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特点要求科技管理体制进行变革,走向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变革的关键是对科技治理中政府的角色和职能进行重新思考和准确定位,提升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在营造创新环境、优化条件支撑、加强创新协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科技创新公共治理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升福建政府公共科技服务能力,需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加强政府间科技合作,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政府公共科技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2月6日,贵州省农委、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贵州贵茶有限责任公司召开茶产业与新闻媒体座谈会,10多家省内外及中央驻黔媒体参会,各家媒体就贵州省茶产业如何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推进贵州茶产业发展工作。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贵州省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继承说,贵州省十分重视茶产业的宣传,2014年央视、贵州卫视等电视媒体播出贵州茶产业的报道867条;报刊、杂志刊登  相似文献   

3.
台湾经济的崛起主要依托于台湾企业的迅速发展.台湾企业无论在树立市场竞争意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还是在调整经济结构、强调科技创新等方面,可以给我们若干启示.要加快发展经济,企业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寻找市场发展空间;要以科技为先导,以效益为核心,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时要切实转换政府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肖毅 《理论研究》2005,(1):42-44
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包头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建设经济强市和科技大市的迫切需要。推进包头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一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引导力度,建立新型科技管理体制;二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发挥区域创新体系在发展生产力中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四是运用国内外科技资源,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水平与功能。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茶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茶叶种植面更积跃居全国前列。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品质不断提升,贵州茶得到广大群众的亲睐,贵州茶产业也在不断后发赶超,实现着跨越发展。贵州茶产业健康发展从自然条件、政策扶持、发展历史、发展环境等角度看,贵州茶产业发展优势大,后劲十足,对加快贵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各产业全面  相似文献   

6.
金忠秀 《当代贵州》2020,(17):38-39
700万亩茶园,唤醒了贵州无数个山头。粘虫板、水肥一体设备等在茶园随处可见。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精致加工厂设备等满含科技元素,为春茶采摘、生产打下基础,为茶产业保质保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青山绿水孕品质,科技支撑兴黔茶。"绿色,是贵州茶叶的底色,更是贵州茶园的基本色。"近日,针对水城县龙场乡水城春茶叶基地现阶段杂草萌发、病虫复苏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型企业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型企业转型发展中的自主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农业科技型企业具有其他各类创新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转型发展是一项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加强支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新疆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林果种植规模迅速扩张,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林果产业发展呈现出由基地建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向市场开拓和提高加工转换能力的重要战略时期。对新疆林果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发现,虽然企业对鲜果的贮藏水平和加工能力不断提高,产品国内市场覆盖面不断扩大,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但由于新疆林果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少,贮藏保鲜与加工转换水平低,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支持,创新机制,实施区域大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新疆林果业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4月26日,在凤冈召开的贵州第三届茶业经济年会上,来自国内的知名茶专家围绕贵州近期出台的《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以下简称《计划》)展开讨论,对贵州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提出了助推黔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以及打造黔茶品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贵州茶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茶产业稳定发展,竞争力逐步增强,但通过国内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发现,推动其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规模的扩大,而非效率的提升。在综合竞争力上,贵州茶产业在全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水平。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方面,贵州茶产业不仅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同处西部的云南、四川和重庆。而提升政府统筹管理水平,加大企业科研投入,延长产业链,加强国际市场开发则是提升贵州茶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以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北京传真     
《当代贵州》2013,(11):6-6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意见指导对口帮扶贵州工作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对口帮扶贵州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对口帮扶双方积极性,以提升受帮扶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帮扶工作重点向贫困地区、基层一线倾斜,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促进双方经贸合作,支持受帮扶地区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能力;着力建立健全对口帮扶长效机制,形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的对口帮扶工作新格局,推动贵州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相似文献   

14.
宋明 《当代贵州》2013,(29):22-23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西部地区省份的贵州,要加快打造具有贵州特点的经济升级版,不仅需要强化投资,做大总量,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升级版,而且也需要强化产业升级版的打造,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打牢基础,扩大开放和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构筑支撑经济升级版的优势.以"5个100工程"为主抓手着力打造发展平台升级版抓好"5个100工程",就抓住了投资的重点,就抓住了贵州打造经济升级版工作的牛鼻子.一是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优先完善产业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优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企业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理顺产业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相似文献   

15.
贵州应如何发展?怎样强化科技支撑作用,走出一条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之路?在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上,近200位院士聚焦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及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特摘录部分院士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科技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省份作为实现目标的核心,不断强化激励机制,营造创新环境,积极引导和激发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使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实现了全省科技投入的80%以上来自企业,科技研发人员的60%以上在企业,专利申请授权量的70%以上出自企业,为全省科技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贵州立足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下,贵州立足产业发展需  相似文献   

18.
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是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新生力量和组织保证。科学建设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必须勇于突破目前在创新环境营造、政策制度支撑、实践改革探索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为此,要加强宏观调控,优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环境;优化体制机制,夯实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基础;强化实践载体,壮大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力量,从而加速形成一体化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邓伟 《理论导报》2007,(12):6-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年来,宜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切实加强指导,强化服务,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吸收先进技术,科技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着力提升科技整体水平。按照"强化创新、提升产业、突出重点、打造品牌"的工作要求,切实提高我县自  相似文献   

20.
王艳霞 《当代贵州》2014,(30):54-55
正为加速推进茶产业强省建设,全省各地掀起种茶热、卖茶热,激发了各地政府走出贵州推销茶叶、天下茶商走进贵州投资茶叶的热潮。茶产业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5大名片之一,迅速成为全省重要支柱产业。为加速推进茶产业强省建设,全省各地掀起种茶热、卖茶热,激发了各地政府走出贵州推销茶叶,天下茶商走进贵州投资茶叶的热潮。10月9日,首届贵商发展大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