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政府公信力 建设信用政府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强调要提高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公信力,不仅是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一、政府公信力及其体现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它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程度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它也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政府公信力=政府行政能力×公众满意度。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公信力是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2.
《公安研究》2010,(1):92-92
李贵成在《理论导刊》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依据于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政府公信力是各种法律、法规得以行使的保证,是种种社会交往的纽带,是社会稳定的杠杆。它的强弱,对政府而言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3.
公信力是新闻媒体最有价值的内在品质,是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也是媒体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它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是衡量媒体权威性、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的标尺。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在谈到新闻舆论时说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话里面包含了对媒体如何提高公信力的一种期待和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政府创新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公信力是指以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普遍信赖所产生的认同力和信服力.政府的公信力不是靠标语、口号宣传出来的,更不是依赖公权的强制力树立起来的,而是靠政府的科学行政理念及其指导的良好行政行为获得的.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都必不可缺.然而,政府公信力缺失是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2007年联合国举办的第七届"政府创新"全球论坛,其主题就是"建立对政府的信任",由此可见,这个问题已经提上世界大多数国家政府治理的日程.  相似文献   

5.
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诚信政府,要强化宗旨意识、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廉政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政府能够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要正确看待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利益诉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将网络舆情视为工作的检验标尺,改变传统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合理合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政府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一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诸如在三公经费、舆情应对、惩治腐败、监管缺失、行政不作为等方面的表现:在处理重大事件,如“三鹿幼儿奶粉事件”、“动车事件”、“小悦悦事件”及不时发生的房屋强拆事件等上面的表现,屡屡遭到公众的质疑。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还通过对政府监管的行业不信任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近年,由于社会转型期利益调节的缺失或缺位,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趋势.一些地方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行为失当,给政府的公信力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政府公信力反映着政府的政治合法性,是政府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公众衡量政府执政能力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尺度.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已成为必须正视也必须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0日-22日,由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鞍山“马上就办”研究会和鞍山师范学院联合召开的全国“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学术研讨会在鞍山隆重召开。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鞍山“马上就办”研究会的会员代表以及政府部门实际工作者12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鞍山“马上就办”研究会会长毛伟教授主持,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贾凌民研究员、中共鞍山市委副书记贾年吉及鞍山师范学院院长陈晓刚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辞和讲话,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康之教授、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副主编胡仙…  相似文献   

10.
《山西政报》2006,(15):19-21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和公务人员的作风上,切实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根本要求。为建设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公开、清正廉洁行政和人民满意的政府,确保我省“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省人民政府就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1.
推动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推动发展摆在政府工作的第一位,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发展来谋划,围绕发展来开展,围绕发展来落实,立足加快发展,做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要创新发展新理念,一心一意谋发展,千方百计促发展,全民创业齐发展,加快步伐大发展。要把大力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首要任务,继续夯实农业基础,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继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同志们:在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在紧张进行之际,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全省政府系统政务工作会议,目的有两个:一是借此机会,开门征求各州、地、市和省政府各部门、中央驻青单位对省政府党组和省政府办公厅党组的意见和建议,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下一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二是本着边学边改的要求,认  相似文献   

13.
李宗方 《传承》2009,(22):106-107
本文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中探求政府公信力思想。西方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信用是决定其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政府职员既代表公共利益,又代表私人利益,应防止为获取私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中国文化注重信任的培育,现代社会应避免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破坏。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丹 《电子政务》2012,(4):69-73
概述了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及网络时代的发展对政府公信力提出的新挑战;分析了中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一方面公民民主与法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政府自身存在着官本位思想、官员腐败屡禁不止、危机处理能力不足、信息公开渠道不畅等问题;提出了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即切实提高政府领导干部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发布的质量,全方位加强政府网络传播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完成。然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每一进程,必须有全体公务员的共同努力,新疆各级政府都是主要角色与主导力量。于是,要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关键因素是提升政府公信力。一、政府公信力及其内涵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全自治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件,也是实现全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所谓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资源展开行政活动并由此而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我们各级政府公信力涉及到两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在网络背景下频频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并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等工作提出了质疑,这对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守旧的行政传统思维、地方政府腐败现象、公民自身参与意识的增强、地方政府的回应性不及时、不足等原因,导致地方政府公信力在民众心中有所下降。因此,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无疑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且不容怠慢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由内而外、由上至下"进行穿透式改变,从根本上构建服务型政府,同时搭建与  相似文献   

17.
叶昌友  梅景辉 《群众》2013,(9):28-29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党中央对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此重视,不仅因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因为当前我圈社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中探求政府公信力思想.西方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信用是决定其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政府职员既代表公共利益,又代表私人利益,应防止为获取私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中国文化注重信任的培育,现代社会应避免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治事先治政,治政先治官,治官先治心。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是政务环境的核心,是有效组织和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力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执行力的政府,是软弱涣散、难有作为的政府;没有公信力的政府,是失去诚信、人民唾弃的政府;没有良好服务的政府,是不称职、不合格的政府。  相似文献   

20.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执行力标志着政府的履职力和创造力,公信力决定了政府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作为一级政府,提高执行力、增强公信力,必须认真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严格依法行政,始终以规范诚信的政府形象赢得公众信任。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主要表现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规范运用行政权力,认真接受社会监督上。一要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设置行政审批项目,不是人为地制造“门槛”、体现权威,更主要的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