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莉 《当代贵州》2020,(18):18-19
4月20日,在普定县马官镇中心卫生院二楼宽敞明亮的病房中,一位老人正在进行静脉治疗。"卫生院的治疗效果好啊,我现在都能走动了!"老人激动地说。老人名叫余昌友,今年72岁,患有脑梗塞病症,是普定县马官镇堡桥村村民。针对余昌友的病情,马官镇中心卫生院采用针灸、营养脑细胞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使他的病情大为好转。"现在在镇里就能享受到这么好的医疗,以后再也不用往县城跑了。"  相似文献   

2.
正春耕时节,普定县村村寨寨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在普定县化处镇化新村的韭菜基地里,村党支部副书记、贵州新益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勇正带领当地村民锄草、挖沟、起垄、套黑色套筒,开启新一年的韭黄产业发展。"现在我们的韭黄很受市场欢迎,根本不愁卖不出去。"陈国勇告诉记者,化新村种植的韭黄,一年收两茬,一亩地年总产量可达3000斤,按市  相似文献   

3.
"中国韭黄看贵州,贵州韭黄看普定。"说起美味可口的韭黄,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顺市普定县产的韭黄。而仅在几年前,普定县许多村子的村民对韭黄还一无所知。“早些时候,我们村许多村民都不知道韭黄是什么,更别提专门种来卖钱了。”普定县马场镇湾寨村村支书曾加胜说,以前湾寨村满山坡种的都是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湾寨村种植韭黄,还得从一个故事说起。  相似文献   

4.
正"门坎坡、滑石坡,踩到坡上就要梭,养个儿子发了愁,养女只盼早出阁。"这首酸涩的顺口溜,道出了从前开江县永兴镇门坎坡村村民生活的困窘。让人欣慰的是,过去的"穷山窝"如今已变成了"聚宝盆"。村民们心中有本账,这一切变化归功于国家的各项政策帮扶到位,也得益于村联合党委的建立。2014年以来,开江县永兴镇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思维,成立精准脱贫工作  相似文献   

5.
<正>固原市围绕做好农民的"加减法",打响了规模空前的扶贫攻坚战。十年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精力实施了一大批符合固原实际,效益好、见效快的民生工程,为群众脱贫致富搭上了快车道。千方百计做"加法"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彭阳县城阳乡陈沟村曾经是一片荒芜。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鼓励农民植树造林,发家致富,县林业局给农民  相似文献   

6.
《实践》2021,(10)
正"在市里按时按点上下班多好,咋想起回村里当书记啦?"金河镇根堡村的很多村民想不通,在市公交公司有体面工作的巴什拉,为什么会跑回村里当起村干部。皮肤晒得黝黑的巴什拉却憨厚地笑笑:"就想带领村民建设自己的家乡,个人过得好不如村民们都过得好。"  相似文献   

7.
杨彦荣 《当代贵州》2014,(36):34-35
正错落有致的民居掩映在绿荫间,老人们在院坝里边晒太阳边聊着家长里短。水泥院坝的一角,一堆黄澄澄的玉米粒铺洒在骄阳下……走进安顺市普定县猴场乡水落洞村,祥和、秀美、惬意的乡村景象随处可见。问及如今村美、民富、生活优的秘诀,村民们憨憨一笑,说出一句心里话:"他们帮扶得好!"大伙口中的"他们"是指贵州省总工会驻普定县同步小康工作队。从2013年起,省总工会同步小康驻村联系点调整为安顺市猴场乡,重点帮扶  相似文献   

8.
桑宏波  王春苗 《实践》2009,(5):30-30
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村集体外债高达20多万元的"穷村",到现在全村人均纯收入6300多元,集体经济以每年40多万元的速度递增、"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小康村",这一切都凝聚着开鲁县人大代表,开鲁镇西关村党支部书记王财的心血。任党支部书记20多年来,王财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他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开鲁镇每一个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10年前的沈阳市于洪区东老边村,村容"脏乱差",村民"懒赌穷"。而如今的东老边村,村容"亮净美",村民"勤乐富"。说起这番变化,村民们都说:"要是没有她,就没有咱们村的今天。"大家众口称赞的她,就是荣获"沈阳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于洪区劳动模范"等称号的村党支部书记杨丽霞。2013  相似文献   

10.
<正>以民营企业为帮扶主体,以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努力把"千企帮千村"打造成贵州参与大扶贫战略行动的重要品牌。3月8日,普定县秀水村村民陈兰芳一家吃完早餐,高高兴兴出门上班。"穿上制服,人变年轻了。"陈兰芳笑着告诉记者,上班三个月的收入顶过去一年的。陈兰芳工作的秀水民族风情一条街,在安顺远近闻名。陈兰芳和丈夫、儿子都是秀水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的员工,按月领工资,吃上员工餐,年终还要分红,一家人感到安  相似文献   

11.
<正>"向妹子放假都不休息,来村里解决我们的喝水问题,我给她打100分!"宣汉县漆碑乡大树村六组村民周先怀对院坝联络员向其芳啧啧称赞。"以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今天周末,区委书记带队进山和我们一起修路,太振奋人心了。"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村民赵民姚看到了干部们的新变化。节假日变成"探亲日",党员干部深入村(社区)联系点,走亲连心听民情、解民忧,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样的场景,如今在广袤的四川大地处处可见。我省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  相似文献   

12.
<正>进村入户蹲点,把村民当亲人来对待,把村庄当"麻雀"来解剖市场依然让人恼2月28日星期五我整天都在芦山县龙门乡青龙场村转来转去。主要是在田边走访,也进过3户村民家聊天。先后接触了30来人,多数是老人和妇女,中途我碰到了乡上的老同志骆子华和张伙居民小组组长张光陈等基层干部。谈到产业发展,除了乡、村、组干部和  相似文献   

13.
①2005年,怀揣梦想的张勇选择在家乡做"一村一名大学生志愿者".随后,他被选派到成都市金堂县赵家镇阳河街社区,任村主任助理.从此,这位充满青春朝气的大学生"村官",以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开始描绘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  相似文献   

14.
《支部生活》2013,(6):16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握紧手中的选票,本届村"两委"换届选举,村民不仅参与意识强,而且投票越来越理性。李金福又选上了。这次,他高票当选玉溪市红塔区小石桥乡小石桥村党总支书记。"李金福能选上,是因为他干实事干好事让大家信服。"小石桥村村民代兴林告诉记者,大多数人把票投给李金福并非偶然。小石桥村一组所在地由于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需要搬迁到四组  相似文献   

15.
正接近小满时节,餐馆里的苦苦菜是食客的最爱。记者到平罗县城关镇和平村村民陈学礼在县城的餐馆采访时,他的妻子开着一辆小三轮车,装着从村民那儿收购的一包包苦苦菜正往餐馆里搬运。2013年,在村上城镇化建设中,陈学礼以自己的2亩承包地置换了位于县城"工字型"创业街70平方米的商用房,他又租用了114平方米的商用房,开起了餐馆。由于陈学礼经营有方,管理有道,年纯收入达到10万元。2018年3月,陈  相似文献   

16.
正"百姓心中有杆秤,愿敖书记在五四村的工作越做越好!""这是四组、十一组村民见过的有担当、办实事的好干部!"近日,临河区城关镇五四村村民自发为驻村第一书记敖闻晟送去一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满是对这位干部的感谢和肯定。而在敖闻晟看来,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2017年11月,临河区森林公安局白脑包派出所副  相似文献   

17.
"涂上点儿口红显得喜庆!"平日很少化妆的刘彩玲,一大早就开始打扮自己,"今天可是村里的好日子,我得到村部去合张影."刘彩玲口中的"好日子",是2021年6月28日——就在这一天,尚志市标准化建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长寿乡永庆村挂牌落户.这是尚志市的五家示范站之一. 从五年前的"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文明示范村",永庆村的华丽嬗变,是村民们多年来日夜期盼的梦想,而这一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照进现实.嬗变背后凝聚的汗水、智慧和勇气,令人敬佩;村子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前景,更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18.
正5月,石阡县龙塘镇大园子村薄雾笼罩、氤氲似仙境,游客漫步在鲤鱼湖畔,享受如画美景。眼前热闹红火的景象让村民感慨万千:"我们大园子能有今天的变化,韩支书起到了很大作用。"村民口中的韩支书,名叫韩太科。1983年开始,初中毕业的韩太科学习石工雕刻,又开办砖厂,承包工程。到上世纪90年代,他的年收入达10万元,成为当时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正"只要有他在,我们做啥都放心。""龙贵雄把大家都当自家人。"走进荔波县佳荣镇大土苗寨,人工杉木林与原始森林交错相融,苗族特色民居吊脚楼林立,演艺场、风雨桥、景观步道齐备,这些都是老支书龙贵雄的心血。说起老支书龙贵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称赞。位于月亮山东南麓的大土村,地处黔南州荔波县、黔东南州从江县、广西环江自治县交界处,全村930人,多数是苗族。上世纪90年代,受人为因素影  相似文献   

20.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1,(13):32-33
<正>"利民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我要带领村民把家园建设成为宁夏一流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村民富裕、家庭和谐、文明进步的新村庄。"这是青铜峡市大坝镇利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学梅对村民、对党组织的承诺。46岁的邹学梅担任村干部14年来,一心扑在工作上,使昔日一个全乡落后村,变成了"小康村"。村党支部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