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霞  耿赛  李情 《山西青年》2023,(1):115-117
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建设非常重要,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正成为一项必修课。本人分析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概念,指出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昆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石朝辉 《山西青年》2024,(6):123-12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对美学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高校美育、美学课程的现状出发,有助于我们研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通过完善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加强互联网平台的作用、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等措施,让美学课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美学课程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互联网的介入使得这门课程有了新的契机,有利于促进美学课程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更适应新的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学校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国家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增加,国家实力的进步,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主潮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长期发展目标为目标,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能力,以互联网时代竞争力为核心竞争的培养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4.
刘芸 《山西青年》2024,(6):26-28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为社会建设和发展输送较多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并探索自媒体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校园安全是促进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安全素质教育作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尚未发挥出其应有的预防作用。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5G时代的加速到来,互联网在社会中的渗透愈发加深,时代的发展要求安全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文章试图探究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6.
张瑞双 《山西青年》2022,(19):108-110
社会迅猛发展,科学技术实时更新,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各个行业,例如教育行业等。在此之前建筑行业信息化进程相比其他行业起步晚且发展缓慢,但是在信息创新变革逐渐深化的趋势下,建筑行业随着信息化发展进程进一步打造了BIM技术,推进了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变革。BIM技术也就是所谓的建筑信息模型,可集成建筑工程的设计环节、施工环节、管理环节于一体的多层面结构化数据库系统,对整个建筑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促进效用。现阶段此技术的应用早已演变为建筑类行业研究热点,而BIM技术专业人才却严重匮乏,对此高校需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将BIM技术与土建类专业课程教学课堂有机融合,以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与素质,强化学生在激烈竞争中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曾怡华 《世纪桥》2024,(2):81-84
“互联网+”时代既给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带来了海量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平台和模式创新的机会,也给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和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123456教学模式”,即抓住一个目标,加强两个融合,做到三方联动,打造四个平台,开展五个实践活动,采用六种成果呈现形式,以期为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林键 《山西青年》2023,(1):33-35
在我国教育改革力度全面深入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层面具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各种渠道入手,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积极培养,而且还要对学生就业进行创新指导,帮助每一名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方向,将校园中学习的知识技能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我国社会建设水平。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背景,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保就业指导改革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结合现代社会人才市场实际需求以及发展趋势,对提高和细化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进行创新、探索,为学生科学选择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已经实实在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时代所需。网络时代的思政课教学现状不尽如人意,"低头族"随处可见,我们应重视"互联网+"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价值,从更新教学理念、转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利用现代网络媒体,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吴辰 《山西青年》2022,(22):184-186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开启。互联网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成为各级院校管理学生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学生管理相比,互联网的介入使学生管理工作更具创新化、现代化和便捷化。文章结合当代技工类院校学生管理的现状,阐述互联网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重点剖析互联网视角下技工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凸显出一些问题,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本文借助"特质因素论"的指导思想,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可以在规划思路、内容及形式方面进行若干创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应当基于"互联网+"理念,开拓新的思路,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新的平台,汲取创客教育精神,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带来创新机遇的同时,其挑性战也不容忽视:教育者主体权威性面临被弱化的风险、思政课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面临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所必需的反思性遭到削弱。置身于"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必须及时抓住机遇、冷静应对挑战,使得高校思政课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更好地服务广大学生群体,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采集部分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效样本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对思政课教学所产生的机遇和挑战,以期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设计改革以及教学设计路径创新提供建议与意见。  相似文献   

15.
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工程测量虚拟仿真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具体的四等水准测量为例,阐释“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工程测量虚拟仿真教学的实施过程,分析总结“互联网+教育”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的影响,为实践教学提供可参考性建议。“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工程测量虚拟仿真教学,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从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实践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互联网+教育”模式的效果,对该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生活动态以数据形式变得平台化和透明化,这一背景下高校学生流动性问题和虚拟空间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潜在隐患。当下,相关立法的缺失和保安体系建设的不完善,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采取新思维来解决高校校园内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完善立法、创新安全保卫体系和培育教职工"互联网+"思维能力的方法,来构建良性循环的高校校园安全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构建"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是新常态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王俭 《山西青年》2024,(5):120-122
“互联网+”背景为创新创业带来机遇,也带来诸多挑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大学生创新创业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增多,急需破解之策。基于此,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究摆脱困境的新策略,助力大学生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肖亚鑫 《世纪桥》2024,(1):55-57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当前,“互联网+”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以“互联网+”赋能高校智慧党建对于强化高校党建工作、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智慧党建依托“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手段,可创新党建工作管理方法,提升党建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和精细化水平。目前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关人员立足党建工作实际,深入讨论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新升级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扩展教学资源的同时,学生思想观念面临更大冲击;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面临职能弱化与角色缺位;在提升学生主体意识的同时,对教师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为了使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契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高校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打造一批高质量教材,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强化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