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被再次关注,并不是对法律的否定和法制的倒退,而是法制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既可以减轻法院的压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维持纠纷当事人原有社会关系的基础上解决民间纠纷使双方当事人实现双赢。因此,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作为非诉讼民间纠纷解决方式被重拾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本文作者以影响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相互融合的因素为切入点,来分析人民调解和民间调解之间相互融合和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2.
赵健雅 《法制博览》2015,(6):118-120
在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案件的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常常仅有借款人写给出借人的借据。因此在现代民事诉讼中,该借条的效力直接决定该借款合同关系的存在与否。而对于此借条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来承担仍然是司法实践中一直争议的问题,法律条文中也没有明确规定该法律要件事实必须由当事人哪一方加以主张并予以证明。那么法院在审理中对当事人之间借条的真伪应如何认定?如何对有争议的实体法律关系做出裁判?在实践中,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中也常常以当事人所写的借条作为裁判的依据,对借条的认证以及认证的正确与否必将关系到公正裁判的问题。下面以此案件为例,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就其中涉及到的借条真伪的举证责任问题展开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3.
非婚同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现代人选择此种生活方式的比例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法律纠纷,而法律在这方面的不足直接导致了人们在寻求法律救济的过程中得不到很好的救济。对于尽快在立法上寻求一种法律制度来规制非婚同居关系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财产关系的纠纷就显得尤为突出,这样就能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丽萍 《法制博览》2023,(36):25-27
民事不作为侵权,是指具有某种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合同约定,本身负有作为义务,但因主观故意或过失,不履行法律规定的法定作为义务,或不履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作为义务,给相对方当事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应当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责任的情形。民事不作为侵权应以侵权责任人负有法定或约定的作为义务为前提,并应满足《民法典》关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相关规定。司法实践中,个别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民事不作为侵权案件过程中,未严格适用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法律规定,主观扩大民事不作为侵权行为的范围,加大了无民事作为义务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引发当事人的上诉或申诉,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本文以一起损害生命健康权侵权纠纷为例,分析了民事不作为侵权的法定构成要件及司法确认标准,以期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对民事不作为侵权的认定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彬 《法制博览》2013,(6):70-71
房屋转租行为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多发现象,由于缺少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制,引起越来越多的民事纠纷。在转租行为中,存在着两个租赁关系,即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承租人与次承租人之间的租赁关系。通过针对转租情形,探究不当得利请求权得否作为一种可能的请求权基础,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不当得利角度的可能途径,这也是法律的指导作用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合理选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杜洁 《工会博览》2008,(11):104-105
同国内贸易一样,国际贸易中当事人之间也会发生贸易纠纷。但与国内贸易不同的是,由于各国法律对解决同一贸易纠纷的规定不尽一致,处理结果就不一样。因而,法律选择就成为国际贸易中常常碰到的问题。本文运用国际私法理论,结合我国法律适用和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对在我国仲裁和诉讼的涉外经济合同有关法律选择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和解司法实践着眼于最大限度地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从而帮助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中当事人和解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的基本目的在于化解当事人之间矛盾纠纷。但是,该程序对和解案件范围的限定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刑事和解案件的特殊性,将引发新法实施后未成年刑事案件和解工作与新法规范的冲突。协调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工作与新法和解程序之间的冲突,应在法律框架内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和解范围、程序作扩充性解释,以充分发挥刑事和解机制在未成年人司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的纠纷案件屡屡发生,作为公民,我们应当如何维护自己合法合理的正当利益,法官在审理这类纠纷时如何审查案件,如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都是民间纠纷所涉及的问题,也是今后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渝扉 《法制博览》2023,(15):157-159
通过对相邻污染侵害纠纷相关案件分析发现,法院在法律适用中主要依据《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四条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和《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九条环境侵权的有关规则。而在噪声污染的视角下司法实践过程中常常两者出现竞合,导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形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法律适用存在局限性,相关制度立法与解释也存在不足。本文认为应厘清相邻污染侵害纠纷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纠纷两者的关系,将相邻关系作为权利救济的方式,并在当事人寻求救济时引入公平责任原则,以期更好维护和平衡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众较普遍的存在着"厌诉"心理,为了激励民众采用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同时也为了规范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国家提出了"诉权说",并赋予当事人以诉讼权利。但是近年来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往往提起恶意诉讼,以合法的手段掩盖非法的目的。这不仅是对我国有限诉讼资源的极大浪费,还给受害人造成巨大伤害,影响了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理论界为了对恶意诉讼进行规制,不断探索。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也增加了规制恶意诉讼的相关内容,并引入了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1.
徐焕茹 《法制博览》2022,(12):81-83
行政诉讼案件是因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和争议,律师无论是代理原告还是代理被告都应在事实基础上,首先分析案件所涉及的行政法律关系,然后在行政法律关系的统领下进行行政行为合法性判断,并进而展开行政请求权规范或行政抗辩权规范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案件所交织的各种权利和义务,提出正确的代理观点,助力案件的公正处理.  相似文献   

12.
李善鹏 《法制博览》2015,(7):135-137
律师是在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角色的法律工作者,对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律师的作用正在凸显。律师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会产生律师费,那么该项费用对当事人的诉讼意愿必然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激励纠纷频发,但涉及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范较少,本文选取有限责任公司实股激励中典型的对股东自益权的限制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司法实践中的不同判例,认为可对股权激励协议先进行劳动法视域下的考察,排除公司对激励对象单方面限制的不公平条款,再以合同法进行规制。在对股权激励自益权的限制中,以尊重当事人契约自由为原则,突破合同约定为例外。  相似文献   

14.
刘芳芳  何娟 《法制博览》2013,(11):80-81,51
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民事主体经常以各种方式处理自己的合法财产。例如,赠与、遗赠。但是当当事人赠与的对象是婚外同居当事人时,不仅在道德上引起了讨论,也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试图从已采取的司法实践的做法中从公序良俗这一抽象的原则入手,分析婚外同居当事人赠与行为性质,法律后果,可采取的做法,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本文第一步简单的分析了现阶段婚外同居当事人赠与的行为,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即从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从公序良俗分析婚外同居当事人赠与的判定的依据,所期待达到的法律效果,如何操作,及相关权利人(合法配偶)的权益方面,合理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为适应共同的生活需要,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了一系列规范,例如,到商店里购买货物要分先来后到依次购买,在马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进入课堂、图书馆和电影院应当保持安静,等等,如果违反了这些规范,就可能妨碍他人.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的秩序,都必须依法制定相应的法律和纪律规范,否则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安宁和发展.因此,遵守法律和纪律规范,是每一个公民的天职.  相似文献   

16.
陈琨 《工会博览》2011,(5):225-225
仲裁时效的制约在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诉讼时效必须受,到仲裁的时效制约,因为无限制的放纵劳动争议纠纷案当事人的延期主张权利,不仅对案件对方当事人不公平,而且容易扩大纠纷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对问题的解决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建立劳动争议时效制度可以平衡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促使劳动纠纷案件的当事人积极主张权利,...  相似文献   

17.
席颖 《法制博览》2023,(7):43-45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部分企业在该社会背景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企业在正常发展的同时,需要有效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风险时刻注意。在各类风险中,法律风险是需要极其重视的部分。企业在对法律风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相对有效的措施,进而使企业面对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对此,本文通过对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的识别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形成的原因,提出企业在合同签订时、合同履行时以及合同发生纠纷时的风险防范方向及策略。  相似文献   

18.
赵郁 《工会博览》2010,(7):202-202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蕴涵丰富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社会资源,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相应的知识产权类纠纷,诉讼等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知识产权纠纷诉讼比率在各级法院迅速上升。本文将知识产权类公证进行理论剖析,以便法律工作者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熟谙地运用这一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以当事人或证人的身份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因身份的不同也承担不同的责任,遵循不同的法律规则。相对而言,未成年当事人参与诉讼有较为完备的法律规则保障。而在诉讼证据规则方面则不同,未成年人作证没有得到同其作为诉讼当事人一样的司法特别保护。文章结合民事诉讼实务,以未成年人司法特殊保护为主线,比照未成年人以当事人身份在诉讼活动中的保护规则,探讨涉少证据规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马佳瑾 《法制博览》2023,(10):79-81
在法务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赋强公证作为法律服务表达的最重要的环节,随着人们自身认知越发全面,需求的不断提升,公证逐渐开始盛行在各行各业当中,其中公证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预防和解决纠纷,促使发展阶段的矛盾得到解决。本文以多元纠纷作为突破口,就赋强公证在多元纠纷解决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开论述,提出完善的措施,希望赋强公证在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