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讨初中学生的宽恕特点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采用Hearland宽恕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69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在宽恕他人维度上,性别和年级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八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年级;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对宽恕他人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的惩罚、严厉因子对宽恕他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亲分量表中的拒绝、否认因子和母亲分量表中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因子对宽恕自己有负向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初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宽恕他人;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促进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消极的父母教养方式能够阻碍初中生宽恕他人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现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采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一24)》对河南省35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交流恐惧程度总体上高于普通人群,且在家庭教养方式、年级、城乡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克服大学生的交流恐惧需要从关注早期家庭教育、优化校园心理氛围、提高学生交往技能等方面对不同学生的交流恐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关注和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城乡初中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修订版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儿童社交焦虑问卷对城市和农村初中87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城市初中生,女初中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边缘显著高于男初中生;2城市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父亲,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3城市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过分干涉与保护和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农村母亲,母亲对男孩的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程度显著高于女孩;4在控制初中生性别的影响后,只有父亲的过度保护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结论:父亲的过度保护对城市和农村初中生的社交焦虑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山东省7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2)父亲、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母亲拒绝否认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3)大学生心理资本显著预测大学生学业成就水平;(4)大学生心理资本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通过对湖北省222名贫困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复原力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总体与父母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及父亲的过度保护呈显著正相关;与父亲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及母亲的惩罚严厉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与理解能够有效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267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文佛罗斯特完美主义问卷及自我妨碍量表,探讨了父亲教养方式、完美主义与自我妨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父亲教养方式五个维度(不包括偏爱被试)中除惩罚严厉外,其他各维度均与自我妨碍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与自我妨碍存在显著负相关,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自我妨碍存在显著正相关。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担心错误、父母期望、行动的疑虑)与自我妨碍呈极其显著正相关。(2)复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教养方式通过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影响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现状,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采用《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对河南省350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交流恐惧程度总体上高于普通人群,且在家庭教养方式、年级、城乡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克服大学生的交流恐惧需要从关注早期家庭教育、优化校园心理氛围、提高学生交往技能等方面对不同学生的交流恐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关注和教育。  相似文献   

8.
杨玢  王晓波  孙萱  孙晓璐 《山西青年》2022,(17):168-171
本研究对某民办高校1016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展开调查,此次调查显示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总体上高于全国部分地区大学生常模水平,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水平和全国常模水平;不同性别的躯体化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和精神病性有显著差异,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城镇生源大学生与农村生源大学生各因子均分无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各因子均分无显著差异;四个年级各因子有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各因子有显著差异。通过调查提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形成具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产生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赖心理。这是大学生心理断乳期的最大障碍。对刚离开高中校门,又要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大学生来说,学习与生活由“他管”突然变为“自管”,过渡太快,以至于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高校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的生活能力,那些在生活中依赖行为十分严重的学生,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感。其行为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事务很不适应,常丢三落四;与他人交往困难,很敏感,人际关系紧张,感到孤单、无助,情绪紧张、压抑、焦虑;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不会采取相应的办法予以解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生活,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封闭心理。目前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的是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产生的各种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的心理适应也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家庭背景、父母婚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婚姻矛盾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适应的家庭因素。在分析和研究诸多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提出建议和对策,从创建学生原生家庭档案、促进家庭和学校双向合力教育、帮助大学生创建自我抗逆系统着手,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系统的优化和完善,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建基础屏障。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运用PISA2012中国上海数据,探讨了家长数学态度对学生数学成就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父母的数学态度对孩子数学成就有着直接而显著的正向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焦虑在父母的数学态度和孩子数学成就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学生的数学焦虑在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成就之间起中介作用。由此得出结论,父母的数学态度对孩子数学成就不仅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也会通过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焦虑来间接作用于学生的数学成就。  相似文献   

12.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也是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和行为规范习得的基础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持续上升,探讨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发挥家庭教育功能、预防青少年犯罪和改造犯罪青少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40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父母教养方式与创造思维的关系,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父母温暖理解和干涉保护、创造思维显著正相关;(2)在控制了学生的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的影响后,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起补偿作用;(4)父母温暖理解在家庭SES与创造思维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表明家庭SES与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而父母温暖理解在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滞后的"补偿作用,但"同步的"压力缓冲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父母教养类型与创造力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3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我国教养实践中存在三种父母教养类型:管教型、支持型和忽视型,支持型所占的比重最大,管教型次之,忽视型最小;(2)在父母教养类型对创造力的影响中,支持型教养类型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管教型教养类型居中,而忽视型教养类型最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研究者着重探讨了父母教养类型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其对父母教养子女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的扩招,当代大学生的层次和类别日益多样化,其中的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关的保障体系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关系到整个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生特殊群体是指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讲,在家庭背景(如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作用机制,选取1240名大学生深入考察职业使命感在二者之间的潜在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职业使命感在家庭教养方式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中介作用,并且性别调节了"家庭教养方式→职业使命感→职业决策困难"这一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表明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促进职业使命感的导向作用,降低职业决策困难;在男生中职业使命感减轻职业决策困难的作用更强烈。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现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本研究随机抽取长江三角某高职院校大学生210名,使用《生命意义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3.2%的学生生命意义感低,23.8%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生命意义感,生活目标模糊;生命意义感自主感因子在不同专业、不同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F=4.293,P<0.05;F=6.58,P<0.05);生命意义感未来期许因子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4.124,P<0.05;F=2.885,P<0.05),得出结论,即高职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并针对上述结论提出生命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静文 《山西青年》2022,(4):186-189
情绪管理能力是个体身心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师女生情绪管理能力中的理智调控情绪、控制消极发泄、寻求外界支持、积极补救等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并基于此探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的全域育人体系,为幼师女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团体辅导的形式对20名辅导员进行干预,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后测的实验设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为评估工具。结合团体辅导评价问卷和访谈问卷对团体效果进行评估。探讨团体辅导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心理危机事件能力的影响。通过团体辅导,实验组在症状自评量表多个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以及知觉压力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则在症状自评量表的各项因子和知觉压力方面没有显著变化,可以认为团体辅导能改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降低知觉压力水平,提高应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168名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以内地大学生作为对照,采用社交焦虑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考察了在内地大学就读的港澳台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并探讨了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港澳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内地大学生,且港澳台女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港澳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均对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