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据传,张天师在龙虎山承袭六十三代,历经1900多年,道教在这里也就延续了1900余年。天师府,亦名“太真人府”也叫“嗣汉天师府”,是历代张天师生活起居和祀神的地方,不仅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掌管天下道教事务的“办公衙门”,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对海外道徒授的宫观。天师府位于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清千年古镇,是我国现存的封建王朝大府第之一,是历代天师生活起居之所,被誉予“道教祖庭”名扬海内外,被列为全国二十一座重点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10)
据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为"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现六年(公元632年),为道教正一派著名道观,历史上江西龙虎山历代嗣汉天师来京都驻跸于此。元末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明代,曾被皇家敕封为"显灵宫",与正阳门外关帝庙朝天宫,朝阳门外东岳庙灵济宫,合称"三宫"。  相似文献   

3.
道教再领风骚李富根作为中国道教的发源地和天师祖庭,江西的龙虎山正在重新焕发勃勃生机。在1994年10月下旬举办的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期间,斋醮大演、玉皇大帝圣像开光大典、道教科仪法事表演,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国际学术研讨会",吸引了海内外60余名...  相似文献   

4.
朱翰朝 《台声》2013,(2):53-53
2012年12月28日,第六描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在中国道教发源地江西鹰潭龙虎山开幕。本届道教文化论坛以“传承、和喈、健康、发展”为主题,内江西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鹰潭市道教协会和市道教研究中心主办。两岸高道大德、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等共300余人欢聚一堂,畅谈海峡两岸道教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进程,共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火与精深,共谋海峡两岸的合作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心”“道”是中国道教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道教从产生之时就注重对它们的阐述。隋唐时期 ,道教出现向老庄复归的思潮 ,外丹服食屡试不验 ,佛教兴盛 ;宋明时期 ,理学繁荣。这些都为道教理论探讨的转变准备了思想基础 ,也促进了这种转变。作为道教的主要派别 ,自隋唐起 ,天师道徒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顺应三教融合趋势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注意道教哲学理论的提高。本文就此分析了宋以降天师道的几个代表性人物的“心”“道”思想。  相似文献   

6.
北京有一座宏伟而古老的道教宫观白云观,这里不仅是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派的祖庭,也是中国道教协会的所在地。道教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其信仰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上古时代,正式形成于公元一至二世纪的东汉末,由沛国人张陵(即张道陵,34──156)在四川鹤鸣山创立的“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的最早形式。后因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张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道教尊春秋时代道家思想家老子为道之祖,奉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以道立教,以道垂化,以道正心,以道养生,以道济世,以道为尊,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原,同…  相似文献   

7.
《江西政报》2006,(17):I0003-I0003
中国道教第一山——龙虎山景区位于鹰潭市西南郊16公里处.是中国道教发祥地。整个景区规划面积320平方公里,包括上清宫、正一观、仙水岩、应天山、马祖岩、洪五湖六大景区,景区内共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和人文景观。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秀美多姿的碧水丹山和千古未解的崖墓之谜是龙虎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8.
道教作为汉民族的本土宗教,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道教宫观作为道教徒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成为道教思想的物化载体,为虚无缥渺、变幻莫测的神仙道学留下了一点现实的踪影。本文粗略勾勒了历代道教宫观分布汉唐道教发展的轨迹。1.天师道宫观。道教作为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与中国上古的神话传说与神仙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兴起后,古史仙传中记述的名山五岳之列仙神迹,遂成为道教信仰的重要资源,道教宫观的起源被上溯到黄帝修仙之崆…  相似文献   

9.
《江西政报》2006,(17):I0002-I0002
月湖区成立于1983年10月.是鹰潭市政治、文化中心,辖有1乡、1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面积138平方公里.人口19.3万。浙赣、鹰腰、皖赣铁路纵横交汇,311高速公路、320国道、206国道贯穿而过.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距市区18公里处的龙虎山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中国道教发祥地。月湖区以其特有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潜力被邓小平同志誉为“是个好口子”。  相似文献   

10.
《乡音》2014,(1):53-53
柏乡县汉牡丹花卉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邢台市柏乡县汉牡丹园内,该园是以牡丹、芍药等花卉旅游观光、繁殖、错季开花培育、销售及历史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相似文献   

11.
动态扫描     
《台声》2016,(24)
正"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师巡台祈福"活动在台举行11月19日至30日,由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民族宗教委、四川省道教协会与台湾高雄道德院联合举办的"道行天下·青城山祖天师巡台祈福"活动在台隆重举行。成都青羊宫供奉的道教至高尊神——太上老君,青城山祖天师、江油金光洞中坛元帅——三太子哪吒神像赴台,在岛内全境巡游。江油陈塘关、乾元山金光洞、翠屏山哪吒道观负责人等一行8人护驾哪吒神像赴台巡游,开展民俗文化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2.
龙虎山纪游     
我国东南的江西省贵溪县有一座富有神奇色彩的龙虎山。这里景色秀丽,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一千八百年前汉末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创建道教的胜迹,而且还发现不少已有两千年历史的神秘岩墓。从江西去福建的铁路过龙虎山侧,在车上可见群山之上被喻为龙与虎的两峰对峙着;龙山蜿蜓蜷曲,虎山挺拔崛起,山势如龙腾虎跃而得名龙虎山。据史书记载,当年张道陵(张天师,三四——一五六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最後才选定雄奇的龙虎山修炼神丹三十六年,创建道教,从学者上千人。以後他带弟子去四川,而第四代天师继位後,又回到龙虎山,直到第六十三代。在历代王朝的支持下,道教得到迅速发展,从唐代(六一八——九○七年)以来先後在此建起七十  相似文献   

13.
中岳庙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宏大的道教庙宇。它位于登封市区东4公里处的太室山南麓,背依黄盖峰,面对玉案山,西有望朝岭,东有牧子岗。登高远眺,庙宇四周山峦起伏,山下绿树烟村,岚光霞彩,尽收眼底。俯瞰整个岳庙,翠柏掩映,红墙黄瓦,金碧辉煌。中岳庙与少林寺处于同一山脉,两者一东一西,一道一佛,相互映衬,相映生辉,构成了登封市旅游的两大亮点。中岳庙是历代封建帝王将相祭祀封禅中岳嵩山神的场所,也是我国道教文化发源地之一,它的前身是太室祠。祭祀封神在近两千年的封建…  相似文献   

14.
早春二月,艳阳高照,驱车青城山,寻幽觅胜。青城山上树木葱茏,层峦叠翠,因山形如城,故称青城。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在山上设坛传教,故而青城山亦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近年来,随着旅游升温,"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已成热门。停车古木苍翠的建福富,夜宿清幽风凉的天师洞,攀登妙法庄严的上清官……瞧藏于繁枝密叶间的官观亭阁,看悬于陡壁峭岩的老藤幽兰,望深沟邃壑的青城绿海。幽深、幽雅、幽秘,一种说不完道不尽的感受油然而来。  相似文献   

15.
关于道教全真派传入云南的几个问题郭武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主要为汉族人民信奉。在中国历史上,道教常被民众利用来与封建王权进行斗争,因而时常遭到世俗统治者的打击;然而,这只是道教的一支,亦即通常所谓的“民间道教”或“民众道教”,并不代表中国道教的全...  相似文献   

16.
文化有器物、制度、思想3个层面,而思想是文化的内核。在内核结构上中西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异.大致状况如下:第一,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差异。欧美文化是由希伯来文化和希腊文化流衍而成的,前者演为基督教文化,后者演为理性科学与哲学。看起来它是二水并流,恰成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但在信仰的层面,却只有基督教文化,而理性科学与哲学则具有强烈的工具性,不能使人安心立命。中国文化不同,从春秋末年开始便有孔子、老子二圣并立,儒家、这家的对立与互补;汉末以后,道家衍生出道教,佛教兴起并盛行;迄至清末,中国思想文化内核结构是儒…  相似文献   

17.
交流短波     
首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在台湾高雄举行 第一届海峡两岸道教研讨会6月27日在台湾高雄县全真道教总庙举行,祖国大陆11位道教界人士应邀与会。此次研讨会为期三天,围绕两岸道教学术交流、弘扬道教以及介绍两岸道教现况等问题进行讨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任法融强调,道教是唯一由中国  相似文献   

18.
《政协天地》2009,(4):59-60
2008年10月14日,福州市永泰县嵩口镇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我省继上杭古田镇、邵武和平镇之后第3个获此殊荣的镇。嵩口镇能从全国2000多个申报镇中脱颖而出,靠的是自身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目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种宗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宗教信仰者超过一亿人,目前各级宗教团体约有3000多个,宗教教职人员高达34万多人,这其中包含新一代代表人士数千人。加强对宗教界新一代代表人士的教育和引导,对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上海机关动态》2009,(2):40-40
江西省鹰潭市直属机关工委鉴于机关工委人员少与市直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在市直机关推行党建网络区工作制度,将管辖的直属单位党组织划分为10个网络区,由各成员单位轮流负责网络区的组织协调工作,使工作由被动变主动,由粗变细,由浅变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