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敏 《法制博览》2023,(20):73-75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带给广大投资者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传统金融市场的空间限制和时间限制,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时间较短,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较为明确的界定。因此需要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法律风险,并结合互联网金融特有的特点提出解决策略,从而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杰  韩亚鹏  杨旭 《法制博览》2022,(15):95-98
现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充斥着信息化技术,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人们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变得更为紧密,信息化成了这个时代的特点之一.基于这一背景下,人们在享受信息化技术便捷性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个人信息安全性成了重要隐患.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权益,我国制定了各种相关的法律条文,虽然国家对...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及移动通讯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时下新宠名词。甚至在中国大地掀起一场所谓的"互联网金融革命"。与此同时,新生事物的出现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此文在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权益保护中出现的难题,及方法建议上进行浅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当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为了加强网络安全、规范网络秩序,各种措施纷纷出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网络中匿名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从网络间接实名制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实名制下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匿名制与实名制的优劣,希望为将来的网络立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敏 《法制博览》2022,(5):124-126
随着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变得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从互联网中衍生出的互联网经济也成为商品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与我国的法律体系发展水平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随着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大量出现,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有效的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法律法规发展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6.
申清平  申晨 《法制博览》2023,(27):160-162
近些年来,国民经济稳定,大数据技术、通信技术等快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的出现,极大程度上转变了民众对互联网技术的传统认知,在互联网强大渗透力的影响下,实现对各领域间结构关系的重新构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各传统行业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教育行业。法学教育,是法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受传统法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影响,当前法学教育尚面临艰巨的挑战。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了“互联网+”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及其开展可行性;其次,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教育面临的挑战;最后,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下法学教育挑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恒磊 《法制博览》2022,(11):35-38
随着我国电子科技的逐步发展,近年来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种人性化软件的功能逐步被实现,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不过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版权保护却变得难上加难,如何采取恰当的方式既能保护好相关的版权,又不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现状、发展问题及保护机制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16,(22)
正中间环节太多,信息不透明,交易效率低下……每个传统产业都或多或少地遇到这些问题。大众消费市场解决这些问题的结果是催生了消费互联网,BAT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而除了大众消费市场(to C),还有一个更为庞大的市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商业行为(to B)。这一市场与"互联网+"的结合诞生了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红海。而产业互联网将迎来黄金十年。可以期待的是,产业互联网领域的BAT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相似文献   

9.
税务危机管理不仅是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而且也是税务部门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互联网在方便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税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互联网在推进税收征管、构建和谐征纳关系方面的重大作用,加强依法治税,学会利用网络新媒体来处理各种偶发的税务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运用,人们参与舆论的话语权得到很好的行使,越来越多的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解决中来,他们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互联网技术提高了公民参与公共事件处理的热情,同时也加强了公民与政府组织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但是由于互联网平台的隐蔽性和技术特性,使得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给广大公民原本平静的生活增添了忧虑和不安。本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对策做了简单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5G技术的发展,直播技术的运用弥补了线下劳模大讲堂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个性化按需"点餐制"、课件永久保存、在线实时交流无障碍……新技术的出现,必将让劳模大讲堂更加走进职工,迎来"云"变革。20年前,互联网创业者在探索互联网能做什么?而20年后,人们在思索互联网做不到什么?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关于互联网方面的法律问题也相继出现,并且冲击着传统法律,这引起了很多国内外法律学者的关注。网络服务提供者就是专门提供网络服务以便实现网络交流的机构,它在现代化的网络服务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致使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也五花八门。本文就是要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几种观点学说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杰 《法制博览》2023,(12):115-117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对劳动方式产生的深刻变革,导致出现大量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特别是近年来,新业态从业人群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互联网平台作为谋生的手段。由于新业态发展迅猛,实践中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跟不上新业态发展步伐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对新业态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田磊 《南风窗》2012,(20):2-2
##正##过去的两周里,日本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挑衅所引发的中国社会内部一连串反应,越来越超乎很多人的意料。对这场对外示威的群众运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于日方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烈义愤,同时呼吁国内民众冷静、理智、合法有序地表达诉求。而由此引起的各种争议性解读,成为观察中国社会的宝贵契机。在这个政治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这算得上是一场难能可贵的政治参与景观。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达,让游行中出现的种种细节迅速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15.
周思池 《法制博览》2023,(35):58-60
在传统的有关人格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对人格的保护机制不能完全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而被遗忘权的出现能够对抗互联网记忆的永久化问题,被遗忘权是指请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删除网络上已经过时、不相关的、可能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的个人信息的权利,其体现了信息自主的理念,这对于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信息、维护人性尊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本文对被遗忘权进行权利证成,从而完善我国人权保护的有关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石景山区总工会将互联网思维融入职工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满足职工个性化服务需求,让职工学习"触手可及"。在石景山区职工服务中心一层设立互联网开放式数字图书馆,让职工有空阅读,免费下载内置资源3000册数字图书、500集听书资源和20G国学讲堂。更有超过50000种图书、30000集有声读物、500000分钟视频资源的云平台资源服务。用户下载可永久保留阅读记录且无借阅期限。让"互联网+"为职工提供多种功能的畅享学习机会。石景山区总工会以为职工群众服  相似文献   

17.
网络化趋势给政治发展带来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的政治生活带来各种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挑战 :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受到冲击、公民政治参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公民权利的保障遭遇困境、国家安全的维护难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3G网络的广泛应用,我国已经开始进入3G网络时代。3G时代的到来,其所涉及的知识产权丰富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容,同时也对现行知识产权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知识产权人的权利,而且有损于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因此对移动互联网下的知识产权保护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侵权现状,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相应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9.
洪士淳  宋平 《法制博览》2015,(2):165+163
著作权在网络背景下的膨胀造成了对法律制定的巨大挑战。著作权因面对互联网这一特殊背景下的特征及表现类型、侵权责任认定、归责原则等均发生转变,这些变化主要集中在新型侵权行为——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上,新类型的出现使互联网著作权侵权行为更具复杂、和隐蔽性特点。基于此我们如何通过完善法律规制,明晰互联网背景下文学作品复制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成为学界法律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及压力,笔者借此文提出的具体建议以期对实践中文学作品复制行为的著作权侵权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我们的生活、工作已经因此而有了很大的改变。电子交易就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它的出现为我们的商品交易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新的变革。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交易中消费者这一主体对于交易应该具有的知情权的内容和目前的现状,以及如何对这些知情权进行法律保护,以期能够为我国的电子交易的法律保护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