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中的中央一级报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重要的宣传阵地,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和领头羊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早期中央报刊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角色分析,论述其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历史作用以及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救亡图存的希望,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邵飘萍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作为当时著名的记者、报人,邵飘萍撰写革命书籍,创办进步报刊,宣传共产主义运动,参加反帝爱国的革命活动,推动中国共产党早期新闻事业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蔡和森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接触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留法期间通过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使其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有质的飞跃,而且对其他留法学生的马克思信仰影响深远。其在留法期间对中国成立共产党就有着憧憬,回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分析。他在主持党的主要刊物时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上海是新文化运动开展较早的一个城市。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社会主义为特征,上海就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在上海的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办报刊、写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投身实际斗争,深入工人运动。在北洋军阀政府视马克思主义为“洪水猛兽”,一批资产阶级学者宣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之际,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在上海出版的《新青年》、《共产党》等为阵地,开展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批判,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创立作了思想上的准备。在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和李达均为我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二人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开始深入研究和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李大钊和李达在分析十月革命的性质和意义、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徐德莉 《党史文苑》2012,(4):25-27,43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蔡和森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宣传起了积极作用,他对于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提出与构建亦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汲长伟  曲晓范 《前线》2021,(1):27-29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报刊活动对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党的成立为标志,这一时期的报刊活动可分为初创和发展两个阶段。其宣传策略呈现重视思想先锋作用、运用多种传播形式、重视青年学生作用等特征,体现了反帝爱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三重维度的话语体系,其革命开拓精神对做好新时代党的舆论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郑超麟是我国五四时期旅法勤工俭学生 ,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宣传家、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向导》周报日常编辑 ,又是《向导》周报主要撰稿人之一。郑超麟为传播马克思主义 ,宣传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中共早期报刊曾经刊登过各种类别的广告,其中书报广告占据版面最多,持续时间最久,涉及的书报种类较多.从这些书报广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共早期报刊所刊登的各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报杂志广告,向中国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刊物,从而为中国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信息和科学的理论材料,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湘潮》2019,(3)
正李达是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教育家,中国近代以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名家大师之一。李达故居,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街道油榨头社区六组。故居房舍为湘南地区清式砖木结构四合院落。由门楼、正堂屋、南、  相似文献   

11.
付冉冉  张扬 《世纪桥》2012,(17):153-154
《共产党》月刊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创办的半公开的理论性机关刊物,由李达任主编,在1920年11至1921年7间共出版六期。它在创刊后就旗帜鲜明的宣传马克思主义,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不适合当时中国国情发展的思想,介绍世界各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对于当下处于极速转型期的中国新闻传播媒体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前后,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快速而大规模地遍布全国。当时的社团是各种社会思潮与政治立场的宣传阵地,对当时中国的变革走向发挥了独特作用。而进步社团的兴起与繁荣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产生了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社团中的青年学生很多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建者与领导者;许多社团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研究,还直接推动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并加强了与工农群众之间的联系。因此五四进步社团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但要勇于实践,而且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进行理论上的探索。本文仅就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及其准备时期的理论探索作一粗浅的考察。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探索,开始干1922年。此前,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已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学习和宣传,但是,那时还只是接受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在中国确立起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而对中国的国情、中国革命的当前任务  相似文献   

14.
作为富有时代意识和革命意识的知识分子,李达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中国化的过程中,从唯物史观切入,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亲身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过积极思考和探索。虽然李达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是初步的,但这并不影响其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作出的杰出思想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在老渔阳里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与在树德里宣告成立的中国共产党,虽是不同的组织形态,但一脉相承。在推动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从孕育走向诞生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推动各地早期组织的建立,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促进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奠定重要基础,使党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同时,也对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杜绝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在中国的继续流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纯洁扫除了障碍。在第二国际各党中,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为最有势力和影响。当时一般人都把它当成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正五四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这批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重要成员。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知识阶层中的先进分子详细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各组成部分的主要观点。在唯物史观方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风雨历程证明:"在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所认同并信仰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成为当前学界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达同志(一八九○——一九六六,湖南零陵县人)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但在实践上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而且在理论上系统地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他对早期党的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煞的。  相似文献   

20.
陈望道是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杰出思想家、教育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他曾经主办进步刊物,关注妇女问题,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一些具体作法,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