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2004~2006年间,湖北省杀人抛尸案破案率79.4%,低于同期命案破案率91.7%。抛尸案现场多为野外现场,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少,加之抛尸案尸体隐匿,发现时尸体腐败较为严重,给尸源认定造成难度,使得杀人抛尸案破案率较低。鉴于此,笔者收集了52起湖北已破杀人抛尸案件资料,对杀人抛尸案件的作案人、作案地、作案时间指向性进行归纳,提出了杀人抛尸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杀人抛尸现场的关联物品是指在抛尸现场与尸体有直接关联的物品,如凶手杀人所用的凶器、绳索及尸体上沾附的泥土、柴草和尸体包裹物(如麻袋、床单)或VI腔堵塞物等。由于抛尸现场不是杀人第一现场,多为偏僻的沟、井及庄稼田里等,故现场的发现较晚,甚至发现时尸体已高度腐败、腐烂,损伤特征及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已不存在,失去了鉴定的意义;或遇  相似文献   

3.
杀人现场一般都有血迹,犯罪分子为了隐瞒犯罪事实往往抛尸后对杀人现场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杀人现场由于不能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直接影响了案件迅速侦破。笔者通过研究杀人案件血迹的特点和分布变化规律,总结出了杀人现场血迹寻找的重点部位和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1 案例简介在一些杀人案件中 ,经常会遇到经过现场勘查和尸检后 ,仍然不能确定被害人身份的情况 ,这时可通过死者的指纹 ,利用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查询确定死者身份 ,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如 :某市“2 0 0 1 3 2 1”特大杀人碎尸焚尸 ,远程抛尸案件的破获就是比较成功的一例。 3月 2 1日在市邮电大厦门前路边发现二个塑料编织袋 ,里边有烧焦的尸块。由于发案现场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和杀人碎尸焚尸的严重性质 ,此案引起了各界广泛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经现场勘查确认 ,被害人是被钝器打击颜面部致死 ,后在其腰部脐上处被刀切断分解为…  相似文献   

5.
<正>侦破杀人碎尸案件有多种途径,其中藉法医学勘验现场发现、拓展信息破案则是最重要的途径。杀人碎尸案件有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抛尸现场、移尸过程中形成的移动现场和轨迹性的现场。杀人碎尸案的现场勘验是一项以应用法医学技术为主、融汇多学科技术的庞大工程,最常参与的有痕检技术、理化检验技术、影像学技术、警犬学技术,运用和涉及的知识有医学各科、食品卫生、昆虫学、植物学、水文学、地质  相似文献   

6.
2016年1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巩留县公安局联合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仅用3天时间,快速破获了伊犁洲巩留县“1·07”杀人碎尸、抛尸案,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杨凡、常伟,有力地震慑了犯罪,维护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由于犯罪分子在杀人后,对尸体进行肢解破坏,并把尸块分别抛弃,因此,碎尸案的杀人现场、碎尸现场比较隐蔽,抛尸现场多且复杂,被害者身份不易查清,这些给案件的侦破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但同时也使犯罪分子暴露了更多的犯罪信息。碎尸案除具有一般凶杀案的共性外,还有其本身独有的特点。碎尸案的杀人原因由于受"杀人偿命"的刑律长期警诫,案犯一般不会铤而走险,贸然杀人,所以凶杀案必定有着重大的内在原因——即使这种原因在其他人(局外人)看来并不以为然,甚至在误杀或伤害致死的案件中也是如此。一、案犯与被害人在生活中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劣,矛盾渐深(1)夫妻双方关系恶化(或一方有外遇),一方强烈要求离婚,另一方却因各种考虑而不愿意,于是主动要求离异的一方把  相似文献   

8.
1995年2月25日11时许,吉林省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接到市林研所试验林场的电话报案称:在林场西北的秋翻地里发现一具剥了皮的人体躯干和两只半截的大腿。接报后,市公安局史历局长。闵文林副局长和洮北分局的领导立即率侦技人员赶到现场。由于领导指挥得力,现场勘查细致,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准确,各项侦察措施环环相扣,仅用36个小时就将此案突破。3名流窜犯罪分子穆连友、金闯、梁晓峰被捕获归案。回顾侦破过程,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细致勘查现场,尽可能搜集各种犯罪信息,为侦察工作提供可靠的方向和范围,为最后认定犯罪提供证据碎尸案件的侦察通常以勘查抛尸现场为起点。通过对现场所获信息材料的研究、分析,找出案犯和杀人现场有关的蛛丝马迹。确定抛尸时间,搜寻、发现和证明死者身份,推断案犯来去方向,划定重点工作范围和对象。所以说,对抛尸现场的细致勘查,分析研究,是侦破碎尸案件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破了侦破杀人抛尸案件必须从摸排尸源——确定死者身份——调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因果关系)——锁定嫌疑人的传统侦查思路,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侦查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杀人碎尸案的一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人碎尸案往往由于案犯碎尸手段多样,抛尸地点复杂,从而增加了此类案件的尸检及侦破难度,本文通过对50例已查破的典型重、特大杀人碎尸案件作一回顾性研究,探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尸检方法,以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文收集1996~2000年发生的已查破的50例杀人碎尸案件资料。1.2方法按杀人碎尸案的案由、受害人及罪犯基本情况以及二者关系、作案地点、碎尸工具、抛尸地点、尸块包装物等项目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2.1杀人碎尸案案由50例案中,因夫妻、情侣感情矛盾纠纷20例(40%);表4罪犯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特点,为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5—2012年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已侦破的24例杀人碎尸案件,从被害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死亡原因、作案动机、尸块情况、碎尸工具、抛尸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杀人碎尸案中,被害人以女性为主(16例),犯罪嫌疑人以男性为主(23人),熟人作案2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机械性窒息和颅脑损伤。作案动机多为情感纠纷。碎尸块数量多在20~30块,碎尸工具均为锐器,其中家用菜刀20例。多为多处、跨区域抛尸,抛尸工具以汽车为主。结论上海市杀人碎尸案件的鉴定中,碎尸块数量多,碎尸手段复杂多样,犯罪嫌疑人职业特征难辨,抛尸距离相对较远,多有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12.
“远抛近埋”特征是碎尸案件(包括整尸的抛埋案件)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碎尸案的“远抛近埋”特征碎尸案的侦查工作重点是查找尸块、死者身源和杀人碎尸的第一现场。犯罪分子碎尸的目的通常情况有三:一是掩盖受害人的真实身份以割断与受害人的因果联系;二是便于毁尸灭迹,便于移尸抛尸;三是挠乱侦查视线和侦查方向,逃避侦查打击。通常情况下,如果尸块没有掩埋,而是被抛弃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尸块是被掩埋的,那么尸块现场与杀人第一现场有相对较近的空间距离。  相似文献   

13.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年1月1日傍晚时分,在某镇野外发现1具无名男尸,通过现场勘查,确定该现场为抛尸现场。经调查,死者为刘某,男,32岁,1月1日上午,因腰疼到当地某卫生院就诊,医院给刘某做腰部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治疗(封闭治疗),在腰部分两次以不同方向注射碳酸氢钠10mL+2%利多卡因5mL+维生素  相似文献   

14.
2002年4月14日凌晨浙江省某镇一住宅边的小巷里发现一具无名尸体,尸体身上捆着绳子。在现场无搏斗痕迹、血迹及其他遗留物,尸体身上也无身份证明和其他证件。经现场勘查认定这是一起杀人抛尸案件。在现场勘查中,发现死者右脚所穿鞋的后跟部有一块大约1cm2的光滑的磨损块,左脚鞋上却没有同样的特征。经检验确定此磨损块系长期磨损形成,且死者鞋底部干净,鞋底的踏、压磨损块不明显,依此认定死者身份为司机。其后跟部的磨损块是汽车司机在开车的过程中由于右脚长期的在油门和刹车之间转换而形成的。又因鞋底比较干净,因此最有可能的就是出租车…  相似文献   

15.
当涂县新市镇村民胡某在偷盗钱财被失主追问后,竟凶残地杀人抛尸。当涂警方闻警而动,迅速破案。5月9日,犯罪嫌疑人胡某被当涂县公安局依法逮捕。4月12日,当涂县公安局接到新市镇澄心村群众报案,称在村外一废弃房屋西侧的空地上发现一具浑身是血的尸体。县公安局刑警大队立即派出技侦人员赶到现场。初步查明,死者徐某,67岁,新市镇澄心村村民。当天,县公安局“4·  相似文献   

16.
2005年4月,湖南省宜章县公安局摧毁了陈魁、廖明飞抢劫出租车杀人犯罪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2005年3至4月,该团伙先后流窜广东中山、佛山、东莞及湖南嘉禾等地抢劫出租车作案6起、杀死司机5人,抛尸广东乐昌、乳源和湖南宜章等地。侦查工作的成功做法转变侦查理念——为侦破案件打下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财物的大流动,要求公安机关的侦查理念随之发展和转变:一是强化责任意识。4月9日10时接到报案,宜章县公安局局长等人立即率侦技人员赶到现场,迅速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专案组,并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案情;湖南省、郴州市、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以来,齐齐哈尔市杀人犯罪案件明显增多,截止1995年3月,共发生杀人案件708起。其中市局刑事技术部门直接参与勘查现场的124起,提取各类痕迹物证113起128件,提取率达91%。在侦察破案中利用痕迹物证101起106件,利用率达89.3%。较好地发挥了刑事技术揭露、证实和打击杀人犯罪的重要作用。一、杀人案件现场勘查的几点体会杀人犯罪案件现场往往由于案犯在现场活动的时间长、范围大、接触的客观物品多,现场信息量大,痕迹物证多。认真勘查杀人现场,对于有效地打击杀人犯罪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杀人现场出现许多新情况、新特点,给现场勘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回顾总结杀人现场,有如下三个新的特点:□戴手套作案、不留手印痕迹。这个特点在以往的杀人现场也曾出现过,但1992年以来表现特别突出。一是逐年增多,二是占全部杀人现  相似文献   

18.
2006年7月1日和10月15日,安徽省芜湖市先后发生2起第一现场、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均不在芜湖的杀人抛尸案件,芜湖市两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包装尸体(尸块)的包装物入手,摸排线索,层层推进,不断缩小侦查范围,结合其他侦查手段的运用,在未查明尸源之前即将犯罪嫌疑人成功抓获,从而迅速破案。这两起案件的侦破,完全突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杀人碎尸、抛尸的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某市连续几年发生了数起犯罪分子选择市中心的大型火车客运站为碎尸后抛尸地点的案件,现将5例抛尸案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1995年7月9日21时30分,武昌火车站清洁工在站前广场发现一黑色旅行袋无人认领,打开检查发现袋内装有一无头女性尸块,遂报警。案例21995年9月17日30分,汉口火车站民警在候车大厅发现一黑色旅行布包无人认领,检查发现包内装一无头女性尸块。案例31999年4月13日,在汉口火车站寄存室发现一电视机箱内装一女性的头、上肢及躯干;在…  相似文献   

20.
1案例资料2000年元月20日上午11时,一农民在管城区刘庄村麦田间的土路边发现两编织袋可疑物品,遂打110报警。经现场勘查认定为一起杀人碎尸案的抛尸现场。经勘验:查明,第一编织袋内装有人的四肢,左脚自踝部离断,剩余自髋关节、肩关节处肢解;第二编织袋内装有人的躯干,自颈第六颈椎离断,缺失头颅。经对尸块仔细检验,在右腿膝关节处发现一面积为3.5cm×1.9cm的乳胶手套碎片(见第56页彩图)。同日下午4时许,二七区一居民报案称:在其家中的一户租赁房门口的楼梯上发现有多处血迹,且户主不知去向,感觉可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