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黔南各级扶贫部门大力推进省"1+10"和州"1+9"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在"带、动、帮、扶"的"四字诀"指引下,拓宽黔南扶贫的深度和广度,走出一条既有黔南特色又可推广借鉴的扶贫新路子。这是一组政策: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南州精准扶贫决战决胜同步小康行动纲要》(简称"1+9")《黔南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实施意见》《黔南州鼓励各类经  相似文献   

2.
正刚刚过去的2015年,黔南州继续乘着十八大的东风,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全州经济社会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这一年,黔南州总结、提炼、明确了引领420多万干部群众努力脱贫攻坚、实现同步小康的"追赶、领先、跨越"黔南精神。这一年,黔南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3%,综合测评预排名全省第3位,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这一年,黔南州经济发展群众满  相似文献   

3.
正西南汉文化教育开拓者尹珍,黔南文化先驱黄绂、莫友芝,"王学传人"张翀、邹元标……走进黔南各个文化主题公园,历史文化名人浮雕随处可见,为黔南大地增添了一抹厚重的文化色彩。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彰显的是黔南州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浓郁醇厚、民风民俗古朴典雅、红色文化光耀千秋……60年,黔南州在改革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文化引领,奏响了一曲曲斑斓多彩、绚烂缤纷的文化乐章。作为黔南州文化身份的"条形码",民族文化的传  相似文献   

4.
文永生 《当代贵州》2014,(33):42-43
正黔南州交通运输系统围绕省委、省政府"两高"经济带规划,狠抓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搞好运输组织服务,加快推进交通物流建设,构建以高铁为引领的黔南州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和运输服务保障体系。纵贯黔南东西的贵广高铁今年12月即将建成通车。黔南州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围绕省委、省政府"两高"经济带规划,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超前谋划、规划引领,狠抓交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搞好运输组  相似文献   

5.
正"十二五"期间,黔南州林业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全州生态林业、民生林业都有了长足发展,为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林业发展新路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本刊记者汇同黔南州林业局等相关部门疏理,现将黔南林业系统改革发展十大亮点呈现如下:1黔南州决策层高度重视,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政策引领。"十二五"期间,黔南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下决心让干部动起来,激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让黔南"不仅醒得早,更要走得快"。2013年以来,黔南州提出实施创新型驱动、开放型后发赶超、"一圈两翼"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伴随着跨越发展的强劲脉动,在追赶、领先、跨越的"FAST"(500米口径大射电望远镜英文名缩写)精神指引下,黔南州组织部着力在激活干部队伍上下功夫,推动组织工作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为黔南后发  相似文献   

7.
正"十二五"期间,黔南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和"一圈两翼"发展三大战略,大力弘扬"追赶、领先、跨越"的新时期黔南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1坚守"两条底线",农业结构调整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黔南州贵定县甘溪林场实地考察生态建设保护情况,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正黔南州将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央精神、契合全省重大战略,又能发挥黔南优势、彰显黔南特色的绿色健康发展新路,最终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黔南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绿色发展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始终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围绕"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以建成"生态之州·幸福黔南"为目标,认真落实《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贵州省磷化工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福泉市、瓮安县正立足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结构……绿色、创新已成为黔南工业转型发展的"金钥匙"。提到黔南州的工业发展,不得不说福泉、瓮安;谈起黔南州的科技创新,还是要说到福泉、瓮安。福泉市和瓮安县,一向以磷煤化工基地而闻名,这两个地方的工业构成了黔南工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推动黔南旅游产业从高速增长向优质转变,以奋发赶超的姿态全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近年来,黔南州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来打造,以旅游"九大工程"为抓手,即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工程、改造提升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工程、谋划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工程、完善配套旅游  相似文献   

11.
周乐梅 《当代贵州》2016,(29):40-41
正成立22年来,黔南地税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组织收入的攻坚战,地税收入连创新高。1994年到2015年,全州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各项收入408.3亿元,年均增长24.7%。1994年9月,黔南州地方税务局在国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应运而生。22年来,黔南地税扎根黔南这片热土,把握税收脉动,锐意进取、助力发展,创新思变、织绘胜锦,追求卓越、一路凯歌;22年的燃情"税"月,黔南地税与黔南山水共阅沧桑,与黔南人民共写荣光,谱写出改革创  相似文献   

12.
正黔南州成功建成"黔南州政务110服务平台",统筹协调和统一调度黔南各县(市)、各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社会治理问题,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  相似文献   

13.
正黔南州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和区域旅游综合目的地"目标,紧扣生态和文化资源,以抓旅游带发展、促脱贫,奋力打造贵州南部令人向往的综合旅游目的地。享有"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美誉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住着布依、苗、水、汉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占56.7%,年均气温16.6℃,被誉为"天然氧吧",2017年森林覆盖率达62%。近年来,黔南州以《黔南州推进旅游提质升级着力打造综合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方案》为统领,以着力系统地建立宣传和营销机制、着力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五载春秋,无数美丽蝶变在黔南大地涌现,黔南人民在追赶中跨越、在跨越中奋进。五年前,黔南州发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努力建设生态之州幸福黔南"的改革发展强音。五载春秋,无数美丽蝶变在黔南大地涌现,黔南州在追赶中跨越、在跨越中奋进,无数看得见的日新月异在发生。站在新的起点上,黔南高度汇聚  相似文献   

15.
正以林业提质增效引领新时代"美丽黔南"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久久为功、善做善成,争做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的"先锋队"。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覆盖率是考量空气环境的客观标准,也是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黔南州森林覆盖率逐年稳步提升,截至2017年底达到63%,位居全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三五"期间,黔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生态之州,幸福黔南。放眼贵州南部这片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俨然一派生机盎然之景象。"十三五"期间,黔南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相似文献   

17.
<正>黔南州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带、新型城镇带、生态旅游带,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建立保护森林资源长效机制,努力构建"生态之州·幸福黔南"。201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黔南州甘溪林场考察时,明确指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黔南州呈现出稳中有进、动能增强、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全州呈现出稳中有进、动能增强、生态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贵州大发展、大变革的一年。就黔南而言,对这一年最精准的总结,无疑是黔南州委书记唐德智在2019年1月9日召开的州委十一届  相似文献   

19.
索恩乾 《当代贵州》2014,(12):48-49
正到2016年,在黔南州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是都匀市明确的全面小康创建时间表和路线图。2012年,都匀市小康实现程度86.7%,位居黔南州第一;2013年,都匀市荣获全省201 3年度同步小康创建活动十佳示范县第五名,是黔南州唯一上榜县市。到2016年,将在黔南  相似文献   

20.
正黔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强化统筹,勇于创新,抓好抓实突出问题解决和关键环节突破,全力推动走出一条符合黔南发展实际的民生新路子。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直接关系到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深刻地阐明了民生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