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南京下关的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正门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 2 0英寸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 194 9年 4月 2 2日 ,背景是浩瀚的长江 ,主景是一条坐满了解放军战士的木船 ,战士中间坐着一个小女孩 ,船尾老大爷在掌舵 ,还有一个梳着一条粗大辫子的姑娘在拼命摇桨 ,奋力向江南驶去。这一切 ,即使是过去了整整 50年 ,仍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许多看过这张照片的观众 ,都向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提出这样的问题 :照片上的那两个姑娘今天还健在吗 ?她们在哪里 ,生活得好吗 ?1999年初 ,为纪念伟大的渡江战役胜利 50周年 ,南京…  相似文献   

2.
《世纪风采》2020,(1):F0002-F0002
渡江胜利纪念馆于1984年4月在南京挹江门城楼成立,由邓小平同志题写馆名,2009年4月23日,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在三汊河建成,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16平方米,展览面积4400平方米。渡江胜利纪念馆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纪念广场上矗立着大型"千帆竞渡"群雕。群雕共分为6组,呈红色直线柱体形式,截面为红色五角星。其中最高的一根红色立柱长49.423米,象征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019年出新后的纪念馆,基本陈列以"伟大的胜利——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史料展"为题,以400多幅历史照片、珍贵文物资料、8个历史场景和10多个视频,翔实生动地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以渡江战役为主线贯穿全篇,犹如一幅壮观的历史长卷和史诗般的交响乐章。  相似文献   

3.
苗生 《党史文苑》2000,(2):39-40
走进南京下关的渡江胜利纪念馆的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题为“我送亲人过大江”的20英寸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49年4月22日,背景是浩瀚的长江,主景是一条坐满了解放军战士的木船,战士中间坐着一个小女孩,船尾老大爷在掌舵,还有一个梳着一条粗大辫子的姑娘在拼命摇桨,  相似文献   

4.
轩遄 《新湘评论》2014,(8):64-64
14岁参军入伍,历经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17岁受伤致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失去双脚、双手、左眼,右眼视力仅0.3。  相似文献   

5.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渡江大军在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在西起江西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乘风破浪,分3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瓦解. 发动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渡江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央军委曾有过四次渡江作战的计划,渡江战役就是其中的第四次.  相似文献   

6.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刘伯承作为一个方面军的统帅,率部参与了这场战役。渡江战役胜利已经50周年了,本文通过叙述刘伯承元帅的杰出指挥才能,以纪念渡江战役胜利50周年。一、确立渡江作战的战略力量准备三大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宣告结...  相似文献   

7.
京沪杭战役结束 6月2日,解放军三野一部攻占崇明岛,至此,京沪杭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也全面结束.京沪杭战役是a渡江战役的第三阶段,战役目的是解放武汉、上海地区.  相似文献   

8.
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指示:“在渡江战役期间,照旧行使淮海战役总前委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渡江战役总前委仍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5人组成,邓小平为书记,刘伯承、陈毅为常委。”这就为渡江战役胜利作了组织上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1943年至1948年,我有幸在粟裕身边工作5年,经历和见证了苏中、鲁南、孟良崮、济南、淮海和渡江战役等解放战争史上气吞山河的伟大战役。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60年前,蚌埠市的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之中,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陈宝剑  李之美 《党建》2011,(6):49-50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的伟大起点。在渡江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那么,在百万大军千帆竞发时,是哪条船最先到达长江南岸的呢?  相似文献   

12.
1949年4月20日夜至21日,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伯承、邓小平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渡江战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就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60年前,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时,我爷爷尹之本作为当时的黄桥政府秘书,不仅目睹了解放军从八圩到江阴的渡江过程,而且负责了其中的部分支前工作。爷爷过去经常向我讲起他的经历。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已经90岁高龄的他又给我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渡江战役中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1949年4月21日,也就是渡江战役发起的第二天清晨,我所在的27军侦察营二连,在完成了先遣渡江侦察和策应大军渡江的任务之后,奉命急速开拔,为我军解放上海展开侦察工作。而此时,我们全连同志的心里还在惦记着“掉队”的侦察连二排四班的侦察员于奎德。 提起于奎德“掉队”的事,还得从我们先遣渡江时说起。  相似文献   

14.
正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战役自1949年4月20日20时发起,至6月2日止,历时42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3万余人。渡江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划江而治"的阴谋,宣告了蒋介石集团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谱写了人类正义战争史上的又一恢弘乐章。安徽是渡江战役指挥中心所在地。早在1948年12月17日,淮海战役总前委在安徽萧县蔡洼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渡江作战计划,1949年2月淮海战役总  相似文献   

15.
张家康 《党史博采》2022,(11):39-43
<正>1947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推进解放全中国的革命进程,毛泽东计划华野两个纵队相机渡江至皖南,建立第二临时根据地。这是解放战争中最初的渡江南进的战略设想。次年,这个战略设想又被重新提出。直到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渡江战役才正式地走入解放战争的流程,发起日期因时势变化而变化。最终,毛泽东确定在1949年4月20日,发起伟大的渡江战役。  相似文献   

16.
他15岁从军,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大别山战役、徐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战役,在战场上,他浴血奋战,九死一生,身负八级伤残,荣获战斗奖章17枚。1958年,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放弃当国家干部的机会,回乡做一名地道的农民,隐功埋名53年,从未向国家伸手,  相似文献   

17.
渡江战投(又称京沪杭战役)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的最大的战役之一。它的胜利,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22年统治的覆灭。随着史学界对渡江战役研究的展汗和深入,作为指导这一战役的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战役的实施指挥地肥东瑶岗,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对于《纲要》的诞生地和渡江战役总前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09,(4):56-56
伟大的"渡江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千里江防,直下钟山,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覆灭,预示了新中国的诞生。渡江战役亦称"京沪杭战役",自1949年初淮海战役结束到南京、杭州、上海直至6月2日崇明岛解放都是渡江战役范畴。为纪念这一伟大的战役,弘扬渡江精神,在渡江战役胜利60周年即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长篇回忆录,它叙述了以往众多的回忆录中极少反映的一个方面——后勤工作,勾勒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兵团及其前身苏北兵团后勤工作的基本面貌。十兵团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支劲旅,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上海和解放福建的战役以及福建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屡建战功,其后勤工作是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举行了渡江战役,一举突破长江防线,直捣蒋家王朝,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在渡江作战中,三野特纵炮6团全体官兵同仇敌忾,充分发挥炮火威力,痛击英国军舰,击毁蒋军舰艇,摧毁敌江防工事,支援步兵胜利渡江,获得累累战果。今年是渡江战役7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在战役中作出特殊贡献的炮兵团。作好战前准备工作淮海战役后,三野特纵炮6团集中于徐州西北的东、西田楼一带整训,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