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导师制有助于真正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有助于优化教风学风、提高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推进人文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导高职学生走向出彩人生。要使双导师制取得真正成效,需要建立科学的双导师资格审查和聘任退出机制;建立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双导师考核机制;建立学业导师和班级导师的工作互动机制;结合学校发展做好双导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等。  相似文献   

2.
张靖雯 《山西青年》2022,(21):120-122
现代汽车产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新能源汽车技术对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本文提出了书证融通型分类人才培养定位,并依此创新“二路径、四阶段、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军工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做到“1+X”证书制度与人才培养融合发展,创新高素质复合型与高技能工匠型技术技能人才“双路径”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专业群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磊 《学习月刊》2011,(24):96-97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研究生培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培养目标由以前的单一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转为科学研究型与工程应用型并重的模式.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的逐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的试点推行。  相似文献   

4.
陈花兰 《山西青年》2022,(17):65-67
高职院校主旨是培养技术技能高级应用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其发展必然趋势,也是责任担当。“国际化”为十大核心改革发展任务之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有了方向。[1]如何培养国际化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探讨的重要难题。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国际化人才培养必然要求高职院校改革教学模式,才能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2]本文以此为依托,在对国内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高职院校会计中外合作学生现状分析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为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提供建议,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必须在遵循校企共育、成果共享、德育渗透、统一安排、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等原则的基础上,在以下四方面下工夫:一要结合实际,确立德育工作目标;二要利用专业实践基地建立长期、稳定的德育基地;三要采用叠加教学方法加强德育教学工作;四要通过双导师制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五要本着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双考核、双答辩。  相似文献   

6.
李卿语 《山西青年》2023,(9):145-147
高职“1+1+1”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及应用,不仅满足了新时代高职院校艺术类人才高质量培育需求,还为辅导员多元化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新机遇。本文概述了高职“1+1+1”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剖析了辅导员在模式培养模式应用过程中的多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新理念、新技术、新人才三个层面,提出几点有利于提升其应用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文章提出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校企双元”提出后,国内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探究校企结合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教育。得益于瑞士学徒制,国内高职院校找到了通过老人带新人的方式培养人才,并从其中构建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学徒制制度。因此,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应用学徒制,成为当前高职院校研究重点。本文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进行深入探索,首先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论述,随后列举了当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现状,最后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彭胜喜  刘足 《山西青年》2023,(4):139-141
“1+X”证书制度的推出,揭开了我国职业教育新改革的序幕,是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以高职院校电子信息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分析该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基于“1+X”证书制度下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具综合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生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是创新人才的中坚力量。在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诸多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根本性因素。构建以跨学科和资源共享为特征,包括校内跨学科双导师、校际双导师和校企双导师的“多边双导师制”,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全方位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体制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其主要内涵是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技能,突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导性和实践性。而在教学课程设置中如何突出学生学业评价的合理化、评价的可操作性,这已成为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章旨在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提出如何建立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构建“党建导师制”,高校应该整合院系——校党委两级资源、建立导师指导的“N≥1”模式,学生党员与党建导师的双向交流互动模式以及以“党建导师制”为核心的联动工作机制,整体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专创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形成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专创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专创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整体设计思路,探讨了高职院校"学研创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7):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5.
在区位劣势和学科劣势的双重不利因素作用下,地方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发展遭遇了诸多困难,而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是改变目前困难现状的唯一出路。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的实施,将有效改善地方理工科院校法学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上的偏差,并将最终改善决定专业生死存亡的就业状况。为保证以就业为导向的导师制有效实施,应从导师的遴选、配给时间、导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导师的职责与指导方式以及导师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制度规范。  相似文献   

16.
樊国华 《理论导报》2013,(11):55-57
本文在对“零距离”上岗培养模式内涵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零距离”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李海清 《山西青年》2022,(16):172-174
随着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高素质、全面性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高职院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承担着为各个行业输送人才的重任,而这也对其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已经不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本文就从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出发,对其创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论述分析。  相似文献   

18.
如何科学、高效率地培养学生党员,使其尽快成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问题。文章对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毕业生党员成长成才轨迹进行了研究分析,探索总结了高职党员毕业生成才规律,对高职院校如何科学培养人才提出了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发生了变化,同时,也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许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轻视实践教育的问题,而企业中则存在着“重业务、轻思想,重生产、轻教育,重效益、轻管理”的问题。改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云姝 《世纪桥》2009,(18):76-77
在高等院校队伍里的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困扰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指标因素,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也显得尤其突出。“双师型”师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张扬高职特色、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相关制度,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高职院校要以人为本,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计划,改善师资结构,而高职教师本身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参加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