33页 )的“卿大夫起来了”时期 ,以赵简子家族为代表的卿大夫的崛起 ,正是早期晋阳文化的总集成、总代表。一、赵氏再兴与智伯覆灭赵简子 ,名鞅 ,又名志父 ,号简子 ,又称赵孟 ,春秋末晋国执政。公元前 583年“下宫之…  相似文献   

6.
山西巡抚衙门遗址,在今太原市府东街101号,南临府东街,西接解放路,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现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巡抚衙门遗址历经沧桑,由晋文公庙—巡抚衙门—督军府—人民政府,可谓山西一千余年历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那达慕”是中国蒙古族传统的节日盛会。“那达慕”为蒙古语是“娱乐”、“游戏”之意。经考证“那达慕”据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亦作鄂博)。“敖包”是由石块堆积而成的,在草原上原是道路和境界标  相似文献   

8.
"太原"一词有广狭义之分,广义指宋朝以前晋阳辖地及宋朝以后太原辖地,狭义指宋朝以前的晋阳城和宋朝以后在唐明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太原城(市)。"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既有大禹治水、台骀治水传说,寄托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又有新旧石器时代出土文物的有力佐证,证明远古时期太原已有较为稠密的人群生存着,物质生活也较为充实,粮食充裕可以用来酿酒,且有较为丰富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9.
郑州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节点,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华夏之源”是郑州新密文化特质的集中概括。新密远古历史一万年来从未中断,李家沟遗址、黄帝故都轩辕丘、夏启都城新砦遗址等多项考古成果填补了国内研究的空白,命簋上的“华”字和黄寨遗址出土的第一个“夏”字,共同为“华夏之源”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一 )限于当时陕西关中的地理、气候和产业等特征 ,在“周革殷命”前后 ,周文周武特别是周公父子继承和总结发挥了周族长期在黄土高原以农立国的历史经验 ,为中国尔后几千年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化创设了一个基本的”型模”(可简称为“周公型模”) :1 .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有力统驭全国。在此体制下 ,上层是皇帝为首的“文官集团” ,下层则是成千成万的纯朴雷同的自耕农 ,而中层“机构简单” ,以宗法意识形态和科举联系上下。2 .在此体制下 ,一般“由皇帝直接向大批小自耕农征兵抽税” ,他们不愿“豪强干预” ,故中国史一再演出“反兼并…  相似文献   

11.
太原来福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96年的太原来福商贸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集团总部位于郝庄正街15号A座。来福集团是由太原市精品服装有限公司、缤缤品牌服饰广场、兴华商城、山西凯宏空调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太原市“一心堂”医药销售连锁有限公司、太原市迎泽清池浴苑、正大医药有限公司、正大医馆等企业组成的多元化现代企业,  相似文献   

12.
狄仁杰(630—700),并州晋阳(今太原市小店区狄村)人。他一生刚正严明,反对贪官污吏,极力维护人民利益,且忠于唐室,是封建社会具有卓识远见、政绩显著的一位名臣。狄仁杰出身官僚世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狄仁杰幼得良母教育,少时勤奋读书,考取了明经(相当于进士)第一名。初入仕途任汴州参军时被人诬告,黜陟使(有升降官吏大权的钦差大臣)阎立本受理审讯,认为事属冤屈,并发现狄仁杰才学出  相似文献   

13.
从“犯罪”到“权利”:自杀行为的西方法律史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各国历史上对自杀行为的法律评价经历了从“犯罪”到“权利”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到 2 0世纪 6 0年代 ,英国最后废除“自杀罪”,自杀在现代终于成为一种权利。“安乐死”的是与非在 2 0世纪后半期又演成了世界性的法律之争。本文介绍了西方各国与自杀相关的法律的历史沿革 ,并以东方的日本为参照作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科社学会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会在太原市召开“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研讨会,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社会主义国家历史经验”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分析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的近况。现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对规律的理解要脱却机械决定论将其看成确定不移趋势的窠臼,规律应该也仅仅可以定义为“规则”。人类历史既然是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那么实践就是历史,历史就是实践。这样,历史的规律(规则)也就是实践的规律(规则)。实践包括主体对自然和自身两类客体的改造活动。因此实践的规律(规则)就必然是调节主体之间、主体与自身之间以及主体与自然之间的规律(规则)。而最能够统领这三块领域的规律(规则)则是“和谐”———既包括实践过程的和谐,也包括实践结果的和谐。历史规律(规则)从最终意义上说即“和谐”,“和谐”是贯穿于历史规律(规则)的线索。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图分类号:R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19(2001)01-0010-01   《中医诊断学》本科教材脏腑辨证部分,有“心肾不交”一证,该证是以心烦失眠为主症而伴有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头晕目眩,或遗精、梦交等表现的一个证候。病涉心肾两脏,而称其为“心肾不交”是否恰当则值得推敲,就此剖析如下。 1 心火肾水是否相交   “不交”的前提是本应“相交”,笔者认为,教材解释心肾两脏的“相交”就颇存在问题。其解释是:“心为火脏,心火下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肾为水脏,肾水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水火互济,则心肾阴阳得以协调,故有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称。”[1]心在五行划分中虽属火,但称“心为火脏”,其所具有的火之温煦功能到底有多大?是否真的“下温肾水”?众所周知,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严格而言,当是两肾所藏之元阳(命门之火,又称真火),为一身阳气之本,包括心脏在内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得到元阳的温煦,而心脏并无多少温煦能力,所谓的火脏之称实来源于五行的机械归类,因此,不存在心火“下温肾水”,更不存在它使“肾水不寒”的问题。肾虽在五行属水脏,落实到具体功能而言,主要是指对水液代谢的调控能力,而其本身应为水火之脏,内藏真水真火,真水真火滋润温煦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由此可见,只有肾火(命门之火)对心脏有温煦功能,即“肾水暖心火”,而心脏对肾脏没有这一作用,肾脏也由其本身所藏之真火暖煦。所以“心火暖肾水”、“心火肾水相交”之解显然有误。  相似文献   

17.
“前理解”是人们理解前的理解状态 ,是历史对人的占有方式。前理解有两类 :一类是合法的“先见”(“前理解”) ,另一类是盲目的“先见”(“前理解”)。极端的传统主义 ,极端的现代主义、实用主义对前理解的批判 ,是偏激的、非历史的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18.
刑罚“一体论”即认为刑罚的正当根据不在于单纯的报应或者功利而在于报应与功利相结合的理论。如果从费尔巴哈 1起算 ,它的产生已有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但是 ,直到 2 0世纪 6 0年代 ,它才真正开始成为主张者甚众、分支林立并取传统诸说而成通说的一种刑罚根据论。在当代 ,一体论的影响之大不仅体现在其在刑罚理论上占据了统治地位 ,而且还表现为自 2 0世纪 6 0— 70年代末期开始 ,它逐渐成为了刑事实践的指南 ,给西方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一 刑罚一体论对刑事立法的影响一体论对刑事立法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最明显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一、考源 “华佗论治伤寒”篇,今孙思邈《千金方》卷九“伤寒例第一”和王焘《外台秘要》(以下简称《外台》)卷一“诸论伤寒八家合一十首”中均列有之。但是,这二书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是从哪里录出的,今作其考源如下。 1.《外台》中所列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而是录自《张文仲方》一书中的“天行”病中。 按《外台》引“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用的药方,无一方是注“出华佗”,其篇下也没有注出某卷中,而有“此法宫泰数用甚效”一句。按宫泰是西晋人(注1),在汉人华佗、魏人吴普之后,不可能为《华佗药方》一书所引,所以《外台》中所引的“华佗论治伤寒”篇,不是录自吴普集《华佗药方》十卷中。  相似文献   

20.
三、晋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这里我们站在“广义”的晋文化视野高度 ,沿着自远古以来人类历史迈进的脚步 ,着重从四方面概要地谈谈山西古代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特殊重要地位及其深远影响。(一 )中国远古人类最早开发的重要地带在中国人类开始形成后的旷古而久远的旧石器时代 ,山西曾是中国原始人类繁衍生息的集中地带 ,是我们民族的先民最早开发的重要地区 ,由此积淀了极其丰富而深厚的原始文化层。目前已发现旧石器遗址 3 0 0余处 ,位居全国之首。足见山西地区在早期人类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山西旧石器文化发展的显著特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