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友好社区"是以社区为平台,引入儿童友好的项目,为儿童提供友好的服务内容,在带动硬件空间设备与服务体系完善的同时,加强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进而加强孩子与成人之间、成人与成人之间的沟通。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按照联合国"儿童友好社区"理念要求,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为提升社区魅力、儿童的健康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可借鉴的成华样本。  相似文献   

2.
<正>自去年长春市朝阳区妇联开展"代理妈妈"爱心行动以来,朝阳区人大常委会永昌街道工委积极进行爱心传递。永昌街道工委代表小组的8名"代理妈妈"自觉自愿地"认领"帮扶对象,把部分特困家庭儿童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朝阳区人大代表、永昌街道党工委书记王映昊"认领"帮扶的是一个5岁女孩。孩子的父母离异,由母亲独自抚养。母亲患病,母女每月仅靠有限的低保金生活。王映昊与这个孩子结成帮扶对象后,不论节假日,还是在孩子寒暑假期间,都会经常看望孩子,关心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双减”政策下,孩子有更多时间走向户外,自然教育迎来发展契机。然而,当前我国自然教育发展尚存部分短板,跑偏之处亟待纠偏。真正的自然教育应是怎样的?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大熊猫一天吃多少斤竹子?”“如何辨别大熊猫的伪拇指?”在大熊猫国家公园都江堰管护总站虹口站宣教中心里。  相似文献   

4.
责任和担当     
兰斌 《公民导刊》2011,(12):56-56
2011年《公民导刊》11期刊发了《让儿童入园不再难》、《孩子,我们伴你走向光明》等与孩子有关的文章,都是正面的、主流的报道,看到社会各界关心祖国的花朵,看到"花朵们"健康茁壮地成长甚感欣慰。目前,我市放羊式教育和小学化教育在幼儿园普  相似文献   

5.
《时事报告》2012,(10):80-81
科学家发现,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需要和大自然有足够多的接触,就像需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一样。一个和大自然缺少接触的孩子,甚至会有“大自然缺失症”——“大地母亲”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大自然缺失症”,这也许是很多令人担忧的儿童行为异常的原因。这一代孩子已经离大自然太远,这种远离自然的结果是更多的儿童肥胖症和更多的儿童心理疾病。当孩子在自然环境中的时间越来越少,他们肢体的以及心理的感官都会受到限制。美国西雅图儿童医院及地区医疗中心研究表明:学龄前儿童每天多看1小时的电视,在他们7岁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可能性会增加10%。  相似文献   

6.
正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素有"山东南菜园"的称号,145.91万人口中有30多万人常年在外从事蔬菜生意,致使近2000名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兰陵县创新儿童救助工作模式,以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的方式,推行"关爱1+N成长计划"项目,1代表一名受助孩子,N代表为孩子提供的"爱心助学""关爱小屋""关爱妈妈"等多项公益服务,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送去生活上的救助和心灵上的关爱。  相似文献   

7.
<正>2月6日至13日,台湾中华毛克利青少年协会组织台北、新北、高雄、新竹、台东、嘉义等地的20名大中学生,组成志工队,到广西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新生小学,建立毛克利金银岛探索体验营,与该校留守儿童同吃、同住、同学习。台湾志工的到来,与大石山区孩子"零距离"爱心接触,给这个偏远的山村及这里的留守儿童带来不曾有过的寓教于乐,也让这群大小朋友经历了提  相似文献   

8.
郭雪筠 《台声》2024,(2):46-48
<正>许多媒体报道过在成都温江区创业的台湾青年游佳勋,他被誉为“儿童桌游达人”。儿童桌游,有别于“狼人杀”等成人桌游,是让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透过不同的桌游,培养团队意识、学会情绪表达、最后建立自信,甚至透过游戏建立对计算机编程的初步概念。台湾近十年来开始流行儿童桌游教育,不只一些幼儿园和小学以这种方式培养孩子,也有非常多针对孩子的儿童桌游馆纷纷设立,成为周末大人带孩子体验的好去处。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乡音》2013,(5):51-52
民进石家庄市委向福利院孤残儿童献爱心4月17日,民进石家庄市委与市动漫办、动漫协会、市福利院共同举办"日月无私、三爱有情"献爱心活动,市动漫协会创办的三爱创意空间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迎来了首批福利院孤残儿童来这里体验。驻会副主委李俊秀代表民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中国妇运》2007,(7):36-36
■“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这是现在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给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孩子经常见不到爸爸妈妈,这是现在农村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给这些儿童更多的关爱。”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以前读书都是靠街坊邻居‘凑份子’救济的,我希望为一些家庭困难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做一点事情,回馈父老乡亲,同时影响更多的人成为爱心志愿者。"张尤增的语气充满了感激和关爱。2003年,退伍军人张尤增回老家钟山县清塘镇创办了一家幼儿园。从此,张尤增与妻子自觉担起了留守儿童的志愿关爱服务,只要谁家小孩有困难,他们都毫不犹豫地帮一把。"幸亏那时有你在,不然我们不知该怎么办好。"小孙子康复出院后,张壮立老人握着张尤增的手连声道谢。今年8月,单亲留守儿童张光影晚上10点多突发高烧,小腿和嘴巴都长出了疹子,疑似手足口病。由于母亲不在家,张壮立情急之下找到张尤增。张尤增连夜将孩子送到县人民医院,并垫付了1000元医药费,确保孩子得到及时治疗。4岁的留守儿童张光林,由于父母长  相似文献   

12.
"当我遇见你—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在京展出为了唤起大众对特殊儿童的接纳,促进不同儿童群体间的彼此融合。3月2日到4月2日,由中国残联指导,中国科技馆、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广州团市委等七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当我遇见你——世界儿童融合艺术大展"在中国科技馆展出。开幕式及展览期间迎来了教育、传媒等社会各界人士及特殊儿童、普通儿童和陪同家长的到访。本次展览首次以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融合"为主题,汇集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最有创意与爱心的儿童艺术,以新媒体艺术与互动装置结合的形式,为观众创造了丰富的乐趣与体验。  相似文献   

13.
黄丹  范立强 《当代广西》2014,(12):42-43
正2014年5月21日,南宁市凤岭儿童公园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他们或坐着轮椅,或在他人指引下步履蹒跚,他们是南宁儿童福利院身患脑瘫、孤独症的孩子,此次出行是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智力发育迟缓、认知能力低下的他们和重病、重残的儿童一起,被打上"特殊儿童"的标签,从小就要面对身体的残缺,他们更渴望像健康孩子一样生活。近几年来,在政府和社会的关照下,他们的生活和康复诉求逐步得到了满足,得到了更多的呵护和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他们和健康儿童一样,同是祖国的蓓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的亲职话语正在发生变化,大众媒体经常传播养育快乐的孩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育快乐的孩子。文章通过对流行育儿杂志《父母必读》2004年至2014年"特别策划"中部分文本的话语分析,探究了专业知识话语和消费文化的话语对当前理想儿童的建构。结果发现,杂志文本再现了儿童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建议父母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包括情感投入、时间投入、金钱投入和以孩子为中心、养育快乐的孩子。话语分析的结果显示,养育快乐的孩子不过是一种话语修辞。它承载和传播的是专业主义、密集亲职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支持了当前的政府治理模式,参与促成儿童教育的"亲职转向",对母亲身份和角色的建构以及儿童照顾安排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图说宝岛     
《台声》2018,(14)
正台南奇美博物馆打造夏夜市集7月7日晚,台南奇美博物馆在户外举办"散步市集·夏夜好凉"活动,馆方特别开放夜间特展,安排"星夜放空区""你爱环保·我们鼓励"等活动,民众不但可以夜游园区享受美景、美食、音乐与表演,更能欣赏特展,体验难得的夜间艺术之旅。  相似文献   

17.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