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耀成 《政策》2010,(3):60-60
读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名著《我的人生感悟》,颇受启发。写了几句,聊作解读罢。 生活是一道多元方程,需要用缜密的头脑、从容的心态、敏捷的思维来求解。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智者越读越聪明,愚者越读越糊涂。生活是一台巨型电脑,鼠标就掌在您的手里,丰富多彩的内容任您点击。  相似文献   

2.
石守京 《世纪行》2008,(10):38-40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中华大地,吹绿了大江南北,人们迈着春天的脚步,大胆改革创新,精神变了,生活变了,一个个人面桃花,像是生活在天堂里,更像是生活在梦里,下面将我感受到的30年改革开放“花絮”献给大家一读。  相似文献   

3.
品读     
《中国残疾人》2013,(5):66-67
从本期开始,为您奉上一个全新的栏目——品读。在这个栏目里,您将看到优秀残疾人艺术家的最新作品、绘画作品,还有作者宝贵的创作经验,以及点评专家张和勇先生的深入解读。简单地讲,品读,就是读图、读字、读艺术、读心灵,从读中,品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从品中,一揽精神世界最美的风景……希望您能从欣赏中提升品位,从品味中领悟生活。本栏目欢迎您自荐或推荐作品,如投稿请发邮件到zczz@263.net.cn,邮件标题请注明“品读”栏目收,内文请写明残疾类别,期待您的来信。  相似文献   

4.
幸福的感觉     
王涛 《中国保安》2012,(3):72-73
在我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早晨可以不必急急忙忙早起上班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生活的自由幸福;一个午后,我可以拿起一本书,靠在宽大、舒适的藤椅上,就着午后温暖的阳光静静地读上一会儿书,或者漫无目的地望着窗外风景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生活的宁静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龚德明  谷蕤 《黄埔》2008,(3):72-73
龚选登(1899—1939)字阳甫,别号泰春。1899年8月9日他出生于广东琼州乐会县九曲乡沙美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0岁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艰难困苦的生活,造就其刚毅和吃苦耐劳的性格。他6岁开始读私塾,1916年,他考入乐会县高等小学,仅读两年因家境穷困而辍学,但因勤奋、敏慧、好学,后受聘为村学教员,数年后任沙美小学校长。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如饥似渴般的感受编辑部:《人民公安》是我最喜爱的刊物。每次收到此刊,我都爱不释手地读啊读。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了25个春秋,酷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人民公安》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因此,读《人民公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读了这期盼下期,总觉得它太短、太薄,还未等你尽兴,就已读完了。有时我还会把过去的已装订成册的《人民公安》拿出来再翻翻,总想从中找出点什么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想与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加强《法博士信箱》这个栏目,基层民警很愿意看这个栏目,它对基层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7.
云帆 《今日广西》2007,(3):36-37
在不少人看来,做“全职太太”就意味着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其实只要善于挖掘自身潜能,把个人专长转化成财富,同样可以把生活经营得五彩缤纷。有不少全职太太,一边快乐地带着孩子,一边拿着比先生还高的薪水,生活得惬意无比。读了她们的创业故事,相信一定能给您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那些读不起书的人有书读,有书读的人尽量读好书。从此,让读书意识贯穿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思想因读书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美好,让我们的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相似文献   

9.
马文军,这个已经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的“新上海人”,把同济、复旦和交大给读了个遍,最后留在了交大建筑系当教授,简直是学生心中的超级强人!请听听他对理想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党建研究》2012,(1):63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8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一书。作者徐中远是毛泽东晚年专职图书服务管理工作人员。本书全面反映毛泽东晚年的读书生活。所记所述,所见所闻,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有据的。其中如读新印的大字线装书,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读中国古今笑话方面的书,读《二十四史》,读鲁迅著作,读中国文学史,读报章杂志及读《参考资料》、《参考消息》,博览中国历代名人字帖等内  相似文献   

11.
行走灵台     
行走灵台的意义,在于读山,读远山的沉稳苍茫,近山的内敛青幽;在于读水,读潭溪的奔腾浩荡,读山涧的纯净幽咽;在于读寺,读古寺的沧桑质朴,读新庙的俊伟雄奇……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那些读不起书的人有书读,有书读的人尽量读好书。从此,让读书意识贯穿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思想因读书而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因读书而美好,让我们的国家因读书而富强  相似文献   

13.
刘复生 《新东方》2009,(8):38-42
海南作家、诗人孔见的诗具有某种冥思的哲学气质,在现代的语汇中深藏着东方传统的文化颖悟力,把对生活场景和细节的精细观察与平易的玄学不露痕迹地结合起来。读他的诗,真正让人感觉到是一个具有哲学思考兴趣和对生活保持反思倾向的思想者在写诗,而不是一位诗人在诗中进行思考与反思。  相似文献   

14.
厂夕读1土楼人家的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5.
读家观点     
我们的“读家观点”推出两期后,得到广大读者的响应,不少读者写来信件,电子邮件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但因版面有限,不能尽现,深感遗憾。在此特向关注我们栏目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并请大家继续支持我们的栏目。另外,除了文字以外,能反映生活的照片、漫画,我们也欢迎哦。本期给我们写来稿件的还有宋白、王培明、程志忠,周有豪、左雪文等读者朋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新教材五读     
一、指导读课题。课题是每课书的主旨,最鲜明扼要概括课文内容的中心和线索,它展现课文总体结构和基本体系。如初一教材第一课《正确认识自己》,课题开宗明义点明了全课的核心内容,由此而阐述四个问题: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社会影响着个人;善于认识自己;做有益于社会的人。通过读课题,使学生首先领会课文主旨,抓住中心,形成强烈的印象,并启发学生展开思维,引起学习兴趣,领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生活在社会时要正确认识自己,积极进取。二、启发读框题、目题。框题、目题是总课题之下展开的知识要素和培养目标的提纲…  相似文献   

17.
大 山 静听长空的电光雷火, 俯瞰大地的阴差阳错。 大山大山沉默的哲人, 长须垂胸面天而坐。 突然就走来了我, 来读你的沉默—— 读沉沉山雾懂得了负责, 读弯弯山路懂得了坎坷, 读丛丛山花懂得了美丽, 读汨汨山泉懂得了波折, 读一黄土懂得了渺小, 读万仞青峰懂得了巍  相似文献   

18.
苏眉 《福建乡土》2013,(6):61-62
五月,初夏。我收到许怀中先生寄来的他新出版的散文集《岁月匆匆》,以及嘱我写读后感的留言,心下惴惴。潜心一读,不禁为他真诚的生命述说和宽阔的文化视野所折服,为他对生活的热爱、创作的执着和为文的真情所感染。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我有幸赴欧洲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既开了眼界也受了启发,有一种读千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觉。我们主要是在德国进行交流活动,走访了一些重要城市和若干大型现代企业。一个月的行程让我对德国有了一些深刻的印象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反思阅读     
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就坚定地说:“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一百六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可以满怀敬意地说,别林斯基对书的认识是深刻而不配的.虽然我们已经步入信息社会、知识时代.图文声像共同专送宇宙的各种信息.然而,作为思想产儿的书;依然是社会的灵魂、时代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活在现代的每一个有识公民,读什么书,就其建立知识结构、洞悉社会发展、对华精神境界.锻煤油思想深度来说就里得龙为重要了审视自已在读什么书.对于每个读书人都是一林觉悟,也是面对新世纪对读书生活的一次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