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乾隆一朝是所谓的大清盛世,但在中后期,官员的贪污也随之自上而下弥漫的歌舞升平而愈演愈烈。以浙江巡抚为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继王亶望、陈辉祖两位前任之后,时任浙江巡抚福崧又因贪腐落马。然而浙江巡抚的前腐后继,只是乾隆晚年官场贪腐成风之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2.
悬挂《禁止馈送檄》清代江苏巡抚张伯行一生清廉,他在居官期间,曾撰写《禁止馈送檄》一面,悬挂在衙门之外,曰:“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民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康熙巡视江南时,称赞张伯行是“天下第一清官”。于是这句话遂成了他的绰号。颁发《严禁馈送檄》与张伯行同僚的巡抚于成龙,一贯惩贪倡廉,康熙19年(1680年),他任直隶巡抚时,向下属颁发《严禁馈送檄》。云:“尔今尔后,凡遇重阳、冬至、元宵等节,并过路送礼各衙门,概行禁止。如有私相馈献,查出后并行参革,决不宽…  相似文献   

3.
正张伯行(1651年—1725年),河南仪封(今河南兰考)人,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他为官二十余年,刚正清廉,从不收受礼物,极力反对"以馈赠之名行贿赂之实",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第一清官"。康熙四十五年(1707年),张伯行被任命为江苏按察使。按照当时的官场潜规则,新任的官员要给巡抚、总督等上司送礼(白银四千两),可这数目等同  相似文献   

4.
乐朋 《唯实》2014,(2):95-95
<正>清康熙朝的张伯行,享有"天下第一廉吏"的美誉。他曾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官做得挺大,却能身居高官而秉持清廉。《新世说》载,在地方当官20余年的张伯行,每到一地,总是轻车简从,不带家眷赴任;每天吃用的米麦菜蔬,一布一丝,甚至推磨的牛、碾米的石碾,都从兰考老家运往任职之所,不沾当地一丝一毫。有次无锡县令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的画     
傅举有 《新湘评论》2004,(11):63-63
杨昌浚字石泉,清末湘乡人。青年时投湘军对抗太平军。后为左宗棠帮办军务,因功擢知县。历官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署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调陕甘总督。后因事革职,未几卒。  相似文献   

6.
顾一群 《世纪桥》2015,(4):60-61
明天启七年(1627),28岁的宜兴人卢象升,升任了大名府知府加山东按察使副使。按照官场惯例,他到山东以后,首先要拜谒巡抚,听取巡抚对职责、政务、民风等介绍和交代。不料山东巡抚李精白竟拉他去拜谒魏忠贤祠,他婉言推辞:"卑职只知为国效劳,此事非敢所吾知也。"卢象升明知在他于天启四年(1624)离开京师督饷清源仓的两三年中,阉党将正直忠贞的东林官员  相似文献   

7.
按清朝惯例,凡皇帝谕旨涉及外国人的,一般由总督巡抚联衔照会该国王。鉴于《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里有外国人夹带鸦片专条,所以需要向外夷宣谕,于是,1840年1月18日,在广州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发出了一封《谕英国国王书》。林则徐认为鸦片贩子以英美两国居多,听说美国没有国王,没法传谕,便只好传谕英国国王了——虽然听说英国国王是个女人,毕竟聊胜于无。林则徐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写  相似文献   

8.
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几级。其中乡试是很关键的一级台阶。一个贵州籍京官田秋,一个浙江籍巡抚王杏,一前一后,几经曲折,使贵州开科乡试成功,贵州从此有了人才建设大权。  相似文献   

9.
星岛 《党建文汇》2011,(12):43-43
一次,黄兴回长沙发动群众,约定某晚起义。不幸机密泄露,湖南巡抚下令捕捉黄兴,隐匿者同罪。  相似文献   

10.
李世杰(1716-1794),字汉三,贵州黔西人。乾隆九年人资为江苏常熟黄泗浦巡检,历任泰州知州、镇江知府、四川按察使、湖北布政使、湖南巡抚、广西巡抚、河南巡抚、两江总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等职。李世杰非科甲正途出身,却政绩卓然,官运亨通,在乾隆年间的封疆大吏中实属少见。《郎潜纪闻》曰:“黔西李汉三世杰,以巡检至兵部尚书。广顺刘松齐清,以拔贡至总兵。松桃杨诚村芳,以吏员取通侯。并天挺异才,兼资文武,皆不由科目进身,时称黔中三奇男”。  相似文献   

11.
晚清时,一个区别于八旗和绿营的新生军事力量——新军诞生了,而贵州新军则兴起于1901年,当时贵州巡抚邓华熙以贵州防军和威远营为基础,着手演练新军.直至1905年,组建为三个营,共1500人作为常备军.这是贵州建立新军的标志. 1906年,岑春蓂任贵州巡抚后,对新军进一步“酌量征募,归并训练”,人员迅速增至1 787人,编制为一标,定名为贵州常备步兵第一标.新军这一定制一直延用至贵州辛亥革命前夕,士兵持洋枪,做洋操,异常抢眼.  相似文献   

12.
从郭秀现象谈用人刘新有道是:萝卜白菜,各有所长。用人亦如此,关键是怎样去用。清朝康熙年间。任江苏吴江县知县的郭秀,贪污纳贿,名声不好,新任巡抚汤斌得知,准备罢他的官,治他的罪。郭秀去见汤斌,说:「我所以贪污受贿,是为了供给前任巡抚需索,满足他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张佐良 《学习论坛》2006,22(1):63-66
汤斌是康熙朝理学名臣之一。汤斌一生两番为政,由庙堂而巡抚一方,功绩斐然,实得力于理学。其学出于孙奇逢,习姚江而调和朱陆,主敬躬行,实为一代醇儒,在当时社会上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廉吏杨昌浚     
杨昌浚字石泉,清末湘乡人。青年时投湘军对抗太平军。后为左宗棠帮办军务,因功擢知县。历官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布政使,署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调陕甘总督。后因事革职,未几卒。杨昌浚为官,能关心民瘼,劝课农桑,整顿风俗,惩办贪官污吏,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修建了劝农台  相似文献   

15.
乾隆四十七年 (1782)七月八日,工部侍郎诺穆亲到刑部狱死牢宣读圣旨:“国泰与于易简加恩赐令自尽 !”至此,震惊朝野的山东巡抚国泰亏空巨额国帑案,总算有了结果。  首先举发国泰、于易简的不是别人,正是被誉为“鸣凤朝阳”的骨鲠御史钱沣 !  乾隆四十六年 (1781),钱沣考选为江南道监察御史。这年,正值甘肃冒赈折捐案发,主犯原甘肃布政使、现任浙江巡抚王望被杀,陕甘总督勒尔谨以下大小官员涉嫌该案坐死者共达 102人之多 !但惟独陕西巡抚毕沅逍遥法外。于是,刚任御史的钱沣立即上疏弹劾毕沅:“甘肃省冒赈折捐一案,固然由王…  相似文献   

16.
习骅 《学习导报》2014,(14):40-41
对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是清朝官场例行公事,一般不会有什么新闻。1724年又是考核年,登基不到两年的新君雍正,对一个县官的处理不同以往,让各级干部吃了一惊。此人名叫常三乐,直隶吴桥县令,负责考核他的是直隶巡抚李维钧。  相似文献   

17.
妙联画官相     
对联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古往今来,流传下了不少奇联佳句,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官相图。奴才相。清朝时,知府下辖州县官,上受制于道台、总督、巡抚,有人以其迎上接下的神态入联:见州县则吐气,见道台则低眉,见督抚大人茶话须臾,只解说几个是、是、是;有差役为爪牙,有书吏为羽翼,有地方绅董袖金受纳,不觉笑一声哈、哈、哈。相传光绪年间,江西巡抚及其家小皆爱看戏,新建知县汪以诚四处搜寻名伶,极尽巴结之能事,当地人作联戏之:以酒结缘,以色作缘,十二时买笑追欢,永夕永朝酣大梦;诚心邀戏,诚意…  相似文献   

18.
清乾隆年间,有个进京赶考的书生。在书铺内捡到别人遗失的一文铜钱,高高兴兴地装进自己的衣兜里。见此情景。一位老者上前与这名书生搭讪.问过姓名后,作揖而别。后来,这名书生高中后被委任为江苏常熟县令,上任之际,按惯例拜访江苏巡抚汤斌时,连续几次投帖都被拒绝。书生心中很是疑惑,想尽办法要问个究竟,不久,巡抚传出口谕,还记得书铺捡钱之事否?一钱尚贪,操行何在。你已被除名,不必再去上任。  相似文献   

19.
《理论建设》2011,(5):F0003-F0003
肥西县铭传乡位于合肥市西郊,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是合肥地区最大的山区乡,系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著名淮军将领张树声的故乡、全乡总人口3.8万,  相似文献   

20.
1911年10月,18岁的毛泽东毅然弃笔从戎,参加了震撼世界的辛亥革命。几天后,一个比他大6岁的青年,作为一支敢死队的队长,带队攻打浙江巡抚衙门,大获全胜。他后来曾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他是蒋介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