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广泛和最基础的部分,当前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主要表现为基层政权的悬浮化、基层政权的内卷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和行为模式的运动化等方面。贵州省凤冈县探索实施的"党群直议话民事、干群直通连民心、县乡直达惠民利、民生直办解民忧"的"四直为民"机制,是基层整体性治理的新探索。通过"直达"实现整体性治理层级的整合,通过"直办"实现整体性治理功能的整合,通过"直议"建立整体性治理的协调机制,通过"直通"建立整体性治理的信任机制。整体性治理理论解释了这个新机制是如何突破各项困境,进而提供符合民众需求的精准公共服务的。"四直为民"的整体性治理实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以及整合、协调、责任、信任的技术理性,使得"善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
<正>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建构了“党支部+议事会+村民大会”的乡村公共事务决策新方式。2021年,凤冈县被列入贵州省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该县进化镇临江村三新组、秀竹组被纳入全省第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在建设过程中,凤冈县以农村社区治理改革为切入点,创新并实施了“党群直议”,  相似文献   

3.
反贫困治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经历了“解决土地问题”“保障基本生活”“缓解整体贫困”“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四个阶段,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之路。从反贫困治理经验来看,主要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和激发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力。面向未来,主要从建立可持续的农村减贫长效机制、构建现代化国家相对贫困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党建文汇》2021,(1):24-24
作为辽宁省“党群一张网、服务叫得响”试点县,铁岭县2020年在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切入点,构建一网多能、三级联动、“五治”融合的治理格局,铁岭县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县情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县域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龙山经验”创新和发展了新时代的“枫桥经验”,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治理模式,提高了市域社会治理能力。以基层治理的“龙山经验”为研究样本,考察基层治理嬗变的客观背景与现实动因,剖析“龙山经验”从双轨走向耦合的发展逻辑,进而探索“龙山经验”在实践中取得的质性突破,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耦合、法治理念与基层治理的耦合、机关部门与镇(街道、区)的职能耦合等一系列耦合性治理模式,以适应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单元和细胞,是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最后一米”。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将基层赋权增能作为改革出发点,以“小切口”着力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探索新时代基层治理路径、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供实践样本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蔡明月 《前线》2020,(2):77-79
201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吹哨报到”改革,围绕建立基层治理的应急机制、服务群众的响应机制、打通抓落实“最后一公里”工作机制,推行接诉即办,推动“吹哨报到”有机衔接,实现接诉即办与主动治理紧密结合,在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体系的工作中形成了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党的政策表述及当前实践来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形塑过程蕴含着“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党建”的出发点是巩固党的组织优势和执政基础,表现为基层组织体系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进而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准备条件。“共建”要求探索“一核多元”的治理模式,既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对“共建”力量的联结和协调,也要保障多元治理主体的有效参与,同步推进群众自治、社会共治和公共服务。“党建”与“共建”的双重逻辑呈现,亦关联着社会治理研究范式的更新。  相似文献   

9.
<正>德州市德城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风险防控机制,探索镇街底线工作由“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变,与网格智能、行政执法“相通并行”“三角互助”,有效破解了“重要工作多头管、有限人员太分散”的困境,极大提高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陆园园 《前线》2022,(9):79-82
回天地区治理是推进实现北京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场域和内容,用大数据管理回天地区至关重要,加快推进回天地区城市大脑建设势在必行。“回天大脑”的探索秉承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已搭建起工作雏形,但科技赋能基层治理仍处于探索阶段。杭州市把城市大脑作为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总抓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推进“回天大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回天大脑”建设重在依托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打造民生、惠企、社会治理直达的丰富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数字赋能、协同创新、整体智治。  相似文献   

11.
立体多向互动是基层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协商民主贯彻在地方治理实践中表现为一个上下关系互联、内外体制多向互动的治理现代化过程。凤冈县"四直为民"作为一项在县域范围内推行的基层协商实践,其治理机制的上行、平行和下行三种途径符合协商型地方治理的目标,其基本结构、方式和效果体现承接上级要求和回应社会需求的任务,满足联结上下关系和打通内外体制的要素。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四直为民"基层协商为代表的地方治理现代化实践意味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沿着党内民主向社会民主和人民民主的道路迈出了坚实步伐。"四直为民"治理模式的制度化和长期化运行,需要汇入县域作为地方治理现代化自变量的观察要素,嵌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转换使命,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探索过程,以及融入基层社会秩序重塑碎片化治理的稳定命题。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隆尧县坚持以党建引领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健全社区治理体系,切实将阵地建设和便民志愿服务延伸到社区“最后一公里”,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党建+网格”织密共建“一张网”。为了让社区治理“活”起来,首先要让社区治理主体“动”起来。全县9个社区设立若干个小区党小组,选优配齐楼栋长,同时,在较大单元各选配一名网格员,  相似文献   

13.
霍军亮 《探索》2023,(6):93-107
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已经成为一种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也是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蕴含着深厚的学理逻辑。政治逻辑层面遵循了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原则,理论逻辑层面体现了基层党建与乡村治理之间的耦合关系,历史逻辑层面传承了中国共产党治理乡村的优良传统,现实逻辑层面回应了乡村社会的内在诉求。利川市的“小院说事”创新实践,通过搭建“说事”平台、设定“说事”内容、制定“说事”规范,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和政治引领作用,激发了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彰显了农民群众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乡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走出了具有本土性、创新性、前瞻性的乡村治理新路。利川市的实践探索有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和学理价值,体现了“组织—内容—制度”的逻辑框架,通过“组织再造”整合了党组织资源,提升了组织动员能力;通过治理内容的优化,回应了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激发了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制度建构,重塑了乡村治理规范,提升了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行动,要以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14.
蒋映生 《当代贵州》2014,(26):11-13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治理创新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社会治理创新,重在基层,贵在实践。基层治理浴火重生的瓮安县,化被动为自觉,探索出了社会治理“5531”模式。 中央第四巡视组高度评价,瓮安社会治理“5531”模式,为县域治理开了好头。  相似文献   

15.
<正>昌邑市以基层治理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在柳疃镇探索建立“一核引领、一网兜底、一体服务”基层治理体系,从体制机制上有效纾解基层堵点难点问题,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一、“一核引领”,让党建“小项目”驱动“大治理”一是完善“五级联动”领导体制。强化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构建“镇党委—社区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组织设置,确保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无空白地带、无缺位错位。单设党建专责机构,在镇党群服务中心加挂党校(党员教育中心)牌子,  相似文献   

16.
“信访异化”是指“行政信访管理成本递增而收效递减”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信访异化”的种种现象,审视了“信访异化”的成因,全面介绍了宁波市通过信访理念创新、信访治理创新、信访制度创新和信访路径创新,以有效破解“信访异化”的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破解“信访异化”难题的路径是信访法治化、主体平等化、维权科学化、机制最优化和治理综合化.  相似文献   

17.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近年来,枣庄市从管理体制、社会治理、权力下放等方面寻求新突破,探索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一、探索实践(一)以破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为基础,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镇街管理体制。一是统筹优化设置镇街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全市65个镇街共设  相似文献   

18.
颜玉华 《奋斗》2007,(4):63-63
养狗、管狗、治理“狗患”是世界性的话题。目前我国城乡正在大力探索和治理“狗患”.让我们来看看国外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后期以来,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治理”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实施变革创新行动的全新理念和方式,发展至今,合作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一项重要共识。近年来,学术界在对合作治理的发生机理进行探索的时候,发现了“界面”的简化功能,开启了对“界面治理”的理论探析。然而,既有研究基本上都是悬置了对界面治理的知识学认知前提而去建构“界面治理”的分析框架,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界面治理”语词的推广,但是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界面治理”得到科学的理论确认的。事实上,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出发,可以发现,“界面”的产生是边界行为的结果,它普遍存在于由不同要素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性系统之中,是各要素交互作用发生的地方(或载体)。治理界面是界面在治理场景中的创新应用,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本质上是一种“治理工具”,发挥着化繁为简的治理功能。界面治理是基于治理界面而开展的跨界合作行动,是合作治理的重要实现方式,因而对界面治理的研究应当被纳入到合作治理理论的建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谭兴中 《探索》2005,(6):101-103
重庆市开县麻柳乡政府执政为民,构建和谐乡村,探索和推行“八步工作法”,开创了扩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模式。受“麻柳经验”的启迪,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是:夯实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基础,完善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