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传统美学对我国现代艺术有重大的影响,它们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现代的设计思想。当然,我们也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且从中收益非浅。因此,在这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和竞争当中,凡是我们民族确有的长处,决不会丧失,只会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借鉴中国古典美学的精华 ,感悟音乐之美、表现音乐之美和创造音乐之美 ,对于提高音乐工作者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察中国现代美学研究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美学研究存在三大误区:一是盲目崇拜西方,漠视民族传统;二是理论脱离实际,教条主义严重;三是研究范围狭窄。中国美学要实现理论创新,研究工作必须跳出误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并善于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4.
范忠信教授在厦门大学所作的《中国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潜规则》的讲演,考察了中国司法传统的七大面相,并系统、全面、深刻、大胆地反思中国古代司法传统与当代中国司法现状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分析向我们呈现出中国司法的“七大面相”其实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迷津”。要走出“范忠信迷津”,必须摆脱以西范中、以中附西、以西化中这样长时期宰制中国学人的思维框架,认真考察中国社会秩序构成的基本原理,应将“三统说”即道统、学统和政统放到中国社会秩序原理的基础上来思考并推进之。  相似文献   

5.
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线,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其界定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理想标准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其发展变化中,分析其背后所蕴涵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来说则具有决定的意义.应当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文献研究一般思维发展的逻辑顺序,从文献研究的基础依据、基本原则、价值取向、成果表述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献研究的方法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原创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民族性与现代性合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性要求伸张中国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特质,现代性要求找出中国传统文论、美学与西方理论的契合点。二者合一,一方面在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与西方理论双峰并峙,另一方面与西方理论进行对话交流,形成互补。如今,在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传播日益走向强势的形势下,是该思考“原创性”建设的出路问题了。  相似文献   

8.
"审美观照"是一个颇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的审美范畴,在学术界被广泛运用。审美观照不是一般的观看、观察,而是审美主体进入特定的审美情境之后,以充满独特情韵的眼光来看对象物时的赏鉴与悟彻。中国古典美学中审美观照的主要方式是"仰观俯察"、"远观近察"的"流观"。这种审美观照方式与传统哲学中的道家、佛学和理学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而中国文学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意境,正是与其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生存论美学替代本质论美学,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阶段的历史必然.要完成这样的转换,思维方式必须从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转向主体与其生存环境和睦相处的"交互主体"的现代哲学思维其间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反思和发掘中国古代美学传统中的相关资源,如禅宗美学中的生存论资源.批判并转换传统美学资源用以建构中国特色的生存论美学.是跳出当代美学在模仿西方中试图超越西方理论怪圈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探讨马克思史前社会理论与中国古典美学缘起之内在关系。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规范性特征,反映出儒家美学思想不自觉地吻合了人类生存的天性,后来予以有意识地提炼和发展,则在客观上强化了这种天性,培植了中国人的民族文化性格;善的本体的原初确立盖出于财产,人类社会只有经过“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两大阶段之后,美才可以永远摆脱财富及其派生的种种观念的羁绊;中国古典美学相济互补的儒道美学体系,植根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植根于东方社会农村公社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11.
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平面艺术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艺术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创作完美结合,创造出有深刻中国文化内涵的平面设计作品,是一个值得艺术设计者思考并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审美文化与民族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特定的审美文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内涵包括群体的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艺术性的物化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等方面。本文从反传统美学的角度论证了传统美学的重大缺失和根本弊端,并论证了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新的领域”、“重写美学史”、“新的思维与新的方法”及“创建新的学科”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性意义。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从学术的角度对青年进行研究是近年才开始的,其重要契机除注重青年培养教育之外,就是引进了较为成熟的国外青年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以求得参照和启悟.中国青年研究向比较研究提出要求,首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学科发展的需要.进行中外青年比较研究的关键步骤在于分类和并置,分类是为了并置,并置是使中西方两个相近的分类建立起比较的联系,即确定双方在时空、特征等方面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悲剧冲突是现实关系的矛盾对立,而悲剧美学则是呈现这一事实及其美学价值的艺术程序。围绕伦理、种族、荣誉、情欲乃至革命等论题,悲剧美学从古典的直观形式延异至近代的理性主义传统。悲剧及其审美的真理性并非是寓于当下之判断,而是随着精神发展历程逐渐呈现的,换而言之,悲剧美学是一个历史现象,真正考察现实的戏剧方案需要较大的思想深度和自觉的历史内容,亦即实现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契合。黑格尔对悲剧美学的历史主义重释为悲剧的形式补足了历史的内容,为纯粹的审美判断找到了具体的主体,以形式与内容、直观与理性的辩证关系启发了马克思更为彻底的作为历史科学重要环节的美学探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P300的变化.方法:对30例HLD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前后行P300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LD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PL)延长(P<0.01),波幅(Amp)降低(P<0.01);治疗后P300 PL明显缩短(P<0.05),但Amp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对HL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以社会“普遍和谐”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为人类描绘了一幅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和谐观的相通之处,可以为构建当代中国的新型发展模式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治理念在物质条件、社会秩序结构、法律文化本位、法的人性基础以及对法本身的认识等方面存在着悖反与冲突,而在刑罚的谦抑性、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人权保障等方面又有相契合之处,但冲突与悖反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应当在现代法治理念指引下,积极探索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现代化路径,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中国现实制度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历史各个方面影响极深。继承和发扬传统孝道,要继承传统孝道中的爱亲、谏亲、尊老、光亲等优秀的一面,同时要抛弃其封建性的一面,如:移孝于忠,忠孝合一,重孝轻慈,父子相隐,厚葬久丧等思想。在现代我们要建设新孝道,要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人格平等,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更应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中国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道德内涵,其精华代代相传。具有激发人正的因素,抑制人负的因素,向善向上的感染力。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重视它,珍惜它、善用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