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瓮福集团联合榕江县、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搭平台、建机制,在教育精准扶贫上打主动仗,逐步健全订单招生、定向培养、对口就业"三位一体"育人"全链条",成为全省校地企三方合力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一个范本。9月28日,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礼堂内人潮涌动,"瓮福-榕江-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扶贫定制班" 2018年秋季开班仪式在此举行,95名榕江贫困学子入学就读,这是瓮福集团助推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3月,榕江县102名应届高中毕业生填报了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订制班"的志愿。这是瓮福集团联合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举办、对口帮扶榕江的创新举措。据介绍,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可到该公司就业。近年来,瓮福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大扶贫战略行动,主动承担起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对黔东南州榕江县进行结对帮扶。同时,瓮福集团党委还通过发展产业、送肥料下乡、落实产销对接、开展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帮扶工作,力求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3.
正初冬,金黄色的树叶散落在校园里,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修德砺能精工铸艺"的校训格外耀眼。这所创建于1958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贵州省化工学校,2009年更名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学校观山湖校区和清镇校区同时办学,占地面积900余亩。学校开展中职、高职全日制教育,在校生13000余人。拥有专兼职教师641人,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102人(其中教授14人)。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牛敏 《世纪桥》2009,(7):107-109
针对贵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相对落后,本文以威宁县民族职业教育为例,分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努力探索新时期符合民族特点和民族区域特点的发展路子,提出了贵州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从筚路蓝缕到欣欣向荣,从苦心经营到再创辉煌,在建设建筑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大道上,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阔步前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视察时对职业院校的同学们寄予了殷切期望。  相似文献   

6.
正被寄予厚望的贵州职业教育,将继续紧扣"一带一路"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发展内涵,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4月下旬,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立足职教本业,率先与威宁、晴隆、从江、榕江、赫章等"9+3"县区的中职学校签订结对帮扶联合办学协议,推出8条措施,为脱贫攻坚贡献职教力量。脱贫攻坚决胜时,职业教育再发力。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拓新改  相似文献   

7.
正橘红色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楼鳞次栉比,各类书吧书香弥漫,陶艺工作室里师生制作的艺术品琳琅满目,"筑巢众创空间"创意十足……这是5月下旬,记者走进位于清镇职教城的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见到的场景。今年"五四"青年节,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清镇职教城调研,并在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大师生、"创客"代表座谈交流,强调奋斗的青春最美丽,贵州的明天靠青年。建筑经济管理专  相似文献   

8.
姚源清 《当代贵州》2014,(27):17-19
正2014年9月1日至5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举行。作为本届交流周最重要的板块构成,职业教育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在为期五天的活动中,东道主贵州可谓收获满满——来自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不仅为贵州职教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而13所贵州职业院校与柬埔寨、印度尼西亚、台湾等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集中签约,更对贵州与国际职业教育组织的合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罗勇 《当代贵州》2022,(25):68-69
<正>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推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稳健发展,以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满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办学理念,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大众。  相似文献   

10.
正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践行"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的育人理念,不断探索形成具有贵州职教特色的"13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立足贵州、辐射西南、服务建设行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并践行"学鲁班精神,做大国工匠"的育人理念,深耕建设行业,服务贵州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先后获得"国家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黄  相似文献   

11.
正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植根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办学定位,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国家优质高职院校项目,融入唐山国际化沿海强市建设之中;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国家发展的使命担当。  相似文献   

12.
李涌  邱国援 《当代贵州》2023,(49):62-63
<正>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工科立校、技能强才、特色鲜明、服务发展”的理念,将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学院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之路。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作为新兴高职院校,始终坚持“工科立校、技能强才、特色鲜明、服务发展”的理念,从建设首个产业学院到组建毕节煤炭产教融合联盟,从最初8个专业到开设5大专业群21个专业……各项事业取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性进展,将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一条学院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于颖  胡瑶 《当代贵州》2012,(32):22-23
2012年10月28日,由贵州省教育厅与当代贵州杂志社主办,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承办,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协办的"2012首届贵州省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摄影作品展"在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幕。展览共展出111位作者的178幅优秀摄影作品,参展作者以贵州省教育系统的领导与专家为主,他们在工作之余拍摄的这些精美独到的作品,表现了校园新貌、教学发展以及贵州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真实反映了贵州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局面,展示了多彩贵州新形象。摄影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校  相似文献   

14.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具有鲜明的特色。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工业文化契合高等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从校园组织文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实际,扎根贵州大地办学,以理念创新、教学创新、活动创新,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一所以培养建筑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实  相似文献   

16.
杨彦峰 《当代贵州》2013,(13):48-49
2011年,我国第一次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努力贯彻落实《国家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面提升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走上新的历史起点。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到了改善民生的政治高度。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贵州(清镇)职教城,要求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贵州教育系统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本刊就此进行了专访。教育优先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冲刺当代贵州: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贵州(清镇)职教城时,对我省职教脱贫的实践给予充分肯定,对进一步办好职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一年  相似文献   

18.
朱江 《当代贵州》2014,(27):24-24
正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职业院校代表作了发言。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到如今全国职业院校的典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只用了三年,而促使其腾飞的关键正是集团化办学。王锋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医药分院党总支书记,是铜仁教育集团成立的参与者之一。王锋介绍,教育集团给铜仁职业教育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整合了铜仁地区的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9.
闽台职业教育合作与海峡西岸职业技术人力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人才资源具备结构上的互补性。台湾职业教育已形成以培育产业技术、管理及服务人才的技术职业、专科技术职业和技术学院为一体的职教体系,并且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职教经验,也为海峡西岸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合作前提。福建省应加强与台湾职业教育的合作,充分利用台湾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发展福建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20.
姚远 《当代贵州》2013,(19):37-37
实践证明,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坚持"六结合、六加强",对于提升高校综合办学实力,实现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自1979年建校以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网络,培养了超过27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6000余名在校学生提供高等职业教育,为贵州输送了大批人才。近年来,该校抓党建促提升,谋发展强实力,坚持"六结合、六加强",形成了党群齐创共建、师生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学校实现了跨越发展。党风廉政教育与完善"校长负责制"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学校积极探索完善"校长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