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认为,剥削属于历史的、经济的和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范畴。在我国现阶段,判断剥削的标准应该以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为基础,看其是否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形式、是否存在雇佣劳动关系,以及是否产生剩余价值,而不应以其行为是否合法以及是否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合理分配来判断。据此标准,我国现阶段存在剥削现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国现阶段在总体上不存在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关系,要超越道德层面看待剥削,运用马克思关于剥削的传统标准分析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剥削程度能够自觉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2.
"剥削"是"分析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它试图将种种"分配不公"诠释为"剥削".然而从马克思的经典文献及其经济理论的精神实质考察,"剥削"和"分配不公"是有本质区别的."剥削"是一切旧制度所特有的本质属性,消灭"剥削"是马克思实现人的解放的必然步骤,而"分配不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将长期存在.对"剥削"的种种错误解读,必定会遮蔽社会主义制度和一切旧制度的本质区别,从而引起人们认识上和操作上的混乱.因此,对"分析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辨正,理论和实践价值颇大.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6)
根据罗默的观点,当一种剥削形式的消灭致使被剥削群体的境况更加恶劣时,这种剥削形式就是社会必要剥削,也就没有理由消灭它。在社会主义社会,技能剥削是社会必要剥削,是应当保留的剥削形式;而地位剥削并不是社会必要剥削,是应该消除的。罗默对于社会必要剥削和社会不必要剥削的界定,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仍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剥削范畴及其功能作用的重新界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传统政治经济学对剥削的定义无论内涵还是外延均过于狭窄,与现实情况不完全吻合:对剥削的判别采用了一些非经济的标准,偏重特定主体和特定物的标准,过分强调质的标准;对剥削产生、存在条件和原因的解释突出生产力,未离开雇佣关系,局限于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或垄断;对剥削功能作用的分析不全面,尤其是对其积极作用、微观作用、对被剥削者的作用分析不够。  相似文献   

5.
不要把"剥削"概念庸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剥削”,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严格按照马克思的原意科学地理解“剥削”这一概念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决不允许随心所欲地解释剥削,把剥削这一概念庸俗化。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用来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概念究竟是否蕴含着关于道德谴责的规范性内容,当代西方学者在这一问题上争论不一。R.G.佩弗承袭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来重构马克思的剥削概念,阐明了马克思剥削概念的道德内容,有效地驳斥了认为马克思剥削概念由于缺乏道德力量而无法完成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的观点。但由于抛弃了马克思研究剥削问题的现实基础,他所恢复的这种道德批判力量又略显苍白。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看来,剥削既是一个生产关系范畴,也是一个生产力范畴。剥削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迅速发展,具有历史正当性。资本家对绝对剩余价值的占有是剥削,而对相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则不属于剥削。资本家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资本家的劳动具有二重性,资本家的劳动也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个人是不需要为剥削关系负责的剥削者,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中对剥削问题的论述体现在不同的抽象层次上。对不同抽象层次上的剥削文本进行文义解释,会得出《资本论》关于剥削的论述存在内在矛盾这一错误学术观点。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其不同抽象层次的论述从整体角度进行目的解释。通过目的解释我们发现,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根本理论旨趣在于其作为产权公有的理论依据对当前全球盛行的私有产权制度构成一种牵引作用,使得我国在进行经济制度设计时须把握好企业国有化和民营化之间、土地使用权公有化和私有化之间、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之间的关系,使其保持一种必要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对中西经济学辞书关于剥削一词释义所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权威性辞书我国的《政治经济学辞典》 《辞海(经济分册)》和西方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对“剥削”一词作的概念性释义作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传统的释义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帕氏”的释义却有一定的可取性。根据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和理论需要作者提出了对剥削概念含义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0.
西方"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运用经济哲学、阶级分析等方法,结合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对马克思传统的剥削概念作出了理论拓展和新的构建。但其对剥削概念的一般化处理,扭曲了剥削的本质,掩盖了问题的实质;对当代社会剥削形式的多元解释乃至剥削概念在道德问题上的观点,虽有其合理成分,但不够严密科学,分析也不够充分全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文化体制与其他体制改革相比是滞后的,这源于文化产品属性所导致的改革特殊性。其深层次原因是改革局限于现有的事业体制,而且改革的自我性主动性差。为了突破文化体制改革的困境,笔者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并行互动”的双轨模式,以期对于现实的改革探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理论导刊》2000,(10):8-9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工商税收收入在逐年增长。尤其是税制改革五年来,工商税收年均增收/##多亿元,其中1997年增收1115亿元。但令人担忧的是财政仍然捉襟见肘。一个更加严重的事实是,工商税收占GDP比重长期徘徊在低比率上,税收弹性系数较低,多数年份在0.7以下,说明工商税收的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此种局面如果不及时加以扭转,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优化税收收入产业结构税收收入的增长与* ,增长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不同的产业对税收收入的贡献率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产业的增长对税收收入…  相似文献   

13.
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拓展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两大路径选择 ,并提出了 5条对策建议 ,即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改革就业管理制度 ;调整区域经济政策 ;全面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