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诚信教育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互相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既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中国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剖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寻求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无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互相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既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诚信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的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影响着中国和谐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中国未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剖析了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寻求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无疑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给企业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供良好的道德基础和文化支撑,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廉洁和谐的氛围,宝钢进行了以诚信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廉洁文化建设,要求企业员工特别是领导人员必须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观念,遵纪守法,保持廉洁,远离腐败。  相似文献   

4.
陈怡西 《法制与社会》2011,(24):184-185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查找诚信缺失的内因和外因,加强大学生诚信意识显得日益重要。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背景下,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一手抓道德教育,诚信立人;一手抓制度管理,健全机制,务求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诚信是道德建设的根本,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作为司法者之一的检察官当然地需要诚信。2000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亚洲预防犯罪基金会(ACPF)第八届国际大会上,来自69个国家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石立青 《法制与社会》2011,(15):207-207
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校园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我们应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主要措施有解决校内以贫困生为代表的弱势群体的资助问题、解决校园安全问题以及努力构建校园文化体系和培养学生诚信意识,铸就学生诚信品质等。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建设的伦理责任是一种反馈型伦理。即校园人的行为必须为其行为后果承担起校园内真正的和谐发展的义务。增强学校的伦理责任意识应是和谐校园建设的迫切任务,把责任要求与道德智慧内化为和谐校园建设的制度,使之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与行动程序,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内在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祖国未来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凸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诚信危机的表现,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熊沁 《中国检察官》2012,(19):47-49
无论从经济发展的微观角度,还是从社会管理的整体层面看,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增长、社会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戴恩湘 《法制与经济》2009,(24):115-116
高校的有序运行,离不开伦理道德的价值功能。构建和谐高校,必须增强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和谐校园理念;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营造健康活泼和谐的道德校园。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为使我们对构建和谐校园目标下的大学生心理和谐的认识更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性,需要以构建和谐校园的理念来认识大学生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12.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校园里最重要的教育活动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是一个道德理念,也属于一个法律范畴。充分认识诚信的道德规范作用和法律价值体现,是评估重构诚信社会价值的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  相似文献   

14.
以德治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从事行政活动,处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诚实守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要求诚实做人、守信做事,以实取信、以信立业。以德治政、诚实守信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贯彻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和诚实守信教育重要指示,要结合司法行政职能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塑造严守纪律、恪守道德、取信于民的行政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以德治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精神从事行政活动,处理国家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诚实守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要求诚实做人、守信做事,以实取信、以信立业。以德治政、诚实守信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司法行政机关要贯彻江总书记的以德治国思想和诚实守信教育重要指示,要结合司法行政职能的性质和工作特点,塑造严守纪律、恪守道德、取信于民的行政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两千多年前, 诚信已被儒家视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在西方,早在罗马法中,诚实信用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就己被引入到法律领域。今天,无论是作为道德领域的规范还是作为一个法律原则, 诚信都要求人们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时,必须做到诚实和守信。  相似文献   

17.
劉俊海 《中国法律》2012,(3):19-22,74,78
一、依法加强我国商业诚信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法治意义、社会意义、国际意义与文化意义 其一,加强诚信建设是现代企业的竞争法宝。诚信建设直接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诚实守信是聪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方略和经营之道。看似反义词的「诚信有价」与「诚信无价」实际上是同义词,都蕴涵着诚信的巨大价值与失...  相似文献   

18.
一、依法行政必须树立诚信执法观念 诚信就是真诚守信,也称信用,是一种社会道德。二千年以前,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失去人民的信任,国家就会无法生存下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枷锁解除了,但道德思想却成了真空,社会信用度下降。据统计,我国一年假产品造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力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诚信”简而言之为诚恳信用,其“诚”的内涵为真心实意;“信”的内涵为“守信、威信和信任”。“诚信”可诠释为“诚恳地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信任”。诚、信是一种内在的道德要求,这两者之间是互相联系的、相通的、有着本质内容上的一致性。我国古代的道德观讲的就是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