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昔日的乡村教师,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发展经济,造福地方,他毅然弃笔从商;30年来,他用乡村教师的质朴,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成就了他的事业,造福了一方百姓。他就是重庆市人大代表,重庆明华建筑(集团)·源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杜明华。  相似文献   

2.
正有这样一个背影。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他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他迎难而上、脚踏实地,他心系人民、造福百姓。他说:"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他,年仅49岁,却突遭横祸,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他,是廖俊波。有这样一种执着。他扎根乡村、埋头基层,他淡泊名利、恪尽职守。他调解千件民事纠纷,制止百次群众性械斗,挽救百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着温暖,守望  相似文献   

3.
在温岭市箬横镇,提起贯庄村的江根德,当地百姓总是赞不绝口。因为他是温岭市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台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贯庄村党支部书记,更因为他是心系发展、情牵民生、造福百姓的好心人。在贯庄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这些年来,江根德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投入数百万资金建造文化广场、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为村民打造了一个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4.
他,名叫杨胜桂,是记印江自治县第七届人大代表、永义乡党委书记。1990年,他从一名普通乡村教师进入乡镇工作,至今25年。在这25年中,他带着责任与忠诚从统计兼秘书到乡党委书记,一步一个脚印走来,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和一位乡村教师聊天,听说我在区委统战部工作,他说,“那你厉害哦,掌管枪杆子了哈!”当教师的尚不知何为“统战”,可见基层统战的薄弱基础。  相似文献   

6.
喜看《公民导刊》第4期封面人物:杜明华,喜读封面人物《质朴精神》一文,越看越有趣,越读越有味,从中受到鼓舞和启迪。图、文展示了一位昔日乡村教师,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为发展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毅然弃笔从商,大胆创业,无私奉献的高大形象,实在令人敬佩!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杜明华一心扑在教学上,为培养山区孩子尽责尽力;成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后,他大胆创业成功,造福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7.
林文镜常说:“一个华侨热爱自己的家乡,就要担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正是怀着这样一颗赤子之心,以造福家乡为己任,用人生晚秋的17年光阴,默默地拼搏和奉献,使他的家乡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走上了富裕之路。他还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来众多海外侨商共同投资中国,建设家乡。一心造福生养自己的故乡 76年前,林文镜出生在福建福清的  相似文献   

8.
他曾是名军医,投身残疾人康复事业。在这个事业中,他为众多身陷重疾的残疾患者解除痛苦,收获了感激,实现了价值;在这个事业中,他推进了学科技术,增长了业务能力,迈上了学科高端,充满了成就感;在这个事业中,他创造了幸福,感受了幸福,积蓄着幸福,一步步实现着为残疾人造福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9.
投身光彩事业──记汝州市“个协”一分会会长杨学和他的同事们1月2日,一群怀着激动心增的队伍,抬着“捐资兴教,造福后代”的匾额,在欢快的乐器和鞭炮声中,来到汝州市个体协会第一分会,他们是该市大峪乡青山后村的干部、教师和学生们。位于汝州北部的青山后村,是...  相似文献   

10.
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一位优秀的党外知识分子,在抗非典的号角吹响之后,主动请缨,以带病之躯,连续奋战在农村抗非典一线。最后,他积劳成疾,英勇而悲壮地倒在了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相似文献   

11.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重庆市渝北区全面推进临空都市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补齐农村短板、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区委十三届七次全委会就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专题部署,并采取以推动"农民聚居区建设"为突破口,带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非常必要、非常重要,既符合渝北区实际,又满足了农村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是一件造福百姓、功在子孙的德政工程。渝北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经历多次乡镇建制调整,形成了一大批撤并场镇(即原乡镇政府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对重庆市15个区县随机抽取的6218名乡村教师的问卷调查和部分乡村教师的实地访谈发现,经过四年的努力,重庆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方面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若不高度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此问题,势必影响全市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面临的五大现  相似文献   

13.
传统乡村教师一直是教育优先的男性本职;共和国集体经济时代,低成本公共教育吸引大量女性进入乡村教育事业,女教师随国家需要和户籍政策进退于土地和学校之间;改革开放以来,环境变迁使乡村教育基本功能由"培养—输送"教育转换为"留守—陪伴"教育,弱势大学生成为教师中最弱势的基层乡村教师,与乡村边缘学校和弱势学生结缘共生,乡村教师女性化也正与之同构。乡村教师在城市和乡村的夹缝中,在兼顾自我和家庭、陪伴和培养、个体和群体、传统乡绅使命和专业规训的矛盾中完成对自我、乡村教育及乡村社会的更新;促进乡村教师发展需培养有改变勇气和能力的新型乡村教师,突破狭隘的专业视野,加强学校与乡村的联结,提升关怀和建设乡村社会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4,(11):8-12
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新生代乡村教师具有"孩子心灵的守护者、教育理念的传播者、新奇世界的展示者和乡村时尚的引领者"等时代特征,但他们在乡村社会中也面临着"物质环境的不适应、婚恋难与亲子分离、乡村制度规范的约束"等文化困境。在理想与现实的迷茫中,新生代乡村教师出现两类群体的分化:随时准备着进入城市的"飞鸽"教师和支援乡村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永久"教师。为此,我们提出,应该建立多种类型的津补贴制度、建设功能齐全的"教师之家"、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试点建立全省统筹的教师调动机制,以为新生代乡村教师提供更好的任教环境,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重读陶行知     
<正>一陶行知在1934年12月一次《关于现代教育的几个实际问题》的演讲中,专门谈到了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师应该具备的几个条件。虽然时间过去了近90年,虽然陶行知当年谈的是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师,但用这些条件来打量或者说要求今天的教师(包括校长,因为校长也是教师),同样适用。陶行知说:作乡村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应当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要认定不是代替传统教育来麻醉大众和小孩子的;换句话说,是要为他们谋福利的……  相似文献   

17.
<正>曾几何时,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我们蓦然发现家乡的山不再那么葱郁,水不再那样净洁,景不再那么熟悉。如此,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要保护好祖国的青山绿水,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不知撼动多少中华儿女的心。为了让八桂儿女记得住"乡愁","美丽中国"战略的广西版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科学施策和精心谋划下,经过两年多的持续实践,正孕育出春华秋实的乡村美景。2013年5月,我区吹响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集结号。以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为目标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首先在八桂大地拉开帷幕,这不仅是建设"美丽  相似文献   

18.
杨佩 《协商论坛》2017,(4):33-35
乡村教师是基础教育的脊梁,是农村孩子成长的园丁.但在当前的乡村教师中,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获得感低、队伍不稳却是不容忽视的现状—— 与炙手可热的城区教师招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教师缺口十分严重,兼课代课现象十分普遍,很多学校无法按照教育部要求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尤其是音体美等素质类课程教师严重缺乏;极少有城区优秀教师调入乡村学校.究其原因,缘于多年未明显改变的微薄收入、闭塞压抑的乡村生活,降低了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此外,冰冷的数字考核以及职称晋升上的困难,加之一种新的“读书无用论”进一步增加了教师工作难度.师者理想破灭,物质条件无法得到满足,唯有一走了之.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特别是乡村教育工作,实施了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工程,乡村学校优质教师得到多渠道补充,资源配置得到明显改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提升,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受居住环境、网络信息、文化娱乐、子女教育设施缺乏,交通  相似文献   

20.
汗文 《今日广西》2010,(11):18-20
2004年7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生范献龙作为湖北省首批“资教生”,来到神农架林区资教。仅过了1个月.他便将本可留在武汉的户口迁到了资教地.他决定扎根山区做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