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苗卉 《山西青年》2023,(20):102-104
SPOC教学模式引入经管类《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基于“超星学习通+SPOC”教学模式在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实施对策、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针对“超星学习通+SPOC”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超星学习通+SPOC”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启发性互动式教学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在当前《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下,构建“启发性互动式”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启发性互动式教学法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是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符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特点的要求,能够促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效性的提高。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研究性教学模式需要三方面条件,即确立研究性思维、搭建多维教学平台、健全教学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目标,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田爱香 《山西青年》2022,(22):94-96
本文以“对分课堂”理念为依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大学语文通识公选课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对分课堂”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的明显转变,从师生两方面提炼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玲  朱景林 《理论导报》2012,(12):52-53
“团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书育人为共同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任务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组成团队的教学模式。它在某种程度上大大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教学效率,形成了育人合力。笔者以形势与政策课为切入点,提出该门课程应用“团队教学模式”的依据,并根据景德镇陶瓷学院现有的教学现状。分析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力求构建出有效的团队教学模式框架。  相似文献   

6.
叶绪江 《唯实》2004,(3):64-66
研究性教学是以研究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研究型的“教”和学员研究型的“学”,培养学员研究、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党校主体班次办学的客观需要,也对党校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倪丹艳 《山西青年》2022,(16):76-78
随着我国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互联网+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微课、云课堂、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方式实现了跨学科跨地域的教学资源共享,让高职教育迎来新的挑战。本文以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及混合教学模式现状,提出了从优化教学环境和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实施等策略,来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纯  王涛 《世纪桥》2023,(9):67-69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融入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改进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新途径。基于此,对“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前的现状与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构建基于易班平台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一体两翼三方位”的实践教学模式,旨在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受到“智慧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迅速发展,但现有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还停留在表面形式,本文结合智慧教育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发展现状,提出了深入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路径和方法,希望通过教学环节的优化设计,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创造高效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关于研究式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式教学是为了贯彻落实党校教学新布局,在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在教学结构上,研究式教学把教师研究式地“教”与学员研究式地“学”结合起来,注重多边互动。研究式教学始于社会实践又回到社会实践,以社会为课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教学实践中把“法律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技能课来教的做法,文章阐明了将“法律基础”课定位为思想政治课的理由;提出了为体现“法律基础”课思想教育功能应采取的教学模式和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曹寅 《山西青年》2024,(6):32-34
本文围绕哲学与人生课程,研究“做学合一”理念下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施。该教学模式落实思想政治课“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在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的校园文化背景中,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和丰富的校园活动,围绕学生未来发展和专业学习两条主线设置议题链,提高教学实效,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涛  臧凯 《山西青年》2022,(15):30-32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与教育改革的推进,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与课堂教学方面都迎来了质的飞跃。“线上线下混合式”这种应运而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运用网络设备将线上教学与传统课堂相结合,一方面,应当注重网络设施的基础性建设,为教学过程的开展提供完备的物质与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线上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因此应当加强教学管理的整合,注重评价反馈与调整,促进“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实行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早就失去了吸引力。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精神指导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必须进行一些有益的教学模式创新探索:英语教学模式要灵活多样;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营造最佳的语言环境;创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周磊 《山西青年》2024,(3):90-92
本文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际出发,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结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理论基础,针对课程特点构建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并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通过信息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实践表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在工科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目标,希望通过研究,探索出一种能够将比赛的奋进、激发学生内在潜力的形式与日常教学完美融合的语文教学模式,最终达到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减少语文课堂无效教学活动的目的。团队参考了知网、万方、维普所提供的诸多涉及“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的论文和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学科已有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理念下的教学模式,结合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一套与语文日常教学密切结合的“赛中学、赛中教”的独特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是大多高校的主要教学手段,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渗透率不高,这种教学模式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为主体的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致力于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利用MOOC和在线教育平台开展了最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引发了一场教育教学模式变革。MOOC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学校“管”的方式,推动了新一轮学习革命。MOOC的广泛普及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各地区、各高校的教育差距,促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享和教育公平。本文就MOOC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赵晓松 《山西青年》2022,(21):48-50
网络安全事件的频发,使得大家对网络安全的技术与发展越来越重视。公安院校是网络安全人才的培养基地,做好人才输送工作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首先,是从分析目前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指出传统教学亟待改善的问题。其次,提出“将技能竞赛融入公安院校网络安全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观点,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加以详细阐述分析;最后,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总结,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指出了该教学模式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人工智能技术自诞生之日就一直被各行各业寄予厚望,且被称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在教育领域,与人工智能的合作也一直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向前推进,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智能变革。尤其是课程形式更加开放和包容的高校课堂,也已经开始了人工智能模式下混合教学的实践,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本文就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主要切入点,探究在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之下高校混合教学模式如何构建与施行,以及在混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学生不同的反馈,从而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