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犯罪的文化冲突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本质上是文化的一个侧面.随着犯罪之文化冲突论的兴起,以文化冲突理论为研究视角和分析路径,解读农民工犯罪在中国转型社会之文化层面的深层本质至为重要.由于文化冲突理论强调犯罪是主文化和犯罪亚文化之间冲突和对立的产物;故该理论重视在中国场景下对农民工群体及其犯罪亚文化的分析与解读.将农民工群体视为现代游民的主要来源,将农民工犯罪亚文化的实质归结为游民所天然流淌的游民意识,将农民工犯罪发生的深层社会文化原因解读为游民意识与主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市刑事犯罪状况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影响广州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犯罪问题的产生,主要源于社会、经济、心理、文化冲突等因素。该群体犯罪问题必须通过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文化冲突和农民工生存困境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原因。通过分析道德、刑法和公共政策在控制农民工犯罪问题上的利弊,认为科学的公共政策是消减现阶段农民工犯罪社会原因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化冲突理论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冲突”理论是犯罪学领域中的一种理论,它将文化冲突问题运用于研究犯罪成因。文化冲突存在于两个层面,即外表冲突与内心冲突,基本冲突与从属冲突。将文化冲突理论运用于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能够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冲突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进而还能够在如何治理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上得到有益的启发。影视剧分级制度能够从源头上解决一部分的文化冲突,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其文化背景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较大的变化,导致出现文化冲突乃至心理冲突。文化冲突引发价值冲突,价值冲突导致行为失范,成为诱发农民工犯罪的原因之一。因此,应积极主动采取有效的对策以加速文化融合,避免社会冲突的发生,预防和减少农民工犯罪,保障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犯罪是社会人口在大规模迁移流动过程中衍生的负面效应。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转变,伴随着人口的高速流动,我国同时也在经历着流动人口犯罪的高发期。美国犯罪学家塞林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冲突论,从社会文化冲突的视角为犯罪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意义的解读,这一理论对今天我国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的研究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社会转型进程中,农民工犯罪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犯罪人员流动性强,侵财型案件所占比重大,共同犯罪明显,暴力化倾向严重,犯罪手段日趋复杂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而另一方面社会歧视性政策使得他们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对立情绪和反抗意识;加之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入不敷出,被剥夺感强烈,从而容易引发一些过激行为和犯罪行为。因此,改革不合理的歧视农民工的现行政策,加强法律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犯罪:从社会学立场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民工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引起广泛关注.对此问题,不少论者就农民工的法制意识淡漠、自身素质低下等进行了个性化分析,阐述了引发农民工犯罪的诸多个体原因.笔者以为,作为一种已具普遍意义的社会现象,对农民工犯罪问题进行社会学分析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建设者中的生力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同时,新生代农民工的违法犯罪现象逐渐突出,也为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以标签理论为视角,对我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尤其是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进行分析,有助于真正有效的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长期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保证制度完善、权益保障,才可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在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犯罪社会学派立足文化冲突理论,结合对当时美国犯罪状况的调查研究,认为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移民犯罪问题,是由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经济发展状况和移民大量涌入共同作用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是移民在融入美国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激烈社会矛盾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