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戏剧的三大源头。戏曲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表演艺术的综合体,在价值取向、思想内容和文辞言语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素质提升与民族品格的完善。陕西作为传统文化资源集聚区,地方戏曲资源极为丰富,分析陕西地方戏曲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对于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汤素兰 《民主》2014,(10):28-2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遗传密码和力量源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折射出的中国戏曲更是博大精深,它屹立于世界戏剧艺术之林,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志。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先行示范,生动地将音乐、诗歌、舞蹈、服饰等艺术结合于一体,有着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其中,立德树人、舍生取义、精忠报国、孝敬父母的剧目比比皆是。戏曲中的思想精华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引导  相似文献   

3.
蔡世林 《学理论》2010,(6):174-175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可以陶冶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健康的艺术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能力,学习戏曲音乐能够增进学生了解我国艺术瑰宝,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与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与心智,增强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操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民主》2016,(2)
正她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先后主演《芳草心》、《江姐》、《波希米亚人》等中外著名歌剧二十余部,以精湛的演唱让观众领略高雅艺术的魅力,成为重庆歌剧艺术界获得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项梅花奖的第一人,我国高等艺术院校院长获此殊荣的第一人,全国各省市中最年轻的音协主席。  相似文献   

5.
戴德新 《慈善》2016,(2):14-14
从古到今,国人从没有像今天那么开心,那么幸福,那么自豪和骄傲。因为,我们身处一个伟大民族昌盛的时代,一个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更加融洽,更需要大家的关爱、更需要全社会参与践行慈善义工志愿精神,让慈善义工精神跨越时空,跨洋越海,传递正能量,传递人间真爱。  相似文献   

6.
人生隽语     
《民主》2018,(6)
正欧阳黔森:我想说文化自信一定要深到骨髓,就是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骄傲、自豪,这样才能抵御某些不良的因素。中国人都应该挺起腰杆,站在山峰上向全世界大喝一声:作为中国文化人,我骄傲!张志勇: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交流和竞争中最具吸引力、亲和力和辐射力的典型代表,打好"孔子牌"有利于在国内外更好地研究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历史近千年,只是在近百年——特别是近50年中才同世界其他国家有较多的接触和交流。但从“全球”观点看,其规模、深度仍很小很浅。即以戏曲剧种说,出国交流的很少,就是京剧,比起日本歌舞伎也还远不如。 如今,面对声势浩大的全球化潮流,我们的民族戏曲将何以自处,何从适应,何以发展?我想,我们的任务应是让过去长期闭塞的许多剧种通过各种方式被更多世界观众所见所知,由见知到理解,由理解到喜欢,使这些剧种的艺术成为世界性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曹广涛 《学理论》2009,(6):67-69
在西方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藏戏的论著中,哈顿贝克&#183;罗伯特(Robert Hulton—Baker)的《藏族佛教戏剧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篇。这一研究成果,对国内加强对民族戏剧研究重要性的认识,对改进研究方法和正确对待民族戏剧命名等方面,均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9.
<正>戏曲艺术是中华文明古国之国粹,展现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风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国办戏曲院团承担着传递、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国家的政治责任和社会意识形态教育责任。在文化差异逐渐缩小、同质化趋势严重的今天,地方戏曲的有序发展,对于中华民族语言的挖掘、传承和弘扬,有  相似文献   

10.
来自非洲53个国家的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7月中旬聚会地中海之滨的阿尔及尔,举行本世纪内最后一次首脑会议。会议发表的《阿尔及尔宣言》郑重宣布,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非洲各国领导人决心充分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应付各个领域的一切挑战。在世纪之交举行的这次首脑会议,具有继往开来的特性,非洲各国均高度重视。有42位国家元首和3位政府首脑参加会议,这在非统首脑会议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非洲人最为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他们历经磨难和艰辛,打碎了殖民主义的锁链,赢得了民族独立和自己把握自己命运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技巧,而是渗透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门高雅艺术,高师书法教学也不仅仅是书法技巧上的教学它还包括书法理论的学习,书法审美上的追求,道德人品的体现等等,可见书法它是一门培养综合素质的艺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能够反映;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和情感更是他综合素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其在文化与戏剧艺术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藏族的文化与戏剧艺术拥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对其文化成就与艺术特征进行全方位了解,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本文主要对藏族文化与戏剧艺术进行介绍,希望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雅俗杂谈     
奔溪 《瞭望》1994,(21)
最近文艺界一些人士正在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原因是当前文艺舞台、荧屏歌坛乃至整个文化市场上格调低下、庸俗无聊的东西太多的缘故。文化艺术领域呈现出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是:低俗兴旺,高雅萎缩;低俗富阔,高雅穷困。面对此情此景,忧心忡忡的有识之士,齐声呼唤高雅艺术。  相似文献   

14.
王嫣 《瞭望》1984,(13)
前不久,文化部邀请在京部分音乐、戏曲和歌剧工作者就如何振兴我国歌剧艺术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与会者感慨地说:歌剧艺术已大大落后于其它姐妹艺术,几乎成了被观众遗忘的“艺术角落”。文化部部长朱穆之指出:歌剧不景气的现状必须改变,首先要打破歌剧界的沉闷气氛,歌剧工作者要学习戏曲工作者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重新振兴歌剧艺术,使它在我国戏剧舞台重放光彩。近年来,歌剧的创作演出状况颇不景气。据不完全统计,拥有数百人的中央歌剧舞剧院,最近三年来仅演出歌剧三个剧目共百余场。其中,一九八  相似文献   

15.
歌剧作为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是艺术种类的集大成者。但是,就是这样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高雅艺术,国人对它的了解却普遍较少,也不为非音乐类大学生们所喜爱。通过分析非音乐类大学生远离歌剧的原因,探寻使大学生更好地走进歌剧艺术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歌剧艺术。  相似文献   

16.
矛矛 《党政论坛》2008,(18):12-13
一头浓发,尽管灰白,却总是梳理得奔放而高雅,端庄的面容充满了真实而丰富的表情,一副做工极精致的金色无边框眼镜,智慧而坚定的眼神,略多却不夸张、充满活力的手势,讲究而合体的服饰,有力的步伐,这些都是在描绘一个我们熟悉的人——吴仪。  相似文献   

17.
唐勇力 《民主》2014,(4):28-28
<正>艺术审美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元素,伴随着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延续将是永远的教育活动。艺术审美教育是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当人具有了高雅的艺术审美能力,就会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形式,什么是美的环境,什么是美的精神,这将大大提高人的生活品质和幸  相似文献   

18.
容家宁 《学理论》2009,(29):252-253
高乃依作为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人,重要代表作《熙德》。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思潮两个主要的口号就是:“崇尚理性”和“模仿自然”,是服务于绝对王权,崇尚古希腊罗马,恪守三一律等艺术规范,这样一种文学现象。那么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对高乃依戏剧影响所造就其悲剧特点不外乎两点:一是其悲剧显现出古典主义理性精神;二是其悲剧高雅庄严的风格形成静穆均衡之美。  相似文献   

19.
邵彤 《瞭望》1985,(24)
布鲁塞尔专电 赵紫阳总理在访问英国、联邦德国后,应邀到荷兰访问。荷兰外交部在安排赵总理的三天紧张访问日程时,事实上是把参观菲利浦公司作为“优先的优先”项目。在荷兰人的心目中,菲利浦公司是他们的“电子工业之花”,是他们的民族骄傲。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来访,怎能不安排他去菲利浦参观呢!  相似文献   

20.
陈滨滨 《民主》2014,(2):61-63
<正>齐如山是我国近现代戏曲史上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剧作家和活动家,是20世纪中国民俗学领域的一位文学大家,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大师、京剧巨擘。他出生于1877年,是河北高阳人,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1914年,他与梅兰芳见面,为其创作并导演了一大批富有代表性的京剧剧目,奠定了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