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铜峡市叶盛镇五星村地处青铜峡市北部,与永宁县接壤,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下,五星村通过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让上千户入股农户走上了"户户有资本、家家成股东、年年有分红"的共同富裕之路,五星村也先后荣获自治区"村民自治模范村""美丽乡村文明创建工程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土地入股收租又分红五星村村民郑玉山一家日子越过越美:家中11.5亩土地全部入股村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每  相似文献   

2.
正铜仁实施"民心党建"工程,推动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激发了组织活力,凝聚了发展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铜仁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创新"民心党建"工程,有力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  相似文献   

3.
正关岭自治县岗乌镇党委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全镇大力培育食用菌产业,目前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初显。村社合一2017年12月6日,关岭自治县上关镇福农村"村社合一"顺平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村里举办了一场热热闹闹的分红大会,为115户贫困户颁发了股权证及带动红利金34500元。拿到股权证及每人300元带动红利金的村民们,脸上挂满了笑容。"我自愿拿出土地入股,入股的方式很好,每年到年底可以得到盈利分红,将来发展更好以后,我还要把分到的钱继续投进去,把像我们一样的贫困户带动起来。"上关镇福农村土地关组村民张和顺满脸洋溢着笑容。  相似文献   

4.
新年希望:和乡素们一起多挣钱,叹引更多农民入股分红,过上好日子. “6万多元,今年过个热闹年!”1月25日,刚从分红仪式上回来的李文安笑得合不拢嘴,把钱点了又点. 2016年,石阡县本庄镇凉山村专业合作社获利共计1 80万元,70位入股村民按股份多少进行分红,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0元,昔日的“穷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5.
聊城市抓住基层组织建设年有利契机,在全市各级机关党组织中深入开展"机关党员进社区"活动,在提升机关服务效能、促进机关干部作风转变的同时,有力促进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形成了机关党建和社区党建工作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正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杨林村位于宽甸县东部山区,近年来,杨林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63户19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实现整村摘帽,村党支部被授予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集体产业带民富。杨林村以"支部十基地十贫困户十企业"模式组建村集体发展蓝莓、养牛等6个脱贫产业合作社,建成以蓝莓为主的4个产业基地。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和在基地打工的方式,在获得稳定的保底收益的同时,还能通过劳动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7.
真情暖民心     
张和力 《新长征》2010,(11):46-47
为了架起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连心桥",开启崭新的为民服务"窗口",长春市绿园区成立了全国首家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服务中心——绿园区党组织服务民生指导服务中心,全区2000多户特困家庭中每人每年将接受政府和包保人800元救助金。服务中心坚持做到"哪里有群众呼声,哪里就有党组织回声;哪里有群众需求,哪里就有党组织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以"特惠贷"入股村里的企业后,村民简小芬的好日子就盼来了:打工不出门,年底有分红。现在的她每天都是乐呵呵的。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正安县中观镇探索出的"放、管、扶、联"新路子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使群众收入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在以羊博园为首的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下,册亨县群众通过发展羊养殖、就近务工、资金入股分红、乡村旅游,走上脱贫致富新路。2016年第三季度,册亨县畜牧业增加值3017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1%,占农业总增加值(129616万元)的23.28%。"册亨已成为全省的优质肉牛、肉羊基地示范县,也是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示范县。"册亨县副县长、脱贫攻坚指挥部副指挥长、扶贫办主任王国杰说,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印江自治县按照省委、省政府"5个100"工程的战略部署,加速推进木黄食用菌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着力将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促进群众增收,引领农业产业转型的主导产业。产业有基础发展有潜力"当时我就向群众承诺过,主要是带动发展。如果效益可以,大家可以平分利润。"木黄梵天食用菌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友明告诉记者,公司以合作社的形式发展,已有240多户农民加入,入股资金800万元,基地发展1000亩,合作社自己种植500亩以上,预计产值可达3000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全省人社系统以对口帮扶城市为重点,落实高层联席会议、定期互访交流、区县结对、人力资源开发、信息通报等制度,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劳务协作、干部挂职、人才交流等重点工作,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了显著实效。2018年12月16日,从江县西山镇滚郎村举行了"西山镇2018东西部扶贫协作餐馆项目首次分红仪式"。天气虽冷,但村民心中暖意融融,村里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到了总计2.2万元的红包。"我们特意在这里举行首次入股分红,感谢浙江  相似文献   

12.
正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是全县党建扶贫工作示范点,村党支部依托党建工作凝聚扶贫正能量,筹集各类资金4144.5万元,完成多项扶贫利民工程,基本实现产业全覆盖、基础设施全提升、民生事业大幅改善。"以前我在外面做工一个月就一两千元的收入,现在我和妻子在中康猕猴桃发展园区务工,一个月能拿到五六千元,年底还有土地入股的分红,日子越过越好。"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村民任福荣说。从以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现在生活基本稳定富足,任福荣家的变化和大洪村近年来开展的党建扶贫工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意识强起来;党组织站出来,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就会团拢来",是印江自治县推行"双诺制"的一大亮点。而在赫章县和水城县,以党建为纽带的各类农村经济协会活跃村间,在党员和能人的带动下,新农村建设有突破,农民群众能致富,基层党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以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4.
正石阡县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千方百计撬动金融资本,引进外来资本、吸纳民间资本,下大力消除脱贫攻坚资金"瓶颈"。"通过‘精扶贷’政策,我每年能从温泉公司得到5000元分红,没有任何风险和负担,极大地改善了生活,这个政策太好了。"在石阡县"精扶贷+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入股分红发放仪式上,花桥镇新桥社区村民雷永清高兴地说。"精扶贷+龙头企业+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是石阡县开辟新路、务实创新,着力探索金融扶贫多元模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喜人实践。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贫困地区,要如期脱贫,加大资金投入是关  相似文献   

15.
<正>锦州市太和区凌西街道认真落实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相关要求,全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着力解决群众信访诉求和群众反映强烈、呼声较高的问题,当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健全组织体系,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凌西街道推行社区"大党委制",注重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党代表队伍建设,开展向社区选派  相似文献   

16.
党员一件事     
最近,武城县83岁的离休党员张立法向党组织一次性捐款3000元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10,(11):12-12
<正>北京国智恒电力管理科技有限公司天降喜事:两天内6家私募基金登门洽谈入股,每家出资额均在亿元以上,每股出价从6元提高到8元,公司整体估值陡然增加33%……原来犹豫不决的私募基金转眼间下定决心,以更高的代价抢着入股,这得益于中关村发展集团一下子入股2000万元的举措。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在中关村"一区十园"现有十几家建设公司的基础上成立的。它承担着充分调  相似文献   

18.
李妍 《廉政瞭望》2023,(22):72-73
冬日的攀枝花,阳光分外温暖,金沙江碧波荡漾。“刚刚大家听了最新的土地流转方案,还有没有什么意见?同意的话请大家举手。”近日,在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庄上村文化广场,村民们正对土地流转标准、地面附着物赔偿、入股分红情况进行讨论。在镇纪委、村干部的全程监督下,最终以现场举手表决的方式,通过了打造沿江项目方案。庄上村地处金沙江边,村“两委”探索规模化经营土地,整合江边闲置荒地,采取“土地流转(托管)+劳务扶持+入股分红”运营模式,打造“水墨金沙幸福美丽乡村”项目。该项目贯通江岸河堤9.67公里,占地180亩,投资2700万余元。项目拉动之下,预计今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相似文献   

19.
正"我在这里养梅花鹿有三份收入,第一份是土地流转费,第二份是打工的工资,第三份是分红,养家糊口没问题。"在铜仁市碧江区丁家溪村梅花鹿养殖基地里,饲养员刘元军一脸笑意。刘元军是该村的贫困户,早年因病摘除了一个肾,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村党组织为照顾他,聘请他到养殖场上班,如今每年可收入2万余元。2017年9月,丁家溪村党组织结合村情实际,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引进梅花鹿产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十四师皮山农场坚持多措并举,促进职工增收。一是坚持做优做精红枣产业促增收。加大科技投入,注重标准园和示范田建设,强化田间管理,职均增收3000元以上。二是坚持与地方结对帮扶促增收。积极与地方签订劳务合作协议,结成长年帮扶对子,发挥农场民族职工"语言通、懂技术、会管理"的优势,为地方农民提供红枣、苹果、核桃等技术服务,使职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坚持加快畜牧业发展促增收。今年继续通过以养殖大户为龙头,贫困户采取劳力、土地、饲草等资源入股,带动职工群众共同致富。采取分期付款或租赁等方式,加快新区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