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陇南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创先争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下大气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了群众满意工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为民的理念。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3.
马国武 《共产党人》2013,(20):17-18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主动研究深化群众工作、维护民生民利的措施,使检察工作更加贴近群众、更好地服务群众,不断提升执法公信力、亲和力和群众满意度,切实促进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一、立足检察职能,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把执法办案作为做好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根本途径,紧紧抓住广大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需要在抓好正规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同时,更加凸显检察机关的人民性与群众性。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两年来,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在"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努力探索破解民生难题的有效途径和措施,取得了实效,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与赞扬。  相似文献   

5.
正阆中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纠结于GDP排位和当期的"显绩",将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民生支出,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构筑民生事业的高地,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6.
郑州市中原区检察院把解决民生、保障民生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们主动融入当地工T作大局、不断改进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赢得了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7.
《新湘评论》2010,(19):20-22
省委、省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把以人为本、民生为先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不仅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使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张建  杨武 《当代贵州》2009,(6):63-63
民生问题是衡量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尺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开阳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司法公正,反维护好人民权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现实的得益问题,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法律服务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扬  李艳 《新长征》2012,(11):24-25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保障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改善民生,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最终目的。近年来,白山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点,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  相似文献   

10.
李翠兰 《新长征》2011,(9):42-43
民生问题既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和政府明确了新时期发展的目标和工作的重点。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利益问题,切实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利益矛盾,积  相似文献   

11.
正水城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获得感不断增强。全面小康,是覆盖各个社会群体的小康,也是涉及各个发展领域的小康,要求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领域,各项社  相似文献   

12.
李凌  张继平 《新长征》2011,(5):40-41
民生工作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改善民生是党委、政府施政的最高原则,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德惠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紧紧围绕“生存性、安全性、发展性”民生需求,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了民生工作水平和实效。  相似文献   

13.
李海娥 《实践》2013,(8):37
为了深入推进检察机关下基层为民办实事活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人民检察院认真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全面落实检察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森  曹伟 《党建》2007,(12)
科学发展观内含着群众观,体现着群众观。树立新时期的群众观,就要深刻理解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谋求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15.
<正>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十九大报告为民生建设提出的基本指导原则。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领会。第一,这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  相似文献   

16.
吴世民 《前线》2010,(12):26-27
<正>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民生作为执政的重要内容、作为财政投入的主要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  相似文献   

17.
《奋斗》2012,(11):7-7
近年来.宝清县委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党组织有效服务民生、着力改善民生、切实保障民生,让人民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的同时,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一、坚持高起点谋划,把各级党组织有效凝聚到改善和保障民生上来。科学发展,民生为先。针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问题,县委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文件,组织实施了财税增收、信访化解、市容整治和城市建设“大会战”,兴建了一大批改善民生重点项目。围绕加强对民生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以服务保障民生为重点内容的党组织工作例会、定期报告、专项推进等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情反映、民生决策、群众评判等17项民生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8.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为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情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立场;始终贴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就是解放民生、改善民生、发展民生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体现和价值取向。从民生视角探寻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可以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对民生的关切与维护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展开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