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一代智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智慧课堂已成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向。基于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相关政策背景,以当前教育信息化助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从智慧课堂构建的基础理论阐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设计、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相关课程中智慧课堂的具体实践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高职会计专业智慧课堂探索建设、智慧教育的应用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作为应用广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促进智慧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党的建设工作,要依据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发挥自身优势,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构建"党务信息数据系统、主流价值传播系统、党员组织活动系统、党员干部网络教育系统、党群服务管理系统"等"五位一体"的高校"智慧党建"体系,并通过抓好"一平台+两培育+三工作"予以保障,最终实现党建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党的建设多维度全覆盖、党建情势实时预测、党建措施智慧生成等目标,稳步提高新时代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体系的构建对于党建工作信息化和科技化水平的提升及高校党建工作队伍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高校党建工作人员工作经验不足及智慧党建平台建设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高校智慧党建工作的开展面临阻碍。因此,高校要加强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建设,提升党建工作人员运用智能化、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完善高校智慧党建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辉 《世纪桥》2023,(4):51-53
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智慧思政建设,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举措。本文以“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智慧思政实践探索”课题为依托,基于调研,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智慧思政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环境搭建、教学设计、课堂打造三个方面进行智慧思政探索研究,以提供一种思路,助力高职院校智慧思政大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常州科教城园区的现状出发,以"智慧城市"为模型,构建了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智慧应用层4个层级体系构成的常州科教城智慧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该框架充分探索了如何在新形势下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应用到智慧园区的建设中,为智慧园区建设、实施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智慧银行:优质的客户体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是银行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其竞争力的体现,智慧银行的出现顺应技术发展潮流,满足客户需求,可以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包括银行网点、手机银行APP、微信服务等"一站式、自助化、智能化"的全新服务体验。目前,许多银行的业务办理模式都由"柜员操作为主"  相似文献   

7.
翻转课堂颠覆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茶叶加工技术》课程是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与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探索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要求的课堂教学新方法和新模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高校校园发展越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我国也相继推出一系列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旨在建设以现代互联网为基础,以智慧协同理念为发展指导的教育管理新方式。基于此,本文对智慧协同理念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含义进行概述,在调查和分析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基础上,对智慧协同理念下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实现学生工作管理的管理整合与有效协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对"智慧德育"的理解,并对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根据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政工作的不足和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智慧德育"模式中互联网思维指导高校思政工作的转型与发展的建议,为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思政转型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情感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情感体验的时代价值,探索了情感体验教学法的实现路径:以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以学生体验培育情感、以教师激情引发情感、以社会榜样强化情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的到来,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技术,数字化建设成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以及高校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的新趋向。高校纪检监察数字化建设包含信息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治理等基本要素。从建设进程看,数字化建设的系统建设、数据共享以及实时监督渠道已日趋完善,但仍面对数字化的初步探索与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技术、管理和队伍等多方面的挑战。要充分发挥高校纪检监察数字化建设的优势,需要从制度、技术、文化和队伍多个维度加以提升,推动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进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思维中注重用户体验、互动性强、强调简单专注的特征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党员导师制"教育模式用互联网思维大胆创新高校党员教育方式,使党建工作与互联网时代紧紧契合,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5G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和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适应当代青年的新变化、新特点,借助5G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5G时代高校思政课智慧课堂的建设应更新教学理念,回归课堂,并在坚持"八个相统一"基本原则的同时,坚持内容为王、形式多样、话语转换、移动为主、个性化定制、形成育人"同心圆"的智慧课堂建设的具体原则,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亲和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情感体验教学法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文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情感体验的时代价值,探索了情感体验教学法的实现路径:以教学情境激发情感、以学生体验培育情感、以教师激情引发情感、以社会榜样强化情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李红艳 《世纪桥》2024,(4):54-56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建网络信息化逐渐成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为智慧党建提供广阔的平台,确保教师思想政治建设顺利开展。因此,智慧党建视域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相关人士探究的重要课题。在智慧党建视域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利用智慧化提高建设效能,利用智慧平台、智慧交互等方式,构筑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便于更好发挥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认识高校流动党员现状,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日益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课题.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快速发展,为探索高校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更容易让课堂变得更加民主、自由,更有利于师生共建理想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发展的机会。为了让参与式教学过程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审视当前参与式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政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确立起行之有效的参与式教学过程下思政课堂教学的改进思路,确保高校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张帅奇 《山西青年》2022,(18):100-10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并改变着教育内容及方式,针对信息技术学科课程,对其实行整合,有助于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员创新精神及能力。伴随当今科技迭代发展,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公安智能训练模式,已成为服务智慧公安、政工建设的有力举措,促进公安专业教育教学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培养优秀警务人才的必经之路,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探究,旨在能为业内人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李菁瀚 《世纪桥》2023,(2):27-30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进入到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如高等教育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之迎来了发展契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数据信息时代下快速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也阻碍了教育工作的步伐。通过对数据信息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人居环境、资源能源和城市运行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显。传统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方式很难科学有效地解决城市发展难题。以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先进信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智慧城市具有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和智慧环保等基本功能。对维也纳、纽约和新加坡等国外智慧城市进行分析后,我们得出国外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规划长期性与可操作性平衡,立足城市本身,发展各有侧重,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全民参与共同协作等特点。我们认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应注重顶层设计,建立综合协调的体制机制,科学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信息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