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25日至30日,以"教育合作新起点人文交流新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举行。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交流周开幕式上强调,要借鉴各国经验做法,积极扩大教育合作的国际"朋友圈",为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作出贵州应有的贡献。教育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促进各国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近年来,贵州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为契机,持续扩大教育  相似文献   

2.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18-19
<正>8月28日至9月2日,来自中国和东盟各领域的嘉宾相聚贵州,在2023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上共商教育对外开放和人文交流大计,构建更加创新、包容、可持续的中国东盟。本届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  相似文献   

3.
姚源清 《当代贵州》2014,(27):25-25
正"快看机器人跳骑马舞了!"2014年9月1日,在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职业教育成果展上,由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共同研制推出的5个双足人形机器人大跳《江南style》,把展会气氛推向了高潮。惟妙惟肖的表演,完美无间的协作,双足人形机器人让前来观摩的各国嘉宾感到新鲜之余,也对贵州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参观结束后,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东帝汶等国家的教育官员纷纷表示,希望能够与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互派留学生,进一步深入交流,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潘晓飞 《当代贵州》2023,(36):28-29
<正>贵州将借助中国-东盟交流交流周,扩大国际“朋友圈”,奋力打造教育交流、技能交流和人文交流的品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贵州声音、推动务实合作。今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覆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国际人才培养与合作洽谈、青少年交流、中外人文交流、国际产学研用合作6大板块系列活动。交流周突出形式新、项目化、多元化、合作化,举办活动122项。其中,开幕期举办配套活动65项,全年其他时段举办活动57项。  相似文献   

5.
<正>"中韩友好周"抓住中韩两国正式签署自贸协定的契机,最终达到巩固和加强贵州与韩国间的友好交流,促进黔韩在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合作的目的。6月3日至5日,"2015中国(贵州)—韩国友好周"在贵阳举行。活动期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与韩国驻华大使金章洙一行会见会谈,规划两地长期合作事宜。活动期间举行了"CEO圆桌会议"、"商品交流洽谈会"、"金融产业合作洽谈会"、"大健康医药产业合作洽谈会"、"绿色城市开发合作洽谈会"、"旅游文化合作洽谈会"。同时,双方联合举办了"中国(贵  相似文献   

6.
<正>第三届"黔台会"的举行,巩固和扩大贵州与台湾经贸交流合作成果,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8月17日至19日,第三届贵州·台湾经贸交流恳谈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期间,来自台湾的企业家和各类协会代表与贵州企业代表和政府部门代表围绕大数据、山地农业、大健康医药产业和文化旅游等"五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深度讨论,开创黔台两地交流合作新局面,促进贵州与台湾各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27):20-21
正"赶转改"并举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去年以来,我省对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系列部署,从教育"9+3"计划实施、中职"百校大战"建设,到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省级《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等。现阶段全省职业教育工作有何特点,取得了哪些成绩?邹联克:现阶段,贵州职业教育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上坎的阶段,目前正以"赶转改"并举的方式来推动贵州职业教育后发赶超。到2020年,要把贵州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做精。  相似文献   

8.
袁航 《当代贵州》2022,(35):11-12
<正>合作发展,共创未来。8月24日,2022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贵州高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国际交流洽谈会”在贵州商学院举行。本次洽谈会由贵州省教育厅主办,贵州商学院承办,旨在加强贵州与国际组织交流和合作,拓展资源渠道,扩大贵州教育对外开放,助推贵州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外交部、教育部及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自2008年以来,不仅促进了贵州与东盟国家在教育上的深度交流合作,也搭建了贵州"立足东盟、面向亚洲、辐射欧美"的对外开放道路。国家层面:1吸引参会单位2717个,参会嘉宾11834人次,签署1088份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贵州中外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留学生事业便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以来,贵州30余所高校与东盟国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截至去年底,来黔留学生从数十人发展到4000余人,其中70%以上为东盟国家留学生。作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东盟周)已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贵州特色品牌。记者在贵州民族大学见到了3名参与东盟周的留学生法提玛、韦达、孟洁,和多数留学生一样,他们也有一些心里话想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11.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13,(17):18-18
5月13日至19日,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率领的贵州代表团一行,在台湾的台北、南投、屏东、高雄等地进行考察交流。贵州代表团先后在台举办了"多彩贵州"旅游推介会和黔台农业合作交流会,既全方位、多层次地向台湾同胞展示多彩贵州的神奇,进一步加强了两地农业专家和企业的交流。  相似文献   

12.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14,(26):23-25
正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东盟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教育交流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东盟关系未来发展的基础。目前每年近20万人次的留学生交流,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瓮福集团联合榕江县、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搭平台、建机制,在教育精准扶贫上打主动仗,逐步健全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对口就业"三位一体"育人"全链条",成为全省校地企三方合力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范本。9月28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内人潮涌动,"瓮福-榕江-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定制班" 2018年秋季开班仪式在此举行,95名榕江贫困学子入学就读,这是瓮福集团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4.
正聚集人气、培育商气,开放的花溪大学城,正奋力建成一座集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新城,成为贵州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7月底,花溪大学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永久会址再次迎来中外高层政要和各方贵客——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这里隆重举办。交流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教育合作、人文交流的高端平台,成为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特色品牌。而作为交流周举办地的花溪大学城,正奋力建成一座集产学研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新城。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2日至26日,2019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安新区中国-东盟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2400余名中外嘉宾围绕"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主题,共叙教育合作友谊,共商人文交流大计。期间举办了高等教育合作、职业教育合作、学前教育合作、高校创新创业合作、汉语国际教育等10项平行主题活动,共计21个项目。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交流周通过开展涵盖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体育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项目活动,形成了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中国-  相似文献   

16.
贵州新语     
正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端平台。贵州愿意充分利用交流周平台,与东盟国家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共享人才培养经验,共筑人文互通桥梁。——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出席中国—东盟教育交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和东盟教育领域机制化程度最高、辐射影响力最大、务实合作成果最丰富的平台。"我自小热爱中文,喜爱中华文化,求学时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如琵琶、民族舞、书法等。这些年,中国厚重的文化吸引着我,影响着我,使我深深眷恋。"7月26日,在贵州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开幕式上,复旦大学新闻学专业新加坡留学硕士毕业生陈嘉羚作为学  相似文献   

18.
杨刚 《当代贵州》2017,(28):16-18
<正>区域交流进一步深入,区域合作达成多项共识,跨越山与海,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友谊将越来越"铁"。7月28日至8月3日,以"十年教育同携手·一带一路谱新篇"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交流周)将在贵州开幕。在推进"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本届交流周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将举办28项内容十分丰富的活动,包括开幕式和中国-东盟百名校长牵手未来系列活动、中国-东盟青少年交流系列活动、中国-  相似文献   

19.
《当代贵州》2010,(16):7-7
<正>8月3日,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开幕。省领导在致辞中指出,相信此次"圆桌会议"和"教育交流周",一定能够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构筑起本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民意和智力基础。贵州省将继续承办好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教育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职教改革助推贵州教育驶入快车道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必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让"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既是"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现实路径,又是重大的经济和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