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9):57-57
正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各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十年前,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已到来。随着大数据的脚步日渐加快,中国移动贵州公司不断加强云计算规模,不仅有先进的云计算中心和丰富的固定网络资源,而且随着今年底4G网络全省全覆盖,通信网络速度将提高到100Mbps的时代,为大规模开展云计算应用提供坚实保证。  相似文献   

2.
徐元芳 《当代贵州》2014,(15):52-53
正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和运营能力,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商用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网络基础保障;三大数据运营基地将为大数据、云计算相关产业提供可靠信息化支持。5月16日,由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州省通信管理局主办,中国移动贵州公司承办的"大数据、云时代、新未来"贵州大数据产业及信息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交流大会在贵阳举行。交流会上,来自省内外通信行业领域的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演讲,全省近120多家单位的相关领导和业界人士出席,与会代表围绕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观念、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辅导员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转变工作理念和方法、拓展工作载体平台、提升科学研判预警能力,争当认知大数据的"先锋队"、收集大数据的"排头兵"、利用大数据的"尖刀连"、保障大数据的"警卫员"。  相似文献   

4.
正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港论坛上,贵州移动展出的5项业务涵盖医疗卫生领域、教育领域、生活服务和公共安全领域,为与会代表展示了在大数据方面的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应用能力。5月13日至14日,主题为"大网络支撑大数据,大平台成就大应用"的第十三届中国信息港论坛在贵阳召开,中国移动贵州公司"医疗健康数据云"亮相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     
建设贵州"信息高速公路"进入2013年,大数据(big data)一词被高频次提及,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在经济社会各相关领域中,决策行为越来越取决于数据和分析。在这个互联网和物联网编织的数据世界里,各种信息被复制、整合、共享。如何挖掘、分析和准确运用这些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正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要义。  相似文献   

6.
数据是21世纪的原油,国家、行业和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大数据"时代核心要通过"大数据"启动透明政府建设、引领社会变革。2012年10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到广东省财政厅视察,荐书《"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他敏锐感知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指出,"大数据"是世界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提高的前沿,是政府工作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正贵安新区始终把大数据作为核心竞争力和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充分挖掘大数据作为"智慧树""钻石矿"的价值,先行先试、先试先成,实现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构建现代新型产业体系的崭新局面,让贵安新区插上大数据腾飞的翅膀。随着即将在贵州举办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到来,作为国家级新区和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双战略"的贵安新区,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再次成为全国"数字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悄然来临。运用"大数据"资源促进干部学习,既是党和国家对干部学习教育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学习对干部学习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使学习面临新挑战的一面。基于"大数据"条件下的网络学习,对干部学习主观、客观等不同方面的挑战进行解构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为深化干部学习和促进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难,厘清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不同于传统互联网语境下的新问题是研究的重点。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呈现出动态化、资源化、二次利用和多样化的新特征,也存在着个人信息的不当收集和非法利用、随意共享和交易以及泄露等典型问题,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进入数据时代。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对网络舆情管理也带来深刻影响。一、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大数据意味着人类可以分析和使用的数据大量增加,有效管理和驾驭海量数据的难度不断增长,网络舆情管理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     
正大数据是人们在线上或线下活动中所产生的庞大数据。比如依据你在网络上面的"点赞"或分享文章、在百度上搜索关键词、看病记录等信息留痕,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你生活的大概面貌,从而实现"你想要什么,就给你推荐什么"。然而,如此贴心的大数据,最近却频遭诟病。不久前,微博上一些网友反映:"使用‘滴滴’打车,同样的时间、出发点和目的地,老客户和新客户的价格却不一样。"同样的商品或服务,给老客户的价格反而比新客  相似文献   

12.
当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本身具有数据大量化、类型多样化、快速化、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利用互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全方位、多视角地来挖掘数据,以及分析、梳理相关信息。正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政府的统计工作发生了变化,力求通过规范和优化、流程再造等手段,拉近社会经济生活的原始数据与最终的结果数据之间的距离,从而利用大数据为政府统计的创新寻找出路。同时,正是基于大数据自身的特点,并随着这些特点的凸显,政府统计工作也出现了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这就给政府统计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将时时刻刻释放出海量数据。大量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的经济与政治利益,尤其是通过数据整合、分析与挖掘,其所表现出的数据整合与控制力量已经远超以往。大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社会因大数据使用而获益匪浅,但个人隐私也无处遁形。目前各个国家都开始重视保护个人隐私。这表明伴随技术创新而产生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也催生了社会各方面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强烈需求,这同样构成了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新的传播载体,也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如开启"数据驱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模式;搭建以受众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平台;跨界融合形成"互联网+"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链;创新马克思主义网络传播课堂类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工具在各行业的工作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很多政府部门也已经将大数据运用到了公共决策当中。大数据在给政府决策理念与决策模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境。面对纷繁复杂的决策环境,各级政府都应该积极应对挑战,通过主动树立大数据理念,优化相关制度和机制,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法,来推进政府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铜仁市始终坚持瞄准"应用驱动"这个核心,积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互联网+"示范应用。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战略思想和致2018数博会贺信精神,积极抢抓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历  相似文献   

17.
正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与此同时,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也屡见不鲜。中国消费者协会召开网络消费领域算法规制与消费者保护座谈会,指出部分互联网平台利用算法技术进行大数据"杀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加强算法应用的有效规制。套路多,用户防不胜防有用户分享自己被"割韭菜"的经历:"我和妻子同时打车,同时发起,同样的起止点,我的定价每次都会贵一些,因为我每天都要打这个路线的车,我妻子只是偶尔会打。"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无限延伸,当今社会已进入一个集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但同时也进入一个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发的时期,美国9·11事件、汶川5·12大地震、局部战争、黑客攻击,都曾经给档案数据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这种挑战,山东省档案局将积极适应时代变化,主动引领变化,计划通过实施"三大战略"和"两大工程",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数据资源管理工作。实施"安全第一"战略,积极构建统一的、覆盖全省的电子档案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具有"可预见性"。政府网络舆情治理主要存在着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亟待增强,数据质量良莠不齐;网络舆情数据公开与共享不足,舆情数据管理与舆情引导能力不强;网络舆情治理法规制度不完善,网络舆情数据权益保护不足等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通过提高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技术支撑,强化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多元主体协作治理机制,不断提高政府执网能力;推进政府政务信息公开机制,完善网络民意对话表达机制;健全依法治理网络机制,完善网络舆情治理的问责机制等方面,形成完善有效的网络舆情治理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大数据"成为近年来全球热门的互联网热词,被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报告称:"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