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提倡正气,反对邪气──《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党性锻炼的教科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刘启民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对于增强共产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加强新时期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具...  相似文献   

2.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克思列宁学院所作的演讲,是一篇闪烁着中国共产党人聪明和睿智的马克思主义文献。我们重读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对于今天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加强党的建设,仍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对于这一科学论断,石云霞教授的学术专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论述得非常深刻。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24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少奇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首创了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我们党第一部从党员个人的角度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被中国人接受,除了外在诉求之外,还应思考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一种内在的契合关系。"内在超越"的修养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所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继承了这一传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中国古代传统的新型修养论。这种修养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新性发展,极大地弘扬了历史主观能动性精神,高扬了共产主义革命道德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修养论的构建不仅需要适应中国国情,而且应与社会规范建设和法治建设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正刘少奇同志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被誉为"培养合格的成熟的共产党员的教科书",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今天,面对"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对"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尤其需要我们重温和研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部光辉的著作,从中汲取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遵循。惟其如此,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才能在新时代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  相似文献   

7.
周铁农 《团结》2008,(2):4-6
60年前。中共中央发布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热烈响应,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由此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8.
我们不是经验主义者,但我们的主义里富有伟大的历史经验。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在应对困难和成绩的考验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系统总结了党执政60年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而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研究,是一个最具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也是最具有指导性、前沿性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日前,国防大学教授、少将黄宏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出版。该书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不同主题,接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反映了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历史课题,本刊对黄宏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来看,刘少奇所著《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既是加强共产党员自身修养的理论概括,又是巩固党的建设的实践探索。《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不仅注重从理论层面阐释共产党员修养的意义、内容和原则,而且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共产党员修养和锻炼。《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蕴含着丰富的实践观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凸显共产党员自身修养是一个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品质的过程。从实践维度阅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对其蕴含的实践观内涵进行诠释,对其中蕴含的实践目的、实践功能、实践原则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从实践维度探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的阅读方法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进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光辉历程。在中国人民跨入新世纪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自己的第八十个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历史地考察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奋斗轨迹,冷静地思考它所留下的启示,对新世纪中国加快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历史的回溯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重要性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 1944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 (《毛泽东选集》第 3卷,第 146页 )在 1949年 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党性修养理论是我们党的思想建设理论的重要内容。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共产党员要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什么是“没有党性”或“党性不完全”的问题;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提出共产党员要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1945年毛泽东为党的七大代表题词:“提高党性”。在这些论述中,毛泽东系统地阐发了党性修养的内容,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增强党性锻炼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道良德 《党政论坛》2002,(11):19-21
近几年来,市建设和管理工 作党委认真贯彻江泽民同 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党内有关法规,从体制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积极探索党内民主建设。通过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民主制度,强化了党内民主意识,调动了广大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积极性,改进了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有力地推进了本系统两个文明的建设。一、建设交通系统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主要做法1、确…  相似文献   

14.
五十七年前的7月,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与实践的大师刘少奇同志,在延安向马列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发表了长篇演讲,后来整理成文,就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论修养》),这是整风运动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拟定的二十二个学习文件之一。1943年编入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1962年经作者修订,由人民出版社再版印行。这一著作教育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员和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严隽琪 《民主》2011,(7):5-6
这几天打开电视,历史的氛围特别浓郁.如《中国1921》、《开天辟地》、《旗帜》等等,把我们带回到了上世纪20年代国家积贫积弱、社会急剧动荡、人民生灵涂炭的历史场景,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代背景。9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邵维正(1935—),浙江黄岩人,1951年初参军,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著名党史专家、国防大学一级教授、少将,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主要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军队政治工作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著有《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东方欲晓: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等,主编《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实录》《写给青少年的党史》等,参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书籍40余部,发表文章200多篇,获国家和军队各类奖几十项。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规定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领导职务,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领导着中国的先进文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样,失误和教训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创立和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其发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是其成熟的标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一时期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最艰难的创立探索时期。  相似文献   

19.
一、何为“中国道路”中西学者对“八大”认识上的不同观点   八大作为中国社会转换过程中的一次重大会议,国内外学者都给予了足够的注意。但是 对八大的评价上,中西学者的看法相去甚远。中国学者 (以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为例)认为,“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 初步成果。”这一论断,肯定了八大寻求中国道路的重大贡献。中国学者认为,八大的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正确反映。《七十年》以“八大和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探索”为标题,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刘少奇同志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所作的演讲《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党建理论著作。这部著作解决了共产党员如何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通过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使自己成为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它不但在延安整风中哺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而且在随后的几十年发展中,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必修课。《论修养》一书的理论价值在于它鲜明的独创性。刘少奇同志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上首创共产党员修养理论。这一理论在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思想建设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