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朱正 《瞭望》1988,(41)
一天,遇到一位青年朋友,闲谈了几句,他忽然说:“那本《社交书信大全》我已经看到了。” 我没有听明白,问:“什么书信大全?” “《社交书信大全》。怎么?你不知道?那里面还编进了你的几封信呢。” 他告诉我,他的同事有这书,他无意中在书里翻到了我的信,还以为我早知道了哩。我确实从来不知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读《红楼梦》都想读明白,但有一位红学大师曾说过他的体会:“这部书越读越糊涂.”而另一位红学大师说:“这部书应越读越明白才对,怎么能说越读越糊涂呢?”对此该如何解释?笔者发表点个人拙见. 作者有意不让读者读明白.在《红楼梦》的开头作者就说:“故将真事隐去.”第七十八回中说:“太平不易之年,蓉桂竟芳之月……”作者说了一通,仍是“假语村言”,让你不知他写的故事发生的年代和发生的地点.而对下列问题也是糊涂不清.  相似文献   

3.
《瞭望》1996,(26)
十年前,本刊组织过一组报道,总题是:“他们在读什么书?”按照起初的计划,这组报道想介绍几十位政界、学界的知名人士读书的情况——读了什么书,想向读者推荐什么书?希望借此倡导一下读书的风气。 学界那部分进展顺利,许多专家、学者、作家都寄来了他们的回答;政界部分则大致搁浅,只有个别已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作出了回答,而在职的同志大多诚恳地向前往采访的记者说:“真想好好读点书,但实在太忙,所以实际上没读什么书。” 我们理解这些同志的处境,也确实知道一些负责同志每天需要批阅的各种文件便有十几、数十万字。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开许多会,见许多人,谈许多话,加上迎来送往,种种应酬,想坐下来读书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4.
在一次同几个朋友的闲聊中,听一位朋友讲起这么一件事:他邻居的一位男孩前两年读小学的时候,拾到一只钱包交还了失主,遭到父母的责骂。前不久,这位已是初中生的男孩,又捡到一块贵重手表,把它交给了父母。男孩父母竟夸奖说:“我们的孩子毕竟是初中生,比以前懂事多了。”这孩子的父母也许还不知道,拾金而昧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触犯刑律的。  相似文献   

5.
初到荷兰     
我和先生是经朋友介绍结缘的。他是荷籍华人。十年前,我先生是在荷兰获得女王授予“骑士勋章”的第一位华人。今年女皇生日,特向获此殊荣的四位华人,颁发了王室荣誉勋章。这是荷兰政府对有突出贡献,推动两国多元文化发展的华人的肯定,也是全体华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一生,轰轰烈烈难,默默燃烧同样难。 一个明媚的日子,一位美籍华人妇女,来到协和医院外宾门诊室,拉着陈淑坚的手说;“你还认得我吗?” 看到陈淑坚似乎感到很遗憾,她又说:“26年前,我在这里生第一个孩子,多亏你助产,给了我许多安慰和勇气,我终生难忘……”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位女秘书,人虽长得漂亮,但工作中却经常粗心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立刻赞她:“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柯立芝的评价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又说:“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也能和你的打扮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事后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疼啊。”好一个精妙的比喻啊,我们姑且称之…  相似文献   

8.
石岩 《侨园》2022,(7):69+1-5
<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6000万,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提起东南亚华侨华人对祖(籍)国的贡献,不少人会想起抗战时期的南侨机工。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羽毛球队从蹒跚起步到“梦之队”的筑造,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初期回国的东南亚华侨的贡献,比如一对培养了6位世界冠军的马来西亚归侨夫妇——傅汉洵和曾秀英。而有一位驰骋世界赛场几十年、与海外侨胞感情颇深的国际体坛名人,更是创造了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历史和巅峰,他就是“金牌教练”李永波。  相似文献   

9.
刁宏斌 《民主》2005,(3):32-33
早就听说民进和教育的渊源,早就看到许多优秀的同行是民进会员,终于,我也成为他们中光荣的一员。还是在一年前的冬天,家里来了一位我曾资助过的蓝田山区的山村女孩,她就读的大学就要放寒假,她问我:“老师!您是民进会员吧?”还未等我回答,她兴奋地介绍:“你们民进  相似文献   

10.
印尼华人大约在700万人,可分为土生华人和新客家华人。前者主要为福建籍,后者主要为广东籍,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客家人,多在本世纪上半叶抵达印尼。排华,是东南亚华人百年来承受的共同命运。今年5月,印尼因政治因素和经济形势引发了社会骚乱,华人在此骚乱中再次成为受攻击的目标,店铺被抢掠,车辆房屋被焚烧,一些歹徒还高叫要杀掉所有的华人。印尼首富、苏哈托的朋友林绍良也未能幸免,他的家被暴徒  相似文献   

11.
跳着读     
一位朋友也是位嗜书之人,某日,忽发妙语道:“人到中年的标志之一,就是猛然发现,即使家中现有藏书,这辈子也读不完了。”个体生命的有限,与知识积累的无限之间的矛盾,古人早已觉察。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我有一次有幸“深入”过校图书馆的书库,站在密密麻麻的书林中,“殆已”之感突然那么强烈地袭来。怎么办?庄子主张“取消主义”,既然路是如此地长得无限,多走一步少走一步就无所谓了,最好一步也别迈。先辈里善读书的亦总结过很好的经验,说  相似文献   

12.
最近,有两位青年朋友(以下简称甲、乙)和我聊天,话题就是“自由”。交谈中得知,他们读过一些萨特的书,谈起来有根有据,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下面就将我们交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或许能给青年同志一些启发。魏:从谈话中,看得出你们都读过萨特的书。能全读得懂吗? 甲、乙:说实话,萨特的书是不太好懂。象《存在与虚无》,很难读下去。但其中他论述“自由”的  相似文献   

13.
我穿了五年警服,有许多痛快的事情,也有不痛快的事情。当兵,也有酸甜苦辣。 怎么想起要当兵的?记得高中毕业后一次酒会上,一位女同学说:好男要当兵。她这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对我却颇具蛊惑力。几位同学也跟着嚷:“当兵去,当个将军才算好兵。”我的心里,就象喝了一口烈性酒,热乎乎的。你知道,天底下有那么一号人,总想做人尖尖。我就是这号人。 最初几天,我没敢报名。因为听说到北京当武警身高、体重等条件和其他兵种不同,特别是政审,要求更严格。一位同学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在电话里鼓捣了半天,我想,干嘛不试一试呢? 这一试,竟被录取了。我自己吓了一跳,一股当将军的“野心”又怦怦跳个不停了。 到了警营,我的妈,这哪象同  相似文献   

14.
萧乾 《瞭望》1987,(27)
常听年轻朋友慨叹:真想读点书,可就不知从哪本着手。 30年代曾有几位大师为青年开列“必读书目”。这种书目,社会科学方面也许比较好开,文艺作品就难了。我一向主张根据个人的“趣味”,从泛读中去选值得精读的书。 把taste这个字译成“趣味”,其实是很不恰当的。这里,我指的是从个人爱好出发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端木伯伯”的由来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天,母亲回家,很高兴的样子:“我在淮海路遇到几十年前苏州乐益女中的老同学端木露茜,现改名端木新民,是她先认出臻‘是许宪民吧?”“她是储安平的结发妻子,有四个孩子,后因性格不合而离婚.她现在的先生孙西岩是上海水产学院气象学教授,她家就在陕南邨,离此很近(我们住茂名南路),我已去她家小坐了片刻,你们以后也可常去她家,你们要叫她端木伯伯.她是苏州才女,早年留学英国,是一个人物,以后再详讲.”  相似文献   

16.
林蔚 《瞭望》2007,(18)
这几天女儿一遍遍请求同意她与同学一起“五一”出游,都被笔者断然拒绝了,理由很简单:“外面太不安全”。她心里一万个不痛快,天天抗议:没有一个同学的家长像你!  相似文献   

17.
王延忠 《侨园》2012,(8):27
可能是当过多年教师的缘故,到了美国,我对美国的教育投入了特殊的关注.美国的教育的确很特殊,跟中国教育比较,似乎不像“教育”. 先从幼儿教育说起.美国的幼儿园,孩子们就是玩儿.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中国的幼儿教育家,却把这一条从根本上“改革”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幼儿园担负起了小学的教育功能,以传授知识为主了.读英语,学汉字,什么心、脑算,变成了幼儿园的主课,孩子的玩儿,却被挤在了角落里.  相似文献   

18.
沙天 《侨园》2002,(6):4-5
从总体上说,美国华人任职警察的不多;美国警界中,华裔知名者更是寥寥无几。但李昌钰却除外。李昌钰是一位全球性的传奇人物。李昌钰的名气大得很,是美国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精湛独到的刑事侦查与鉴定技术享誉国际,被称之为“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定大师”、“科学神探”、“现场重建之王”与“犯罪克星”。李昌钰还担任了美国州级警界最高首长,为华人赢得了无限的荣誉。作为国际著名的刑事鉴定技术专家,李昌钰曾在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调查6000多起重大案件,他侦办的许多刑事案件都成为国际法庭科学界与警界的教学范例。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有个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某自行车厂的一位党支部书记找一位青年工人谈话,那位青年工人不服气地说:“我问你个问题,你若能答上来,我就服你。你说说,一辆自行车的前后轮共有多少根车条?”那位书记没答上来,显得很尴尬。当然,这位青工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天上知一半,地上全知道”,未免有点儿强人所难。尽管是自行车厂的书记,不知道有多少根车条也不等于就没有做思想工作的资格。关键还是要看人家的道理讲得对不对。  相似文献   

2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儿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但是,在我们地处鄂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什么都比山外地区慢一步。虽然教育部对音乐教学早有明确的要求,可我们这里许多中、小学对少儿的音乐教育还很不重视。音乐课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校园里难得听到歌声。据一些教师反映,现在,山区中、小学音乐课大都因缺少教师而无法开设,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升学率,音乐课常被挤掉。一些中、小学的孩子们叹息说:“读了几年书,不知哆、(口来)、咪。”他们需要歌唱,轻视音乐教育的现状亟须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