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把分散在党的机关、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的反腐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反腐天网",全面预防和打击贪污腐败。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改革将职务犯罪侦查权从检察权中"拆分"出来并入监察权,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由内部监督转变为外部监督。在消除"自我监督"弊端的同时,外部监督的缺陷也逐渐凸显。监察委员会被赋予了较大的调查权力,如何对职务犯罪侦查进行有效监督,从而限制监察权的行使是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保障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独立后把反腐败纳入国家战略和国家治理的优先任务,高度重视反腐败的法制体系建设。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确定了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明确了国家机关反腐的基本原则与方针;确立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逐步构建了体制内的法律建设、体制外的监督和国际反腐合作的反腐体系。在诸多法案中提出的丧失信任机制值得关注。为实现俄罗斯的复兴,俄罗斯政权现阶段离不开精英团队及忠诚稳定的高层权力体系。反腐不仅要依靠法律建设,更要社会-道德理念的配合。从当前反腐法制化的策略、目标和环境看,俄罗斯反腐之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3.
职务犯罪的预防可能性建基于职务犯罪客观认识与预防策略的有效性基础之上。因此,如何客观性认识职务犯罪是职务犯罪预防可能性的前提。职务犯罪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性的局限性与权力的二重性;政策与法律的错位与灰色空间的生成;蜻蜓点水式的监督活动以及监督与被监督合伙经营。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为谋取不法利益所为的各种犯罪活动。预防职务犯罪就是防止权力被滥用或私用。预防职务犯罪,一是要统一思想,大胆实践,逐步形成立体预防机制,注重教育预防、宣传预防和特定对象预防;二是要健全机构,落实制度,成立职务犯罪预防中心,构建网络,充实预防工作力量。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的特定对象、特定环境、特定行为特征,为我们掌握职务犯罪的规律性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并为建立起职务犯罪的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提供了可能。应建立统一的预测机构和信息采集系统,设立科学的预测指标体系;重视预警信息的研判、处理和发布工作,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变"形式监督"为"实质监督";适当分解权力,变"一把手"为"金三角";完善岗位工作规定,变"隐性公正"为"显性公正";加强预防立法,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加大对职务犯罪惩罚的严厉程度和科学度,变"养猪效应"为"零容忍"。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职务犯罪的原因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高仕 《桂海论丛》2005,21(5):72-74
职务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权力或者亵渎权力的犯罪行为,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职务犯罪的原因力是多维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合力,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合力,二者的交汇作用与相互激荡导致了职务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权力腐败是目前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对策与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试就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反腐败问题谈几点浅见。一、加强权力监督机构建设,完善权力监督渠道,加大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力度对公职人员的权力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是遏制权力腐败的重要环节。针对目前权力监督现状,应从如下方面着手,加强对公职人员的权力监督。1.明确规范与界定现有监督机构及部门的权力与职责,实现监督机构设置及权力运行的法定化、科学化。我国目前的监督机构设置呈现多元化特点,有…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不断加强,但鉴于职务犯罪的特殊性,反腐仍旧停留在"个案震慑"阶段。十九大报告表示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监察法》的出台示为惩治腐败的分散权利模式转变为集中高效权威模式的重要表意。《监察法》已然涵盖国家监察委员会组织架构的问题,但实践中如何实现监察委留置措施与其他司法机关有效衔接、如何尽快化解机构与人员转隶难题、如何有效避免监察委员会出现权力滥用现象,仍是今后继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9.
职务犯罪原因多种。除职务犯罪者个人原因外 ,封建意识形态的影响 ,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其历史原因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 ,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 ,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失误和党内民主政治生活的不正常是其现实原因 ;廉政法制薄弱 ,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法律规定不完善是其法制方面的原因 ;执法执纪不力 ,行刑过宽、处遇过裕是其司法原因。  相似文献   

10.
提高公共权力运行透明度--反腐败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党最大的特点是"手中有权".权力本身具有腐蚀性,如何拒腐防变是执政党建设中无可回避的重大历史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为防止和克服权力腐败,我们党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艰辛努力:教育反腐--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惩戒反腐--严厉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大案要案;制度反腐--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强化党内和社会的权力监督.党内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必不可少,但仅有教育反腐与惩戒反腐相结合还不足以遏止腐败,由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极为重要.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涉及许多问题,本文试从推行阳光政治,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方面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层警察执法活动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警力不足和配置失当的困境;执法程序弱化、手段简单、裁定随意和越权普遍的执法行为困境;福利不足和装备落后的物质保障困境;以及警察权益缺失的困境。产生困境的原因包括执法环境上的社会转型期特点、执法规范上的不足和执法主体上的随意性原因。基层警察执法活动的理性出路在于完善执法保障和健全执法监督。执法保障包括: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的法律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执法的物质保障;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执法的人力资源保障。健全执法监督包括:加强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完善监督机关的执法监督;强化权力机关的监督职能;实行警务公开;建立健全问责制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社会在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也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带来深层次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社会容易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民众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造成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网络政治参与的"膨胀"易引发民众对现行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网络在加大监督的同时也消蚀着党的形象和威信。要在网络社会中维护和提升党的政治权威需要做到:规范网络秩序,营造网络自律环境;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和网上理论阵地建设;畅通网络民意渠道,尊重民意;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涉众型经济案件中罪与非罪的定性问题是处理该类案件的重要难点之一。通过对“福鼎会案”与“万家购物网”案的考察,可知对涉众型经济案件的实体认定,需要剖析经济行为的运行模式和获利来源的实质,并分析其正当性和合法性,再据此对其予以罪与非罪的准确定性。与此同时,亦应当从三个方面规范经济行为、加强对经济行为的引导和管理,加强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和防范、遏制经济犯罪苗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实现对涉众型经济犯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侦执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安经侦部门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为深化经侦执法规范化,应着力完善执法办案体系,以制度促规范;着力优化执法管理体系,以监督促规范;着力健全执法培训体系,以能力促规范;着力夯实执法保障体系,以保障促规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犯罪具有秘密性、跨区域性、专业技术性、证据易毁性、罪恶感淡化等特点。侦查网络犯罪需要建立动态网络监控体系,构建网络犯罪侦查协作格局,加强网络电子证据收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侦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君  陶柱标 《桂海论丛》2007,23(5):61-6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腐败现象越来越关注,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反腐题材小说,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反腐小说热".反腐小说的题材和主题是对现实社会发展的折射和反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从它的利益观视角来分析和解读反腐小说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剖析各种腐败现象,提高反腐败和拒腐蚀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已成为公安部刑事技术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录入案件数量较少、已录入案件的信息质量不高、暂存的案件信息质量不完整、"十类案件"勘验信息未全部录入系统、不重视案件串并工作等问题。公安机关应该提高对"现勘系统"的重视程度,加强信息质量监管,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录入人员素质,规范"现勘系统"的录入程序以及进一步提高"现勘系统"的功能,简化操作过程,以此提高现场勘验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破案率。  相似文献   

18.
对交通肇事犯罪打击不力的原因包括: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行政干预、说情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科学办案能力较弱;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薄弱。对此应采取修改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有关条款;加强领导、改变观念;强化素质,提高基础办案质量;公检法互相监督,协同办案;加强社会监督和权力监督等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中国在官吏治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积淀了丰富多元的治吏经验。长期的政治实践使得统治者充分地认识到建构完善监察体系的重要性,因此传统中国监察制度作为一种以权制权、纠举不法的约束制衡机制,不断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并日趋完善。这些经验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如果祛除价值,仅从技术层面分析,这些治吏实践的确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反腐实践是失败的,其之所以难以从根本上发挥作用,在于反腐仅仅停留在官僚阶层内部,不能向社会公开,不能让民众有效参与。中国古代腐败频发且难以根治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无法正确划分公私界限,在恩报的影响下,当在私人领域发生馈赠而需以公共资源加以回报时,制度便会异化,腐败便随之发生。面对古代廉政经验,我们要采取一种开放的姿态,持一种谨慎的立场,既不能全盘接收,也不能全部否定,而是要站在现代的立场上进行抽象继承,具体批判,局部继承,总体批判,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吸收一切文明中的有益成分,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干部管理、监督的科学化。摒弃古代廉政经验中人治的内涵,克服局限性,与此同时赋予其新的价值,使之在现代民主法治的框架内实现传统的现代性转化,进而为当下中国的廉政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0,26(5):116-120
高房价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关注政府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GDP导向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房地产腐败和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职能缺失。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在采取相应的经济对策的同时,采取稳妥有效的公共管理策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改变"土地财政";建立地方政府住房问题考核问责机制;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加强政府监管,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