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制博览》2017,(13):110-111
民事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民事纠纷解决制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司法资源紧张的现状。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法院调解的程序存在的程序漏洞,导致该调解制度无法发挥完整的效果,且由此对司法公信力产生了侵害。为此,通过建立调审分离等模式,完善法院调解的程序缺失,从而弥补相关漏洞,达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权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个行业领域都通过信息科技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发展,在2011年,武汉的银行爆炸案中,警方也通过微博公布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广大群众参与寻找犯罪嫌疑人,最终使案子成功告破。因此,民事诉讼中也可以充分运用电子证据,从而便利基层法院的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3.
2011年12月,武汉发生12·1银行爆炸案。案件发生后,警方首次利用微博公布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视频及截图,发动群众提供线索,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这是2011年度中国电子证据十大案例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帆  戴军 《法制博览》2022,(24):95-97
在当前司法实践的过程中,送达工作是民事诉讼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诉讼文书传达困难,严重影响诉讼整体的进度,对此类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送达主体难以有效承担送达任务,并及时完成;第二,现有的送达方法存在一定的不足;第三,部分当事人存在恶意阻碍送达效率。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送达难的问题,需要利用如下几种可行的实施对策:一是加大对送达人员队伍的建设力度,不断扩展送达队伍的整体数量,有助于及时完成送达任务;二是尽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线上传达,便于工作人员处理各类信息,提高信息处理的质量与效果;三是建立对恶意阻碍送达任务的处罚机制,对存在不正当行为的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使其能够深刻意识到送达程序的重要意义及价值;四是优化并完善现有送达制度及有关条例;五是进一步加强与民事诉讼有关的普法宣传与教育。健全的送达制度可以直接贯通民事诉讼流程,最大化提升法院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法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与负担。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而司法公信力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要条件。司法公信力是让公民信服法院的裁判结果,是对公权力行使的信服,因此,司法公信力具有公共权力的性质。当前,我国司法公信力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使得司法人员在行使司法审判权的时候受到很多阻碍。司法公信力的不足使我们反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因此,提升司法公信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法制博览》2019,(24):26-2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治建设逐渐发展成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司法作为法治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群众将司法视为解决社会纠纷与矛盾冲突的重要方式,司法最终解决这一理念也逐渐为社会所认同。但是,司法自身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也存在案件执行困难、终审不终等问题。为了维持公众对于司法的期待,就需要以司法公开的方式,将司法置于大众视野之下,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检验司法裁判的结果,从而增强民众对于司法的信任,提升司法公信力。近年来,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这一问题已逐步发展为受社会民众所瞩目的社会问题。本文基于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司法公开与司法公信力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旨在进一步提出推动司法公信力建设的有效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信力体现的是公众对司法的信任程度,也是对我国司法改革所取得的成效进行衡量的一把标尺。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司法公信力的水平还是偏低的,本文就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进行探讨,简要分析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着手从司法的效率、司法的独立性、司法队伍、司法宣传这几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8.
张伟 《法制博览》2015,(7):182+180
司法公信力便是主体信用与受众信任作用的产物,司法的时代性是在特定时代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特点,顺应时代特点来提高公信力是有效的方法。新媒体时代固然对司法公信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同时也是提高司法的公正性的一个手段和契机。新媒体时代下,司法公信力面临信息传播迅速广泛、公众对司法公正要求高等挑战,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当以保持司法的独立和透明、提高司法程序的质量、追求经得起推敲的判决和建立司法与受众之间的双反馈机制为重点。  相似文献   

9.
关紫维 《法制博览》2015,(8):158-159
1995年,河北石家庄市聂树斌案,一审与二审均判决聂树斌犯故意杀人罪,并判处聂树斌死刑。2007年聂树斌案件的真凶王书金终于浮出水面,而聂树斌已被执行枪决。这起冤案给我国司法公信力带来了严重的创伤,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已成为当前司法实践中的迫切要求。我国应从法官主体、司法体制、价值观念三方面着手,不断促成我国司法公信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达选梅 《法制博览》2015,(5):123-124
当今社会,司法公信力不足已成为司法实践中一个重要的薄弱环节,对司法的不信任,对法律的忽视,对执法人员权威的轻视,使得司法活动开展难度增大,判决得不到执行反过来又进一步削弱了法律在民众心目中的权威性,树立司法公信力已经成为迫不容缓的要求。但树立司法公信力并非一朝一夕,一环一节即可达到,涉及到整个司法程序静态与动态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与司法程序之外的行政等系统亦息息相关,下文我们将从静态结构与动态结构两个大方面分析建立司法公信理所必须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司法公正、司法公开、司法文化是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之基础,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保障。人民法院应加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贾茹 《法制博览》2013,(1):110-111,86
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不断增加、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司法被给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同时,对司法的诟病、不信任也比比皆是。固然,我国司法公信力较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人们对司法缺乏理性理解,对司法权的有限性认识不足,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展现我国司法万能形象进而揭示司法的不能承受之重,并通过分析司法不能的原因,就现有法治环境下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部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永恒主题。如何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公信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检察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刘阳 《法制博览》2015,(2):173-174
在法治社会中,司法与社会舆论缺一不可。然而,社会舆论对司法具有双刃剑作用。适度的社会舆论可以监督司法审判、促进司法公正,过度的社会舆论却会造成其与司法公正的对立,从而导致舆论审判现象的产生,阻碍司法公正的真正实现,严重影响司法的公信力。本文详细分析了面对舆论审判我国当下司法公信力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5.
张扬 《法制博览》2013,(10):125-126
人民调解是预防和减少民间纠纷,避免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群众法律意识逐步提高,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增强人民调解的公信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基层司法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一个基层乡镇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的视角,分析在调解工作中,基层司法人员职业道德对调解公信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检察系统四大检察监督职能之一的民事检察,其力度一直处于需强化的状态。目前,在民事检察业务中,民事诉讼监督类型又是主要业务。作为检察系统办案主力军的基层检察院,是受理民事诉讼监督案件的主要窗口,较之法律规定的民事办案规范,实务中因为案件数量大、种类复杂、办案队伍人数不足等等原因,在案件办理中会涌现一些实践操作问题,尤其是在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些实务问题,对于规范民事诉讼监督案件办理、提高民事监督的司法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要分析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中送达难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旨在提升我国民事诉讼效率,保证审判程序的正义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在恢复性司法理论的捐导下,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西方青少年法院系统正面临着从正式的刑事司法向吸纳非正式模式,从矫正修复和惩罚到恢复性司法的改革。借鉴西方青少年司法的实践,在我国建立少年法院之际,同步进行青少年恢复性司法的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检察公信力是综合反映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标准,是提升检察机关地位和形象,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基层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从理念重塑、制度构建和监督健全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弘扬先进的法院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法院发展环境,提升干警的整体素质,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进而推动司法改革深入发展。当前我国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对于儒家文化中的精神要融合到法院文化之中,推动法院司法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