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4 毫秒
1.
服从中央决定,留守中央苏区 1934年10月,秋风瑟瑟,落叶飘飘. 这几天,红都瑞金处处是紧张忙乱的景象.  相似文献   

2.
红星闪亮时值盛夏,赤日炎炎。正在山上垦荒的邓小平这天突然接到通知,要他收拾行装速去瑞金,前往红军总政治部报到.这显然是个喜讯,而邓小平并无那种欣喜若狂的激动。“不以物喜,不以巴悲”嘛!自从同意与金维映离婚后,他的思绪却平静多了。他坚信党最终能够了解他的每一个儿女。他所想到的是只要有机会,就得为党和苏维埃事业多做工作。瑞金沙洲坝红军总政治部,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见到晒得黑里透红的邓小平,兴奋而又动情地握住他的手,问候了几句,然后告诉他,中央决定让他担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关长征出发地问题的说法很多。有的说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集结突围转移的出发地,长征开始是以渡过于都河为标志①;有的说,1934年10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中央、军委直属队共8万多人从江西瑞金一带出发,开始长征;有的说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红军各部和中央机关分驻不同地方,接到命令后离开所在地。就此而言,这就是他们各自开始长征的出发地”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比较符合实际。因为当时红军各军团所辖部队分散在前线,地点不…  相似文献   

4.
抗日先遣队东征 1934年,因为“左倾”错误思想指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蒋介石杀气腾腾,调集了几十万大军企图将瑞金中央苏区的红军彻底消灭。为摆脱困境,中央红军被迫突围。为了使主力能安全转移,军委会决定派出一支北上抗日先遣队东征闽浙,以吸引国民党军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5.
江怀 《世纪风采》2006,(1):40-40
1933年5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简称“少共中央局”)根据红军总政治部的建议,发布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得到了苏区广大青年的拥护和响应。  相似文献   

6.
1934年秋,由于党内“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的第五次“围剿”,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就在蒋介石决定最后剿灭红军的危急时刻,一份神秘而十万火急的绝密情报送到了瑞金,促使党的临时中央迅速作出了战略大转移的决策,使中央红军及时摆脱险境,走上了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7.
1934年9月间,红军主力突围转移的准备工作进入最紧张的阶段,正在确定干部的走、留名单。中央党政军高级干部谁走谁留,由博古确定;中央各部门工作人员走留名单,由各单位党团负责人和行政领导决定后报中央书记处审批;各省委的干部,由省委决定后报中央批准。  相似文献   

8.
1934年,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和各地红军的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9月,以50万军队开始向中央苏区进攻。 10月,由于强大敌人的进攻和我军决策的失误,致使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相继失陷。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彻底失败。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仓促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21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八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零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  相似文献   

9.
钱江 《党史文苑》2003,(4):48-50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少共中央机关解散了,一部分人员留下打游击,大部分编入红军。出发前几天,少共中央局书记何凯丰写了一封信,留给正从于都“扩红”赶回瑞金的刘英。他在信中告诉刘英,自己已经编入战斗部队,少共中央的事情由改任组织部长的刘英负责。  相似文献   

10.
1934年,由于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左”倾错误的进一步发展,中央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遭致失败。10月上中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红军先后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红军击溃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追堵截, 克服雪山草地的险阻,经受饥寒伤病的折磨,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跨越福建、江西等11个省,长征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壮举,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部长征史有多少讲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长征途中,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勇往直前。本篇从长征史料中选取了部分片段,力图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党史专家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  相似文献   

12.
正我的父亲朱镇中,是江西省瑞金县壬田乡洗心村人,1932年参加红军,先后在红军瑞金补充师第二营和红一军团当战士。长征时父亲是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三团第八连的一名班长。1934年12月初,红一军团第一师受命在广西全州黄沙河一带阻击敌人,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父亲随三团从大  相似文献   

13.
正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完全丧失了在根据地内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的可能,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战略大转移。中央红军及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西突围,开始了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福建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也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战略基地。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伟大壮举中,福建人民和福建子弟兵以其无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16,(41):12-16
正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及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及中央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共八万六干人,从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踏上了向西突围的征程。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王明"左"倾路线领导者计划到湘西会合红二、红六军团。在长征中,他们实行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采取"甬道掩护""大搬家"式的夺路突围方式,使红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党的文献》2001,(5):14-23
撤离中央苏区1 934年 9月下旬 ,中革军委通知我们 :蒋介石的北路军、东路军将对瑞金发起总攻击。 2 9日 ,《红色中华》发表由张闻天署名的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自从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开始以来 ,中央一直强调“御敌于国门之外” ,“不许敌人蹂躏苏维埃寸土” ,这篇社论却改变了调子 ,说 :在强敌面前“暂时放弃某些苏维埃城市” ,“转移地区 ,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 ,都是为了“实现党的总的进攻路线 ,争取苏维埃的完全胜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子来。 1 0月 7日 ,中革军委命令 :将阵地移交给地方兵团 ,全军…  相似文献   

16.
万建强 《党史博采》2004,(12):32-36
1933 年 9 月,蒋介石纠集了近百万兵力,采取“步步为营”、“堡垒推进”、“四面合围”的战法,分东、西、南、北四路进攻中央苏区,妄图消灭中央红军,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加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瞎指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主力红军和中央党、政、军机关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前夕,周恩来、朱德利用蒋介石统治势力的内部矛盾,适时地建立了我党与陈济棠的统一战线,为中央主力红军突围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纪念中央红军长征 70周年之际,笔者就…  相似文献   

17.
突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进行长征的同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主力转移后,在中央苏区设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及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为中央分局委员。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几  相似文献   

18.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招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北上抗日.按照当时领导人的计划,是准备转移到湖南西部同红二、六军团会合.但从突围开始,王明路线的领导人就采取了逃跑方针,虽经红军广大指战员的顽强战斗,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红军和中央机关人员由出发时的8万余人锐减至3万余人.  相似文献   

19.
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的革命纪律极为严明。广大红军指战员的物质生活虽然非常困苦,时常挨饿受冻,但他们坚决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决不侵犯群众利益,因而被群众称赞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有坚强的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铁的纪律,保证了这支军队的先进性和人民性。长征一开始,党和红军的领导机关就为红军规定了明确的行军纪律。1934年10月29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对目前行动的政治工作训令》中指出:“要耐心教育每个战士,绝对服从命令,严…  相似文献   

20.
1934年1月,中华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王震作为湘赣苏区代表团党支部书记出席了大会。他这次来瑞金,还有向中央汇报湘赣苏区军事工作,讨论湘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针问题的任务。此时,王震的心情是相当沉重的。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共临时中央和李德继续推行军事冒险主义,强令红军“御敌于国门之外”,以单纯防御路线代替积极防御路线,以阵地战、堡垒战代替运动战,完全抛弃了毛泽东在实践中给红军制定的一整套战略思想和军事原则,结果使红军很快陷入被动地位。湘赣苏区的情况也是十分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