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4岁的山东籍青年李汉强为了”快速致富”,根据自己平日积累掌握的一些著名书画家的近况资料,先后窜至济南、天津、北京、南京,假冒中央和省市领导的秘书,向7位著名书画家骗取了12幅书画作品,销赃后用于挥霍。日前,李来到上海故伎重演。他假称市政府领导有外事活动.需以书画为礼品赠送,向著名书画家刘某.陈某骗取书画作品。李的反常举动引起了老书画家的警觉,他门立即向市有关部门报告。当李胸挂伪造的“办公厅”胸卡至陈某家中取画时,被守候的警察当场抓获。“秘书”原是画骗子  相似文献   

2.
宗合 《今日浙江》2010,(6):58-58
在2010年3月14日的全国“两会”新闻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讲了一个故事:“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浙江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相似文献   

3.
佐人 《现代领导》2008,(8):15-15
“面壁”和“破壁”这两个典故,都出自南北朝时代的传说。前者说,迭摩老祖钻研佛学,曾经面壁坐禅在嵩山少林寺,迭十年之久(见《神僧传》)。后者说,名画师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上画了四条龙,生态盎然,但都未画眼睛,问他为何不画眼睛,他回答说:画了眼睛.龙就要飞了。  相似文献   

4.
驿路风铃     
医生和画家   一位眼科医生成功地治好一位著名的超现实派画家的眼病。收费的时候,医生说可以不收钱,但希望画家为他画一幅画,内容由画家自己选择。   画家很感激医生为他治好眼病,于是他画了个硕大无比的眼睛,每个细节都精细入微,并且在瞳孔的正中央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眼科医生看了这幅画,一下子被画家过人的艺术表现力所震慑了。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响才说:“谢天谢地,幸亏他不是来治痔疮的。” (俞世英作 )孩 子 他 爸   卫生所张大夫刚坐到诊桌前,邻居王嫂便来到他面前轻声说:“张大夫,我家肥猪两天不吃食了,请您…  相似文献   

5.
小时候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买些年画贴在家里,《鲤鱼跃龙门》、《昭君出塞》、《穆桂英挂帅》等,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充满喜庆色彩的“乡村画”十分招人喜爱。然而,随着时代变迁,正当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年画渐渐被人遗忘时,一位叫罗卫东的人又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在去年的德国世界杯足球赛上,一跃成为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从流浪艺人到千万富翁,这位穷小子是怎样获得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魏敬群 《春秋》2013,(4):20-22
王泊生(1902--1965),字玄默,河北遵化人,著名的戏剧表演、教育家,山东戏剧事业开拓者之一。其京剧唱段《子胥逃国》《四郎探母》等曾由上海百代公司灌制成唱片,其创办的山东省立剧院上世纪30年代享誉大半个中国。京剧名家周信芳曾称这位戏剧改革的先行者为“北方怪杰”和“革新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海内外文化交流的扩大,宜宾市民革中山书画艺术研究社社长、著名书画艺术家曹纲先生画的“四色梅”频频在海峡两岸展出,作品屡屡获奖,并被艺术馆收藏。他的名字和作品被载入中国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主编的《跨世纪著名书画艺术家精典》、《纪念毛泽东诞...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22日是清代著名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诞辰260周年纪念日。邓公一生布衣.飘游40载,60岁时只携一对白鹤和一方铁砚还故里。但他在极其清寒的环境中,开创了碑学先河。将我国的书法艺术推向又一新的历史高峰。当代书画大师赖少其赞之“秦以来邓公为上!”当代著名书、画、印大师陈大羽教授称颂其为“皖派鼻祖、篆刻巨擘!”  相似文献   

9.
蝶痴万钟和他的彩蝶画□田闻一万钟酷似张大千。一把美髯飘飘垂胸,身着整洁的中山装。一双亮目,虽耳戴助听器,却思维敏捷。一副传统的中国文人样。他是个有国际声望的著名蝶画家。中央电视台在“中国一绝”专题节目介绍过他。《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民晚报》、《...  相似文献   

10.
北京内城宣武门以南一带,向为文化人聚居地。这里会馆遍地,戏园、书坊林立,更有著名的以旧书古董吸引文人墨客的厂甸庙会,于是“宜南”就成了这一文化区的专用称谓,而且这称谓本身也沾有了文化的气息和底蕴。余绍宋(1883~1949,著名书画家,方志学家)寓居北京时曾组织了一个画社,以他的寓所“余庐”为活动基地,因余庐位于“宣南”的骡马市大街西砖胡同五号,画社便命名为“宣南画社”。画社成立于民国四年(1915年),那时余绍宋供职  相似文献   

11.
观漆永成先生的画,给人的感觉象是在花前漫步,或林中小憩。在这宁静而典雅的氛围中,你仿佛能闻到各举花卉的芬芳,听见各种鸟雀的啁啾……不知不觉,便会为这些画幅中透出的自然美和艺术美所陶醉,这时,你会明显感到:对漆永成先生的画,仅仅用眼去观是不够的,得用心去读、去感悟。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漆永成先生的画,正是他近三十年的积累,从心底对生活。对艺术的情感流露。巴山蜀水,钟灵毓秀。大约是受山川之胜的陶冶,漆永成先生年少之时,酷爱自然风光而业余习画。也许是天赋,他这种兴之所致的涂抹居然…  相似文献   

12.
开心乐园     
布朗非常欣赏他的小儿子,一次他和一位客人聊他的儿子有多聪明。布朗说:“他只有两岁,就认识所有的动物了。他长大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自然科学家。来,我让你看看。”他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画册,把博比抱到膝上,打开书,指着一张长颈鹿的画片:“博比,这是什么?”“马马。”博比回答。他又指了一张老虎的画片,博比回答说:“猫咪。”然后布朗又指了一张狮子的画片,博比说:“狗狗。”他又指了一张黑猩猩的画片,博比说:“爸爸!”在一个慈善舞会上,萧伯纳邀请一位矜持傲慢的女士共舞。在华尔兹舞曲声中,她问:“萧伯纳先生,你怎么…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在著名眼科专家孙汉军的家里发现一间很别致的画室,身着军服的他在画案上泼墨作画,于反差中有一种宁静的和谐。两枚风格迥异的印章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枚“汉军”,线条粗犷,如磐石一般硬朗而坚定;一枚“汉君”,清逸而秀雅,如潇潇翠竹临风而立。再看他画墙上刚画好的新画:山,层峦叠嶂;水,波腾浪涌;  相似文献   

14.
富翁买画     
一个富翁请毕加索为他画肖像,画好后,他拒绝支付议定的5000元酬金,理由是:画的根本不是我。不久,画家把这幅肖像公开展览,题名为:《贼》。富翁知道后,万分恼怒,打电话向毕加索表示抗议。“这事与你有什么关系?”毕加索平静地说,“那幅画画的根本不是你!”富翁不得不买下那幅画,改名为《慈善家》。富翁买画  相似文献   

15.
一代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是享誉中外的画坛泰斗。他的花鸟、人物、山水、金石篆刻、书法、诗文题跋,都有很多精妙之处,被人们誉为“百年难现”的全能型画家。齐白石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毛泽东、郭沫若与齐白石“争画”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东那封充满真诚亲切、谦逊  相似文献   

16.
张明生可真是忙。4月6日笔者登门采访他的时候,这位著名的水彩画家正在他的画室里紧张地工作。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张78X54平方厘米的以九寨沟风景为题材的水彩画。他介绍说:“台北明道画坊吴先生于两周前跟我定购了24张画,4月10号成交,现在还有6张没有完成。5月中旬吴先生还要定购25张。另外,昨天晚上台北明爵艺访李明控先生也从台北打来电话,准备成批购买我的水彩画”。自从1993年张明生的水彩画在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画廊展销被台北明道画坊老板吴明道注意后,吴先生于1994年起就与张明生开始了业务往来。由于台湾美术界和收藏家很喜欢…  相似文献   

17.
世间已无张居正马恢“世间已无张居正”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之一篇。姑以此为题,作此书的读后记。张居正是明朝万历时的一位首辅,他以一身而成万历之初政,为明朝政坛之怪杰。然而天不假其年,初政10载,即以57岁谢世,辛苦功劳亦付诸东流。黄仁宇先生于此...  相似文献   

18.
初见李凭甲博士,记者觉得他既不像一名书画家也不像一名企业家,倒像是一化学者。谦逊、儒雅、内敛、乐观,眉宇间仿若凝结着大海般的宁静和宽广。李凭甲确实与海有着不解之缘。他深爱莆大海,更爱㈣海。他画笔下大海或大气磅礴、气势恢宏或静谧致远、宽广博大。因最能画出海的神韵和气魄,他被称为“画海第一人”、“大海之子”。  相似文献   

19.
抗战中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常到著名风景区北碚,宣传抗战,卖字募捐,支援前方。 冯玉祥的隶书苍劲有力,诗画也别具一格。凡是要向他乞字求画的,皆索取笔资,作为抗日献金。有钱人多收,贫穷人少收,学生乞字一律收费五角。他住在兼善公寓,乞字者头天送上笔资,写上姓名,第二天便可“取货。”。他题写的字有:“好男要当兵,好铁要打钉”,“节约救国”等。他画的水墨画有茄子、黄瓜、白菜、萝卜菜,画旁都题有白话小诗。如“茄子紫、紫茄子,吃的有了力,可以把日寇打死”;“红萝卜,蜜蜜甜,吃了气力如猛虎。如猛虎,打东  相似文献   

20.
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写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这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砚台上刻下的铭文,但是,6月30日凌晨,这位大师永远地离开我们了。很多市民认识启功书法,可能都是从许多挂在室外的题字认识的,其实启功先生不仅写得一手好字,还做得一手好诗词、画得一手好画,他还精通语言文字学和训诂学,同时还是我国知名的古书画鉴定家,对碑帖学深有研究。“启功体”独树一帜启功先生的书法艺术与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