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匡小平  鲍啸鸣 《求实》2012,(10):47-49
近年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我国通过加大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实施了新一轮的积极财政政策。与此同时,教育、民生等社会事业的不断推进,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尤其是财政配套压力较重的县(区、市)一级政府,财政收支压力渐增。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县级地方政府运用政府举债特别是融资平台这一手段,有力地化解了资金瓶颈,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随着债务规模不断扩张,债务管理难度逐渐增大,地方政府性债务尤其是县级政府性债务风险不容忽视。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县级政府性债务处于安全可控范围。未来县级政府应将债务负担率约束在15%之内,并遵循"适当举债、有效用债、多方监管、诚信还债"的原则以加强、完善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2.
由于分税制的实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凸显。地方财政改革及化解地方财政风险的途径:合理确定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地方税体系;加大农村生活与服务设施的投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构建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大力推行费改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部门收入变为地方公共收入;完善政府绩效评价和监督体系,减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压力,化解地方财政风险。  相似文献   

3.
党员博览     
《江淮》2012,(7):52-53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传递哪些信号政府收支纳入预算意在进一步加强监管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首次明确:"各级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全部收支将纳入人大监管视野,有助于在预算中全面反映政府全部财政资金运行情况。相对于现行预算法,草案新增条款强调:"预算分为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重申"地方政府不得举债"意在加强防范金融风险现行预算法  相似文献   

4.
防范与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方政府,如果债务负担沉重,将会严重影响该级财政的运转,威胁到当地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辽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地方政府债务的基本情况,并对此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各种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叠加,地方政府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为复杂。加之土地制度的不断改革,刚性兑付被打破,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加大举债融资力度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导致债务风险不断升级。深入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约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出风险形成与约束软化的原因,从债务约束角度划分政府事权边界、构建规范科学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并基于激励相容原则构建财政、市场、人大监督相结合的三重约束框架,对于科学合理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促进新一轮财税改革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地方政府财政在透明度方面是有所欠缺的,主要表现为数量可观的地方政府收入未进入任何预算内外管理,成为了地方政府手中的非正式财源。加之我国的预算约束软化现象及预算执行弹性化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数量庞大的非正式财源便为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增长提供了现实条件与便利,导致了行政成本的盲目攀升。因此,提高地方政府财政的透明度以控制行政成本的盲目增长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逐渐成为威胁我国金融财政体系安全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党和国家大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背景下,着力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成为当下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尽管国家已采取各种举措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但仍存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透明公开度不高、违规举债方式多样化、隐性债务风险转嫁升级等问题。供需矛盾加大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控制难度、地方政府职能的不甚合理和存在错位、外部监督作用发挥乏力是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有效化解和防控应采取坚决遏止增量隐性债务、加大存量违规举债整改力度、进一步持续推进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加快构建以发行地方债券为主的新形势下多元融资模式、积极建立全国范围内统一、科学、高效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基础数据库、加大规范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公开和信息披露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陈树隆 《求是》2014,(6):29-30
<正>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做好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各项工作。根据审计署近期审计公告,截至2012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含或有负债)15.89万亿元,加上同期中央政府债务余额11.88万亿元,全国政府债务总余额27.77万亿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在透明度方面是有所欠缺的,主要表现为数量可观的地方政府收入未进入任何预算内外管理而成为了地方政府手中的非正式财源。由于我国财政预算约束软化及预算执行弹性化问题的存在,使得数量庞大的非正式财源为地方政府的行政成本增长提供了条件与便利,进而导致了行政成本的盲目攀升,因此提高地方政府财政透明度以控制行政成本的盲目增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财政重整是各国政府债务风险应急管理的主要措施,在债务风险超标或出现债务违约事件的情况下启动。2016年我国对地方政府推出了财政重整政策。本文基于“控制权”模型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治理结构,考察了在不同的治理结构下,我国基层政府的财政重整行为及其差异。应用DSO范式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四个债务风险超标县(区)的研究发现,当债务风险指标超标而需要降低时,处于高度关联型和激励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会采用政策规定的举措进行财政重整,属于“程式性应对”。处于行政发包制和松散关联型治理结构下的县级政府,则会进行“变通性应对”。此外,在财政重整终止后,部分县(区)的债务负担率、土地出让金和从市级政府获得的转移支付规模不降反增,说明财政重整并未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和促进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本文丰富了组织学视角下的地方财政管理研究,也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升级中,各地政府应致力于把规划与财政、投融资计划挂钩起来,增加规划与预算的透明度。比如,在城市规划与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基础设施优先发展计划,并且编制中期财务计划和基础设施改善计划。通过这些环节,有效地把规划与投资资金安排衔接起来。随着地方债务的不断增长,中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在建立地方债务管理系统,包括地方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人大预算监督:亟须加快从形式向实质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陆 《探索》2011,(3):63-68
在总结美、英等国家立法部门预算监督实践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一套衡量立法部门预算监督效力的评判标准,共包含权力保障、能力保障以及制度保障三大类十个指标。利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对我国人大预算监督效力进行量化分析,其结果表明人大预算监督与实质性的预算监督仍有较大的差距。加快实现我国人大预算监督从形式向实质转变,其着重点在于:一是加快完成《预算法》的修订;二是将全部政府收支都纳入人大的预算监督范围,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三是增强人大对预算的审查力量;四是逐步使预算报告成为每年人代会审议的重点;五是尽快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六是严格限制预算调整,强化预算责任追究机制;七是更好地发挥审计和社会公众对预算执行的监督职能。  相似文献   

13.
郭田勇  陈澄 《前线》2014,(6):25-27
<正>地方政府债务伴随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增长,近年来其发展规模开始引起各方关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列为首要工作任务之一,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3年12月30日,国家审计署发布公告《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简称《结  相似文献   

14.
<正>4月13日,辽宁省政府发布《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全省政府性债务管理体系,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有效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的积极作用,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授权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经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可以适度举借债务。市县级政府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快速增长,风险不断积累,极易引发财政风险乃至金融风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长期不断积累的结果,但缺乏法律控制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运用《预算法》、《公债法》、《政府投资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来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债务监管法律制度,真正预防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保证地方政府财政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债务风险是否可控以及如何化解成为目前研究的关注所在。分经济部门来看,各经济部门的债务水平差异显著,企业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债务风险的重要隐患。借鉴我国历史上债务问题的化解路径以及结合当前供给侧改革的方向,可以发现化解企业部门债务风险重在推行供给侧改革,即消化过剩产能、适时采取债务重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应着力防控流动性风险和债务增量再堆积风险。  相似文献   

17.
杨国英 《当代贵州》2014,(29):59-59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发文全面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详察“意见”,我们可以感知其所彰显的“控风险”和“稳增长”的双重意图,但部分地方政府很有可能选择性地强化“稳增长”诉求。“意见”鼓励承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的企业通过银行贷款、企业债等方式融资,允许地方政府为保障性项目建设发行专项债券。  相似文献   

18.
按照新疆“十二五”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十二五”时期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投资额度的大幅度增加给新疆财政的投融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是自治区各级投融资平台的一项艰巨任务.近几年来,虽然自治区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弥补自治区政府投融资资金缺口的有效途径,为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新疆投融资平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得平台公司的负债成为地方政府的或有债务.或有债务的积累将逐步转化为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形成潜在的财政风险.建立和完善投融资运行机制是当务之急.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设;二是加快财政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在过去几年急剧膨胀,已经形成了风险隐患。如何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异常增长,防范与化解风险隐患,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必须从制度设计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探讨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的对策选择,以提高我区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探索》2016,(3)
正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构建现代国家制度,而现代财政制度是现代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财政制度的核心是限制公权力。因此,财政公开透明、人大预算监督能力建构以及公众参与预算成为现代财政制度构成要素中的重要方面。公权力的最终约束力来自于公众及立法机构,而公众及立法机构能够有效约束和监督公权力的前提是掌握完整、详细、可靠的政府活动信息,主要是财政信息。财政公开透明、人大预算监督和公众参与预算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