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微观察     
《乡音》2013,(1):1-1
以切实改革破解权力监督难题《检察日报》:权力监督,即努力实现对于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反腐倡廉工作中一项最重要的、可以纲举目张的工作。艾克顿的名言众所周知,"权力易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而"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有效监督"正是我国腐败问题不断严重化的总根源。因此,如果真能破解权力有效监督的难题,实现对权力的...  相似文献   

2.
权力需要制约。历史的事实证明,权力失去制约就会被滥用,导致腐败和专横,这在当今社会已成为常识。问题在于我们用什么来制约权力?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大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大监督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人大监督在遏制权力腐败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看好。人们看好人大监督,是因为人大监督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权力的制约来自两种力量,一是权力,一是权利。权力意味着一种支配力量,对于来自权力的制约,被制约方应当服从。由于权力具有强制性,因此,用权力来制约权力,对于及时处理和纠正权力行使中的违法行为是很有效的。但是,这种制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权力失去制约会导致腐败和专横,这是权力的共同特性,对被制约的权力适用,对制约的权力也适用。为了防止一种权力被滥用,必须有另一种权力对其进行制约,而要使制约发挥作用,制约权力必须优于被制约权力;这种占优的权力一旦失控,也会导致腐败和专横,必须有更优的权力来制约,而更优的权力也是需要制约的。如此推导下去,必然形成一个无法穷尽的权力链条,国家机构的设置也将永无休止。这不仅在实际上不可能,而  相似文献   

3.
强化监督意识提高监督力度黄普一、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缺少监督的权力,都是不完整的权力;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党领导人民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的政权形式。其主要内容一个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相似文献   

4.
"谁来监督监督者"是权力运行领域的永恒话题。任何公权力的行使都必须依据法定程序和规范,必须受到监督和制约,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职务是一种国家职务,应当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这是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与资本主义选举制度的重要区别。只有把人大代表的权力置于人民的严格监督和控制之下,让选民、原选举单位和社会舆论等群起监督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才不会懈怠,才  相似文献   

5.
权力制衡与制度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共运史上首先提出对公有制国家的权力进行监督的是马克思。第一个设计公有制国家权力制衡政体形式的是列宁。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国急需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根治腐败顽症。  相似文献   

6.
权力监督与制度制约刘阶群行政法制化是国家法制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是确保政府行为实现规范性、受制约性,不发生变形甚至腐败的有效途径。而欲达于行政法制化的目的,对于行政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度制约,有着重要的意义。权力监督是行政法制化的关键为了保...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8.
位丹丹 《传承》2010,(12):126-127
我国现阶段,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尤其是"一把手"的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一把手"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政治上权力公有转化为权力私有;经济上政治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生活上腐朽浪费,霸道专断。"一把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一把手"权力的自蚀性;权力体制的疏漏和权力监督的失控。因此,必须从制度、关系、责任及监督方面对"一把手"的权力给予制约,惩治"一把手"的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9.
权力是可能导致腐败的一种原因,而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遏制和消除腐败,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10.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历史上各种阶级社会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中。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此同时,腐败也呈现由低到高的上升趋势。 腐败的主要成因是权力过度集中,而又缺乏相应的制约监督机制。腐败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公权谋私利。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认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腐败就是缺乏监督的权力转化为私利的过程。权力的公……  相似文献   

11.
权力与腐败相伴而生,有权力就可能滋生腐败,权力缺乏制约和监督就必然走向腐败。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必须重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要以权力制约监督权力,以民主制约监督权力,以法制制约监督权力,规范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行为。  相似文献   

12.
虽然腐败是任何社会和国家都难以根本克服的通病,但与人治社会相比,法治社会由于实现了权力配置的社会化,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权力监督的高效化,因而能够有效地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约束和监督,从而遏制腐败的蔓延。  相似文献   

13.
腐败现象是一种超越历史界限 ,超越国家界限的存在。作为权力的滋生物 ,无论在什么样的政治体制下 ,凡有公共权力和公共关系的存在而没有完整的监督和防范体制 ,腐败行为就易于滋生。故控制腐败除了依靠道德和理想的约束外 ,更重要的是反腐败的体制构建。我国目前的反腐败体制尚不完善 ,必须进一步进行理论探讨 ,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反腐败体制。  相似文献   

14.
如何防止和制约行政权的滥用,把滥用行政权造成的腐败遏制到最低限度,这是国家权力机关需要研究并解决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行政权滥用的原因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滥用权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自人类社会出现私有制和公共权力之后,伴随而生的权力腐败,便成了一个久治不愈的痼疾。近几年,我国出现的权力腐败主要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治法律文化中的"人治"、"权大于一切"的旧传统思想依然存在。我国自秦汉以来,逐步完善了高度的集权制,建立了庞大的行政  相似文献   

15.
"微权力"也是权力,"微腐败"也是腐败,权力必须受到监督,腐败必须受到惩治。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虽"微",但是,一旦滥用权力导致腐败,就会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治理农村基层"微腐败"要抓住问题的关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出发,着力构建基层贪腐有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卢智增 《理论月刊》2015,(1):157-160
边缘腐败是目前社会上比较盛行的一种处于违法犯罪边缘、介于纪律与法律、情理与法理、公私是非之间的腐败行为。边缘腐败主要表现为权力传承牟利、权力交换牟利、输送利益间接牟利、广结关系网牟利、权力"期权化"牟利、集体决策牟利、泄露信息牟利、利用合法程序牟利、滥用自由裁量权牟利、利用职务消费黑洞牟利、"权色交易"等。究其根源,主要是物质利益的诱惑、理想信念的丧失、腐败亚文化的盛行、制度和监管的缺失。为了惩治和预防边缘腐败,我们要加快反腐败国家立法工作,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立国家反腐败委员会主导反腐顶层设计,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廉洁政治宣传教育,充分利用网络监督新载体。  相似文献   

17.
<正> 审计一旦沦为一种缺乏制约和监督的权力,那么哪天曝出审计部门的大案,乃至出现一个新的腐败"重灾区",则一点都不会让人吃惊。作为一种对机构违法、职务腐败颇具震慑力的利器,审计部门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李金华审计长更是将审计部门比喻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笔者无意于讨论这个比喻"合身"与否,但我们必  相似文献   

18.
牛余庆 《桂海论丛》2004,20(1):34-37
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就如同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一样重要 ,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 ,具有最高的监督权威和监督效力。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发挥党的代表大会的作用 ,加强干部的权力监督 ,防止权力腐败 ,是保证党的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防止权力腐败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张春发要加强民主和法律建设,就必须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历史已经证明.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专制与腐败。在封建君主制的国家里,只有官对民的监督,而不存在民对官的监督。君主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监督。因此,封建君主制的腐败与衰亡也就成...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随着国家基建规模的加大、经营领域的拓宽,一些违法违纪现象也在滋长蔓延,集中体现为权力腐败。认真研究这种权力腐败的产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对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造成权力腐败的原因,主要有4点: 1、疏于监督。许多事实证明,对执权人不实行有效的监督制约,就会导致权力的私用而产生腐败。我们企业经营领域拓宽后,管理跨度大,行政管理一时鞭长莫及,其它管理的控制力度一度削弱。有的小公司又没健全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