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杰  高健 《法制博览》2022,(8):30-32
提升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研究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要把握其自主性、潜隐性、差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针对分析在提升大学生法治意识过程中面临的大学生网络法治观念淡薄、高校网络法治教育缺失和虚拟网络环境复杂多变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培养大学生网络法治自律意识、加强高校网络法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伴随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深度转型,大学生网络法治教育日趋复杂化,集中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使法治教育对象复杂性尽显、网络开放生态使法治教育环境复杂性加剧、网络催化教育改革使法治教育过程复杂性升级。理性审视复杂性现实矛盾,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开创网络法治教育新路径,需要以德法兼备为目标建设动态化传知赋能体系,以平等尊重为原则构建主客体双向互动机制,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探索多元化新兴教育方式,以合力共建为支撑构筑法治教育人才共同体,以清朗有序为保障净化网络法治教育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李昀鞠 《法制博览》2023,(11):148-150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五位一体”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社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我国已经在司法层面提出了很多法律条文,致力于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提供环境法治体系作为保障措施,促使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法治化、规范化与标准化,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本文简要阐述了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法治理论有关内容,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实施的角度等内容,之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路径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4.
建设法治国家,其关键是公民的法治思维下的法治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常态化。法治思维是文化范畴,培养法治思维固然文化是基础。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公平与正义、平等与尊重、权利与义务"对法治建设有可探索的资源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代表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之一,并对网络空间的国际治理和安全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的研究看,国际规范、治理机制等领域的理论范式对网络安全议题具有非常强的解释力,但也面临着网络安全技术带来的挑战,需要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一定调适。以美国大选"黑客门"为例来分析,已经出现了网络空间安全从分散到融合,网络安全态势从等级化到非对称,网络空间从权力扩散向网络赋权三大趋势。因此,国际社会需要采取务实举措,推进平等参与并建立综合性机制框架来共同应对上述挑战。对于中国而言,从建设网络强国的角度来看,应该直面当前国际网络安全面临的困境,主动设置议程,推动网络空间的规范建设,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稳定,使网络空间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彭江炜 《法制博览》2023,(18):27-29
“三下乡”实践活动是高校大学生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基层社会的治理与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与研究。本文以某民办高校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普法实践活动为例,探索高校“三下乡”普法实践活动对乡村基层法治建设的作用与影响,助力乡村法治思想的普及与宣传,共建法治乡村。  相似文献   

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网络文化推动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我国当代青年的民族认同感、自信心、责任感。在网络信息化的过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原则,探索新路径并加强网络信息基础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如网络疾病的乘虚而入。未成年人极易受到各种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如实反映我国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分析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际社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做法,我们应提倡政府、企业、家庭、民间组织等各方主体共同参与,通过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技术手段、文化手段、道德自律等多种途径共同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同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当前,大学生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庞大,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法律相关的问题格外需要引起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欠缺与高校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缺位。基于此,高校需要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网络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给党的政治建设带来了新的变化,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长治久安。网络空间中出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地位受到冲击、党内政治生活形态发生转变、党的政治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党的政治能力水平要求提升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网络错误思潮推动、网络政治影响扩大、网络利益结构变化、网络意识形态对抗等。我们需要从规范党员网络政治言行、强化网络政治内容建设、引导网络政治舆论倾向、发挥网络政治治理功能等方面,逐步加强网络空间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巩固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网络空间领域大国博弈态势加剧背景下,欧盟调整网络空间战略,注重维护自身的网络空间主权,提出要建立数字主权和技术主权;加大对成员国网络安全的统筹协调,先后出台了多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进程,积极提升影响力与话语权。网络安全形势变化、网络空间大国博弈加剧以及"美国优先"对美欧网络合作带来巨大冲击,是欧盟调整其网络空间战略的主要影响因素。欧盟网络空间战略的调整有助于中欧双方在网络空间领域扩大共识、深化合作,同时为双方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层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政党的执政文化是贯穿于互联网上政党执政行为中的一套赋予意义和秩序的思想、观念、原则、态度、情感、评价等心理倾向和价值取向,处于网络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是推进网络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网上执政文化同样具有政党性、法制性、权威性和政策性等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的网上执政文化引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发展方向,是网民行为的重要导向。网络环境下党的执政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加强网上执政思想文化和网上执政制度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是人、网络技术和信息文化三位一体的产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直面网络文化,同时具备运用网络文化资源、主导网络文化舆论和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做到领导带头、求真务实领航网络文化,通过将党支部建在网上等形式发展壮大党的力量,采取法德并举的措施营造文明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4.
如今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城市硬件的发展不能单纯的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指标,更应重视城市制度文明的发展,法治精神的传播,只有将法治精神根植人心,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建设要求,营造良好的现代城市文化氛围,为现代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刘昕悦 《法制博览》2023,(16):160-162
“饭圈”作为当今年轻群体追星的主流空间,是由不特定多数粉丝组成的网络社群。“饭圈”出现的乱象冲击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动摇青少年群体的理想信念,甚至涉嫌违法犯罪。通过分析“饭圈”乱象成因,发掘当今我国“饭圈”乱象涉嫌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并尝试以法治治理路径进行有效解决,对整治“饭圈”乱象、净化网络空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国玺 《法制博览》2013,(10):100-101
十八大报告关于法治的论述非常丰富,有不少亮点和新意,特别是在法治建设路径方面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今后不断发展的方向,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具有直接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鲁传颖 《国际展望》2016,(1):117-134
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进程不仅涉及信息发达国家与信息发展中国家在互联网关键资源、网络权力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复杂博弈,还包括政府、私营部门和市民社会等行为体之间的相互博弈。"棱镜门事件"在加剧网络空间治理博弈的同时,也推动各方政策立场持续调整,增加了治理合作的可能性。与此同时,网络空间领域的博弈也反映出互联网治理与网络空间治理等相关治理理念的相互冲突与相互融合趋势。目前,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上的参与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需要以网络空间博弈的发展趋势和治理理念的演进为基础,结合"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以国际机制塑造、人才培养及技术发展等为核心建构长远、完备和全面的参与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万丽唯 《法制博览》2023,(33):13-15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侵权的新风险。针对隐私权在网络空间内的新特点,本文利用“北大法宝”上的裁判文书,运用NVIvo 11plus工具对170个隐私侵权案例进行编码分析,梳理出网络环境下隐私侵权的现状与特点,为提出网络环境下保护公民隐私的建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论的引导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使其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影响既有负面效应,也有正面的功能。为了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加强学习,提高网络舆情驾驭能力;加强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监管,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加强阵地建设,净化规范网络空间;加强教育,创建网上文明家园,积极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是一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整体性概念.它是建设法治中国和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抓手,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政党文明的有效引擎.新时代,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依法管党治党能力、依法执政能力、依法领导社会治理能力和依法开展党际协商能力,形塑科学合理的党内关系、和谐有效的党政关系、良性互动的党社关系和团结合作的党际关系,成为加强中国共产党法治能力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