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春晓 《法制博览》2015,(6):242+240-241
法院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和制度,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事诉前强制调解制度为当事人创造了在调解主体的调解下解决争议的额外途径,有效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复杂多样的争议案件,保护当事人的实体权利。  相似文献   

2.
严昕 《法制博览》2013,(1):128-129
调解作为中国独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在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解决民事纠纷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各级各地人民法院由于受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将调解摆在相当重要的位置,甚至出现了将调解结案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绩效重要指标的现象,给程序正义带来了负面影响,极易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出现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的"强制合意"。本文旨在通过对调解制度以及实践中设置调解结案率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将调解结案率作为法官考核标准的现象所存在的弊端,并积极探索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法院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它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因其独特优势而成为我国基层法院民事纠纷主要的解决方式。民事调解有利于迅速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但是事物皆具有两面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很多基层法院将调解作为审判工作的重点,并以调解数量和调解率作为考核法官工作业绩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法官本着功利和省事的目的利用当事人的畏惧心理,在审判过程中强权干预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从而诱发了强制调解,造成一系列负面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弈涵 《法制博览》2013,(3):183-184
法院调解制度作为我国民事纠纷的一种解决机制,是我国民事诉讼的特色制度,调解已成为解决纠纷常用的基本手段。但是随着我国社会法治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健全,现行法院调解制度中部分渲染着强烈职权主义色彩的程序和步骤都难以再适用,为了能继续发挥法院调解制度在妥善处理各类民事纠纷案件,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优越性,我们不得不再次审视现行的法院调解制度的缺陷及其在审判实践中显露的弊端,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法院调解工作的经验,尝试找出改善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群众纠纷的主要手段,其结果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新民诉法也对此提出了明确规定。然而,能否打破传统调解监督的僵局,将调解监督的规定落到实处,开创调解监督新局面,全面履行民行检察监督职责成为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韦超 《法制博览》2013,(2):100-101
诉讼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其在解决纠纷、协调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践中,法院调解制度相对于法院审判制度也具有相对优越性。但是随着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我国的诉讼调解制度在立法上以及实践上,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弊端,本文通过简述诉讼调解的意义及通过和国外相关制度对比浅析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张榕 《台湾研究》2006,(1):45-49
在台湾的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中,调解一向备受重视。根据台湾“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设于诉前,即在起诉之前由法院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而在起诉后,除非第一审中当事人合意将案件移付调解外,法院将不再调解,在诉讼的全过程,当事人双方可以合意和解。  相似文献   

8.
丛笑 《工会博览》2014,(31):42-42
近日,昌平区人民法院资深法官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匿入团企业工会主席和劳务专员进行了和谐劳动关系专题培训。此次培训是落实昌平区总工会与昌平区法院加强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工作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要发挥法院的专业特长。帮助企业提升合法用王的水平,把劳动争议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9.
满庭芳 《法制博览》2023,(15):115-117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发展演变,由此也推动着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作为多元化行政纠纷解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诉讼制度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促进扭转争议双方的对抗局面,还可有效节约司法资源,使法院诉讼效率得到显著提升。然而,对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当前仍面临诸多影响因素。对此,本文从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含义特征入手,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调解制度发展面临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0.
穆长江 《法制博览》2023,(3):107-109
公证制度作为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发挥“沟通、服务、监督、证明”功能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和发展非诉职能。基于公证机构一直以来深耕于民商事领域,拥有专业的调解人才和调解土壤,有利于遏制纠纷的发展,公证调解应积极对接人民法院,投身于多元化解纷体系的构建。但公证活动长期活跃于无纠纷及纠纷较小领域,因此,公证机构与法院对接开展调解工作,如何参与并转换思路化解纠纷,平衡各方利益进而获得社会认可,这是困扰公证人员的难题。本文从公证调解的优势出发,分析当前公证调解在发展中遭遇的困境,提出对应解决路径,以期为公证调解的发展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1.
社会观护制度是人民法院在长期未成年人审判工作中探索建立起来的一项新制度,起源于刑事司法理念、发展于涉少民事审判、整合于家事审判,在家事案件审理中起到了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作用。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经过数年来的探索实践,总结出具有闵行特色的社会观护工作机制流程。但面对家事审判改革,检视现行制度仍存在程序性规范缺失、职能界定不明、法律地位模糊、激励评价机制欠缺等问题。本文以上海闵行法院运用社会观护制度实例为样本进行分析,厘清思路以期进一步推进社会观护制度整合运用及深入发展并提出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2.
黄茂醌 《法制博览》2014,(1):165+163
在社会进步加快的形势下,社会矛盾也更加凸显,司法机关面临的纠纷越来越多,对司法工作形成巨大的压力,对于大量的案件如何解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司法调解工作对纠纷的解决和缓解法院办案压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积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当前我国基层司法调解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司法调解工作的建议,旨在为解决纠纷工作上缓解法院的工作压力,促进纠纷的高效解决。  相似文献   

1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程序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经公安交通管理机关调解,各方当事人未能达成调解而调解终止或经调解达成协议,调解生效后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所提起的赔偿诉讼,并经人民法院立案处理的过程。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的程序过程要点、残疾赔偿金解释、财产赔偿标准和范围以及赔偿注意事项等相应诉讼程序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刘国梁 《法制博览》2024,(4):135-137
我国的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历史悠久,中国古代法制就崇尚“调处息争,无讼是求[1]”的价值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代调解制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民事调解制度被过度运用,这会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本文在概括分析我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发展过程中着重发现当前民事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路径,以期对中国法院民事调解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5.
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不能适用调解,但仍给出了一个近似于调解的解决思路,即该法第五十一条(现行《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在案件被做出判决或者裁定前向人民法院申请撤诉。虽然是否准许撤诉的裁定权在于法院手中,但是否行使申请撤诉权则由相对人决定,故而在司法实践中,部分行政案件会以“原告撤诉”方式进行处理。2014年及2017年《行政诉讼法》进行修正时均作出部分调解规定,但在学术争论中,对于该种制度的完善仍存在不同见解。本文将从行政诉讼和解概念、构建正当性、构建途径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完善行政诉讼和解制度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6.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再次关注,并不是对法律的否定和法制的倒退,而是法制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既可以减轻法院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维持纠纷当事人原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解决民间纠纷使双方当事人实现双赢。因此,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作为非诉讼民间纠纷解决方式被重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本文作者以影响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相互融合的因素为切入点,来分析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之间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缺失社会代价支付和补偿机制、利益冲突尖锐化等矛盾不断暴露,导致法院审理案件数量不断上升,那么法院该如何通过自身的角色定位来恰当行使审判权?在新形势下法院应该加强自身创新和创新管理,如以自身管理为突破点,着力保障司法公正,开展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等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1小时速度的启示 成为工会与法院携手结案最短的速度 由北京市总工会牵头建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六方多家联动机制,5年来解决了大量劳动纠纷.为充分借助和发挥各自在联动机制中的优势及丰富经验,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在社会矛盾提前化解、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今年7月28日,市总工会和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二中院)签订《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动争议调解联动工作的合作协议》,双方就建立委托工会调解劳动争议案件机制等内容展开合作,这是全市首个中级法院与市总工会签订的协议.  相似文献   

19.
正在各项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劳资矛盾的冲突日益复杂多发。如何快速有效地定纷止争,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工会依法调解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既可以做到案结事了,还能避免当事人在法律问题上打转转。以下几则案例,可以给人这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探望监督人制度的创设,既是未成年人司法理念的体现,也是儿童福利最大化和优化审判质效的需要,而且,探望监督人化解疑难探望权纠纷已经有成功的实践案例。探望监督人制度具有调查、调解和监督等职能,与美国、法国的相关措施相比,我们创设的探望监督人制度具有手段和缓有利于矛盾化解、深入家庭有利于子女保护和功能全面有利于司法审判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探望监督人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中,要注意法院确定与当事人选定相结合、社会探望监督人与亲朋探望监督人相结合、探望监督人与社会观护员相结合,以及协助审理职能与社会延伸职能相结合。作为一项特色司法制度,探望监督人制度应进一步深化、细化,并着力推进立法进程,使之成为一项正式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