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在现代城市可发展诸要素中,资源和环境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心内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其系列政策制度,以此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从单一的农家乐到乡村旅游一体化,卯寨的生态越来越精致,卯寨的品牌越来越响亮,坚定不移地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把生态优势变成发展优势,卯寨人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对生态文明有不同理解和诠释,但从人类与自然交往的历史阶段看,可以看成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四段文明,但目前的生态文明还只是一个刚刚开始的形成阶段,人类与自然一起形成的联合体是一个连续的演进过程,作为一个时间截面的目前阶段上,在空间里生态文明比起曾经占主导地位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还显得相当微小.虽然生态文明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来临,但针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正确的抉择,尤其是在今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用生态文明引领现代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以及引领城镇化进程,会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耗尽或濒临枯竭的时候,生态系统就已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改善生态软环境、建设文明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共同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军  曹毅 《世纪桥》2013,(13):13-14
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和价值认同的危机,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常州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必须以打造生态文化为基础,开展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生态知识和法规的建设和完善;树立生态消费观和生活方式以及优秀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才能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特色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非常关心长汀老区的发展和群众生活,他多次深情表示:忘记老区,就是忘本,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从1996年5月至2002年间,他曾先后5次来到长汀调研指导工作,轻车简从,进村入户,嘘寒问暖,体恤民情,调查研究,深入了解长汀的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从多个方面对长汀作出9次重要批示,关心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7.
生态观是指人们对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确立科学、理性的生态观来面对和解决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这种生态观要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就是将科学、理性的生态观融入经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厚德载雾,自强不吸",这是人们对大雾锁城一种调侃式的无奈。进入今年1月不久,我国中、东部地区就陷入严重"雾霾"之中,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空气污染指数纷纷"爆表",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北京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他多次强调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建高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执政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经济越发展,人民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高。环境承载人民幸福,生态关乎群众期盼。钟祥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全市上下正全力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建设的任务史紧迫,特别是钟祥又是中原磷都,国家磷化工基地,胡双磷地区磷化工企业密集,环境压力很大。而随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商,人们都热切希望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行走在秀水青山中,呼吸清清的空气,远离雾霾灰霾的袭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一、"煤都"走生态文明建设是必经之路据目前的科学探明,六盘水地区存储着大量的矿物质资源,已发现煤、铁、铅锌等3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煤炭探明储量844亿吨,相当于南方几省煤炭储量的总和,这让六盘水成为国家规划建设的“十大煤炭基地”核心区和“西电东送”的主战场,是南方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是全国60个资源型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1.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2,(22):30-31
生态文明是人类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人们构建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建设生态文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观、生产观、消费观和政绩观.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建立健全生态法律体系,用循环经济代替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重视政府主管部门与公众参与相结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上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高度,并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入了党章,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4.
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龙义 《世纪桥》2008,(2):24-25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指导下的先进发展模式。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承载基础。中国需要生态文明,需要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彰显中华民族文明传统。中共十七大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完整的途径。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活方式的生态模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改造中生态文明建设应立足我国GDP总量居前但人均还不理想的基本国情、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现实,把握好几个着力点:一是以尊重财富、节约发展为出发点;二是着眼长远规划;三是精细化管理跟进;四是培育和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相似文献   

16.
熊自军 《理论导报》2013,(9):25-25,30
以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水土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长期改善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在建设与发展中倡导生态文明建设,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又具有刻不容缓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庐山风景区是全国首批5A级景区,是九江市旅游业的龙头,是九江城市的"绿肺"。景区如何选准着力点,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景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大文明。它是当代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地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倡  相似文献   

17.
建设生态城市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春市曾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再加上近些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阻塞严重、人口生态意识薄弱等亟待破解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一是加强支持水资源循环保护、大气净化、固体废弃物回收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的战略;三是积极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如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机制、积极推行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生态城市建设的多元投入机制、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建设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使人民群众生活在良好的自然空间和社会空间,两者的价值契合于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和人民群众强烈的环保呼声下,走生态文明之路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选择。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生态优先作为服务型政府新的价值取向,把生态治理上升为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是当前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向度。  相似文献   

19.
冬洁 《实践》2013,(10):19-19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为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十八大提出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那么,建设生态文明有哪些重要性呢?第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深刻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及我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路、对策,有利于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