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小珊 《台声》2014,(12):82-83
黄叔璥何许人?说到他,今人多引用连横《台湾通史》中的记述,此只百余字。即:"黄叔璥,字玉圃,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历任京秩。六十一年,始设巡视台湾御史,满汉各一员,廷议以叔璥廉明,与吴达礼同膺是命。达礼正红旗人也。既至,安集流亡,博采舆论,多所建设。著《赤嵌笔谈》、《番俗六考》,志台湾者取资焉。"从中可见,  相似文献   

2.
他从小就养成了学习和背诵中国诗词典籍的习惯,《三字经》、《论语》、《唐诗300首》、《古文观止》……能整篇整篇地背诵。《长恨歌》、《琵琶行》,能背到一字不落。他研习《二十四史》、《易经》、《孙子兵法》,喜欢讲述中国历史故事。 他喜欢挑战,60岁时还要体验跳伞的刺激。他的座驾是一架直升机,他常常坐着直升机在马尼拉上空飞来飞去,指挥着他商业王国的运转。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数学和语文尤其外语高分者最风光;在法国,却是哲学头筹引人注目。哲学考什么?考如何思想。比如2011年法国中学会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技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专程拜访了在湖北颇有影响的来自台湾的年轻实业家张鸿哲先生。应笔者的请求,张先生在汉口他的寓所介绍了他回祖国内地投资办企业的经验体会。 张鸿哲1955年出生于台南,父亲是个医生。1977年,张鸿哲从台湾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当了2年兵,随后考入台湾联合报系,在《经济日报》当了一名财经记者。在报界干了半年多,张鸿哲又考进了台湾有名的台塑公司。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年,我校把思想政治课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面向21世纪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的有意义的尝试,具体做法如下:一、考试改革1994年黑龙江省推广高中会考制度,1995年我校实行省高中会考的自行会考。会考的改革使我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放开了手脚,大胆地进行了考试改革和教法改革。我校的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既包括高中自行会考,又包括期中、期末考试。1.高中自行会考。依据《省高中会考纲要》,在考试时间、考试内容、分数比例、难易程度、题量、对知识能力考核等与全省一致…  相似文献   

6.
若兰 《两岸关系》2015,(3):59-61
<正>台湾诗人余光中著作的《乡愁》的最后一段是"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40年后海峡两岸通航,余光中先生又续文一段:"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你来这头,我也去那头。"而今,我应了余老先生《乡愁》的续文,我真的通过武汉开放赴台湾个人游这条长长的桥梁,去了海峡那头。2014年3月16日,我与先生舫兄登上飞往台湾班机,我庆幸,梦想多年、筹备多日的台湾之旅终于成行了。自1949年在昆明与已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父亲一别,他去了台湾,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9日台湾《大华网络报》自从台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赖清德在台湾立法机构表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就把自己置于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位置。为了从这7个字脱身,他可是费尽唇舌,先提出"务实台独"的三大方向和六大具体内容,现在又将这7个字与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划上等号,他自承"其实我所谓的‘务实台独’,就是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赖清德显然知道这7个字的严重性,它的代价就是两个"邦交"以及国际  相似文献   

8.
由郑晓龙执导,陈建斌、孙俪等主演的宫廷情感争斗大剧《甄嬛传》,虽然距首播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但热度依然不减。除被大陆各大卫视反复重播,在台湾也掀起了一阵"甄嬛"风暴。《甄嬛传》在台湾的收视率不仅超过同时段台湾最火爆的综艺节目《康熙来了》,更超越其他台湾本土电视剧,甚至连台湾明星也纷纷甘当粉丝,学习"甄嬛体",开口言"本宫",喜欢称"极好",讨厌说"矫情"。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史学家第一次合著史学著作。1989年秋,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史学家辞典》。该书由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教授邱树森主编、台湾“中央研究院”著名史学家洪金富等参加编写,全书80万字。这是  相似文献   

10.
姚同发 《黄埔》2011,(3):56-58
去年末,去汕头参加2010南澳论坛,会议主持方李科裕先生赠我《潮汕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一书。拜读之下,让我这个祖籍潮阳人,遂真正领略了潮汕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在台湾的传播以及对台湾文化影响的至深至巨。不妨这样说,潮汕文化在台湾的传播,恰恰是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一个缩影;它的流动轨迹,彰显了两岸文化交流的辉煌。潮汕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作为中华文化一个分支的潮汕文化,为海内外二千多万潮人所共同创造。它的根在潮汕,其枝叶  相似文献   

11.
在蒙古语文研究方面,布和朝鲁也取得了累累成果,他先后参加了中央民族学院等5所院校召开的蒙古文学史学术讨论会,有外国学者参加的阿尔泰语系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讨论会。他的论文《萨满教的影响》引起与会学者的关注,《“格斯尔”与萨满文化》还被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丛书》;《蒙译理论产生年代考》、《“格斯尔”的宗教特点》等论文参加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在报刊上发表。十几年来,布和朝鲁撰写、翻译或与他人合著出版了科普书籍《趣味昆虫学》、《微生物》、《祸从脚下》等10多部,其中《内蒙古风情》、《内蒙古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0)
<正>朱德庸,1960年4月16日出生于台湾台北,祖籍江苏太仓,台湾著名漫画家,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三专制(今台湾世新大学),电影编导科毕业。代表作为《双响炮》《涩女郎》。其漫画专栏在台湾有十多年的连载历史,其中《醋溜族》专栏连载10年,创下了台湾漫画连载时间之最。人是他漫画的主要因素,他曾经说:在我自己的漫画里,其实最喜欢的是《醋溜族》。  相似文献   

13.
王丰 《台声》2005,(11):35-35
吕赫若,本名吕石堆,他是天才早夭型的文学家。初作《牛车》一鸣惊人,刊载于日本的《文学评论》杂志,立刻受到文坛瞩目。后来又经胡风译成中文,与杨逵的《送报夫》及杨华的《薄命》一起被选入《朝鲜台湾短篇集─山灵》,作为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代表,介绍给中国。是日治时代公认的、最有才华的小说家。吕赫若,于1914年出生于台中豊原,毕业于台中师范,次年即以《牛车》扬名文学界,此后,不断地有作品在《台湾文艺》、《台湾新民报》、《台湾新文学》发表。1939年,一度进入东京武藏野音乐学校声乐科学习声乐,并参加东宝剧团演出歌剧。1942年返台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典籍对台湾名称的记载十分久远。《尚书·禹贡》称台湾为“岛夷”;《史记》称为“瀛洲”;《后汉书》称为“东醍”;《三国志》谓之“夷洲”;唐、宋、元诸代一般称其为“流求”或“琉球”。直至明朝后期才出现“台湾”这一称谓。关于“台湾”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台湾”名称起源于荷兰人1624年占领台湾之后,修筑楼台于海水入湾处。有的认为“台湾”之称是由“大湾”一名转来的。大湾,指今台南西安平镇的大海湾。明代有陈第所写《东番记》将“大湾”称为“大员”,清康熙时周婴的《远游篇编》将台湾写成“台员”,史家考…  相似文献   

15.
刘琨 《求索》2008,(1):189-192
为了恢复《切韵》原貌,陈澧《切韵考》以“增加字”为由共删去了《广韵》120个小韵。通过与《切韵》系韵书的对比,我们发现其中58个小韵并非后增字,不应删去。结合陈澧判断增加字的方法,我们对被误删的58个小韵分四类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陈澧误删小韵的主、客观原因。最后我们将《切韵考》与《王三》的韵类进行了比较,发现有些被误删的小韵影响到了《切韵考》韵类分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能被这个节目邀请来到这里,是我的荣幸。”当我采访台湾节目主持人、歌手费玉清时,他很诚恳地对我说。 费玉清与同样来自台湾的艺员高凌风、李美凤、于台烟等4人是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走进台湾》栏目开播一周年特别节目的录制,这一特别节目是中央台《欢聚一堂》栏目和《走进台湾》联合录制的。在录制现场,我还见到了一年来为《走进台湾》而奔忙的人们。  相似文献   

17.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辛旗,毕业干河北大学哲学系。他常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分析世界局势,是位年轻而又学识渊博的知名学者.他曾著述出版过《黑白魂》、《诸神的争吵》、《文化新视野》等著作计150多万字,一部《中国历代思想史·隋唐卷》在台湾出版后,曾引起不小的轰动。不久前,我们就香港回归后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以及两岸交流的趋势,走访了辛旗先生。长期以来,香港在海峡两岸的贸易、资金、人员交往等方面一直起着中转地的作用,1997年之后这种关系是否还保持,两岸经济往来会是个什么趋势,辛旗先生谈了他预测性的看法。他…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2)
正2014年,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举行。当年,台湾艺术大学学生邹隆娜获邀参加论坛,20个月后,邹隆娜凭借短片《阿尼》,从15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新锐导演奖;第一次参加论坛时,江翔杰还只是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普通的一名学生。现在,他是台湾最受欢迎的line贴图插画家,画作意念影响台湾数十万年轻人;张淳惠参加论坛时正在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传播艺术系就读,而今,她已是台湾最知名插画家之一,并出版  相似文献   

19.
“台湾化”、”本土化”政策,历来是台湾问题的热门话题。随着后蒋经国时代的到来,本土化政策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它重新成为海内外学者议论重点之一。对本土化政策的过程、评估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浅见,求教于关心这一课题的同仁。“台湾化”“本土化”政策的内涵关于台湾化、本土化的来源,《新新闻》杂志1987年5月29日发表的《台湾化、本土化、民主化》一文做了介绍,指出,台湾化一词,最早出自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东亚研究所所长斯卡拉皮诺教授,他在1982年夏天台湾《中国时报》对他的专访记  相似文献   

20.
2020年12月8日,"台湾2020代表字大选"评选结果在台北揭晓,"疫"字以三分之一票数当选年度代表字。台湾年度代表字评选由"中国信托文教基金会"、台湾《联合报》共同主办,至今已举办13年。2020年,社会各界人士共为台湾推荐了66个候选字,11月11日至12月6日期间由网民直接投票产生,有效票数为82361票,参与投票的网民人数远超往届。年度代表字"疫"的票数为28441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