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历经百年,为文化传播与传承开创有效路径。地方高校扎根本土,深挖丰厚的音乐文化资源,将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新融合,将"美育"思想切入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因地因材施教,是新时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求,同时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自觉、自信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熊艳  成燕 《求实》2013,(Z1):257-261
<正>高校与文化有着天然联系,地方高校应承担起传承创新革命传统文化的使命。本文首先对革命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进行解析;继而从推进地方文化传承创新、传播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引领革命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改造革命传统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发展、体现革命传统文化和谐特征,处理革命传统文化传创中的三个关系等角度阐述地方高校在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指出革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发挥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它既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缩并承载人类精神世界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信息的作用。音乐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中所起的作用却没有充分的显现出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必须发挥音乐教育的重大作用.它既是传承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途径.音乐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缩并承载人类精神世界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信息的作用.音乐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音乐教育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中所起的作用却没有充分的显现出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有效提升青年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操,同时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音乐教育在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高校应充分重视音乐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和活动平台设计,推动音乐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6.
客家本土文化拥有丰厚的思政教育资源,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嘉应学院为例,探索和挖掘客家苏区红色文化和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探索符合地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当代大学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地方高校履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应主动适应地方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加快培养基层文化建设急需人才;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加强"大文化"学科建设,努力提升自身文化传承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对创新观念的更新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等的出台,给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理念下对培养高校学生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吕云路 《世纪桥》2007,(1):107-107,113
音乐素养的提高关乎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音乐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全面加强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学术精湛、整体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和关键作用,是当前高等教育音乐院系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人才的培养、数字化多媒体的使用、师资的管理等方面作了分析及阐述,对高校音乐类的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与科学应用为音乐教育实践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模式,探索音乐与新媒体的交叉融合教学改革之路是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的关键举措。文章以分析新媒体在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价值作为切入点,详细阐述新媒体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此培养高素质的音乐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对创新观念的更新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等的出台,给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理念下对培养高校学生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罗既白 《世纪桥》2024,(2):13-15
桂林抗战文化高举爱国主义旗帜,是地方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素材。文章在论述桂林抗战文化蕴含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基础上,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平台建设、校园文化品牌打造等方面,探索桂林抗战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现路径,旨在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实现桂林抗战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3.
张芸芸 《世纪桥》2008,(12):137-138
高校音乐教育必须在有别于中小学校现行的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倡教育意识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首先要解决音乐教师对创新观念的更新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标准等的出台,给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理念下对培养高校学生音乐教育的创新能力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1)
任何民族想要持续获得发展,就必须进行文化传承,而在文化传承活动中,德育工作始终发挥着核心的影响效应。因此,预先探讨文化传承与高校德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方式,显得尤为关键。如今我国高校已经开始不断加大对德育、传统和现代文化推广工作的融合力度,并设置更加健全的课程,力求使学生世界、人生、价值等理念获得全面改善,如此,才能真正使每个大学生自信自强的同时,彰显出一定的君子修养,为中国梦实现而奋斗终身。笔者理清高校德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前提下,结合实际探讨日后两者融合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引起有关教学人员重视。  相似文献   

15.
刘薇 《世纪桥》2023,(3):1-3
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贵州是中国共产党迈向成熟的历史转折之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发展壮大之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群众在贵州进行了革命战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得以代代相传。近年来,随着贵州本土大数据的发展,红色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对象、传承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为红色文化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对此,结合贵州实际,分析贵州红色文化传承所面临的机遇、时代意义和对策,期望有助于推动贵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庆华 《奋斗》2012,(1):11-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掀起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文化建设事关高校发展的全局,是高校的灵魂和旗帜,反映高校的战略眼光和思想特质。高校要着眼文化建设与高校发展的关系.切实增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文化战略建言献策,发挥好文化的“智库”作用: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学科优势,以文化建设引领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大力夯实高校文化软实力,在我省文化改革发展重点实施的文化素质提升、文化精品打造、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人才建设、文化发展保障等工程中,发挥高校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辐射、传承、成果创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美育手段,它同时具备价值观渗透等德育功能,能"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大学生心灵。文章以上海部分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和实践为例,对大学生音乐审美价值观现状展开调查,查找问题并研究其原因,提出新时代音乐育人的优化路径,为我国大学音乐德育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既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对高校文化建设而言,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有利于培育高校文化精神、彰显高校文化特色、强化高校文化功能。高校应通过加强民族艺术课程体系建设、深化民族艺术研究、创新民族艺术载体,推动民族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客观上存在着吸引价值、载体价值、感化价值、思想折射价值和审美价值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要实现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要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充分发挥音乐教育者育人作用,着力提高音乐教育者的育人意识、优化音乐教育内容、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借力音乐教育,充分利用音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具体表现形态;三是音乐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合力育人,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合力、素质教育中的合力、思想政治教育者和音乐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合力。  相似文献   

20.
红色旅游资源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也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以黄冈市为例,就如何构建红色旅游资源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路径,实现二者的无缝对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