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意是指社会公众与司法机构在个案处置中和互动中所形成的,社会公众对司法个案处置的主流性、主导性意见与期待。在当代中国,民意已经成为了影响司法独立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公众判意与司法冲突的表现与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民意强势下法律思维坚守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于浩 《北方法学》2014,(3):153-160
法治思维作为一个时兴概念在当下中国被不断提及,并成为社会治理领域的正当性话语,因此需立足于法治的基本要求,结合法治实践的个案场景,在发现当代中国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的同时探讨法治思维的运用问题。而法治思维内涵的既有界定往往抽象而不具可操作性。因此,法治思维是以规则为中心,合法性判断为优先,限制权力保障权利,坚持正当程序的思维方式。要注意反思当代中国社会治理中与法治思维相左的四类主要问题:领导意志对法律执行的扭曲,法外利益与纠纷解决的乱象,公权力过于强势的现状,重结果轻程序的思维传统。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提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很多大学设立了知识产权法专业,并与法学专业并列进行招生。同时,在理论界比较强势的说法是知识产权法比较特殊,归入任何法体系都有不妥之处,应将其作为独立法部门。通过对科技法演化历史的梳理认为,知识产权法是科技法在其演化过程中的一个历史形态,是科技法体系中关注科技主体因技术发明成果而享有排他性财产权的制度安排。尽管知识产权在当代获得了强势发展,但以科技进步法为核心的科技法体系对知识产权的支撑和浸润作用不能割舍,任何主张知识产权独立的理论和做法都会对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带来危害,应尽快走出科技法与知识产权法相互割裂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刑事司法体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侦、捕、诉、辩关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侦、捕、诉、辩衔接机制,寻求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平衡点,一直是司法实务部门不断探索和力求解决的一个难题。但实践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侦、捕、诉、辩衔接机制的步伐始终显得步履艰难而蹒跚。《律师法》的修改,削弱了公权的强势,给传统的办案方式和机制带来了挑战,使司法实务部门真切地听到了《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前奏曲,感受到了法治进步的“压力”。  相似文献   

5.
“民告官”的诸多困境中,执行难是长期存在的又一棘手难题.许多行政机关常常以“新官不理旧事”等各种理由拒不履行法院的生效裁决,尤其是公安、规划、土地、税务、工商等强势部门,更是牛气冲天、置之不理.甚至,一些顶住重重压力作出公正裁决的法院,还会因此遭到报复,哪怕是不起眼的计生委,败诉后也可能让法院挂上“计生黄牌”.  相似文献   

6.
司法解释本来是法律成长和实现法律精神的的重要途径,但是,解释权与解释方式的不断泛化又反过来干扰了法治原则的贯彻,彰显部门利益的潜规则盛行导致基本法权威的削弱.只有制定更加完备且具可操作性的刑事诉讼法典,及时修改全国人大关于法律解释的决议,集中司法解释权于最高人民法院,全面清理各地方正在实行中的自制规范,建立强势审查备案监督机制,才能实现司法解释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7.
“打造强势民政,服务弱势群体”,这是近年来民政人常讲的一句话。但强势民政如何打造,民政地位如何提高?不仅仅是出台几项利民政策、增加几亿惠民资金,关键还在于党和政府的惠民爱民举措在基层能否落到实处。民政工作的对象在基层,根基在基层,实效体现在基层。  相似文献   

8.
立法是法治的起点。地方人大传统立法模式的最大弊端是带有浓厚的部门利益色彩,它在赋予一方特殊权利的同时,也相应限制或者剥夺了另一方的话语权。在这一状况下,尝试委托"第三方"参与立法的模式变革,就是希望通过借助"第三方"参与立法人员的中立地位和职业操守来回应立法过程中的"公权私用"和"部门利益法制化"的批评诘问,以外力优势规避部门强势利益对立法的负面影响。然而,这一立法模式变革的大胆探索,在实践中却并没有获取预想的完美结果,甚至还带来了一些诸如立法资源浪费、法规脱离实际、立法不公等新的难题。摆脱这一新的改革困境,还必须通过现有制度的配套建设,持续强化地方人大的立法主导地位,推动实施公共立法,完善利益制约机制,强化立法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9.
同属人权范畴的话语权和沉默权应是司法过程中两种具博弈性质的权利,但实践中,警察、法官等强势主体常凭借其享有的特定话语权压制、甚至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弱势主体的沉默权,从而使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遭到无情践踏。司法语境下的语言策略认为,沉默权是确立话语适切条件的语言反应,亦是对强势主体话语权的必要制约,二者是平等的对抗关系。明晰司法语境下强势主体话语权和弱势主体沉默权的关系,有助于厘清权力边界,均衡双方的语言权利地位,保障弱势主体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从而在司法过程中实现人权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探析──以证伪思维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霞 《河北法学》2008,26(6):117-123
证伪思维具有科学性和批判性。我国现行的移送审查起诉的证明标准,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运用证实思维,忽视了排除案件疑点,应予以完善。移送审查起诉应确立"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该标准符合证伪思维的要求以及认识的模糊性原理和证明标准的层次性。为了保障"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实施,在贯彻全面取证原则的前提下,应实行侦查部门与预审部门分立,在一定条件下,在侦查阶段扩大律师提前介入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行业协会中强势会员的不正当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行业协会内部,由于各企业在资财多寡、影响力大小等方面存有差异,因而有强势会员与中小会员之分。在利益的驱动下,强势会员可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操纵和控制协会,侵害中小会员的利益,从而直接影响到行业协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当完善行业协会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强势会员的不正当行为。  相似文献   

12.
强势政府是指具有强大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能够高效运转并可以被有效制约的政府。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角度看,强势政府在非常时期的作用都尤为明显,能够在突发事件或社会危机面前力挽狂澜,从容应对,让社会机器得以正常运转。诚然,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人类尚未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来,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属于正常的现象,我们在很多问题的研究上都是面对死亡来谈论生的意义。只不过像躲猫猫等的死法是发生在看守所、监狱等行使国家权力的场所,在经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经过查证发现其中多有违法乱纪等情节,于是乎,各种表述简练、吸引眼球的形形色色的蹊跷死法,引起了网络等媒体的关注。通过媒体的进一步概括修饰,  相似文献   

14.
唐玲 《犯罪研究》2016,(4):58-63
警察执法强势心理是指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展现的一种居高临下、傲慢、权威的心理状态,它对执法公正性产生无法排除的疑问,冲击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这种心理的表现主要有知觉上的麻木、优越感强以及心理认知性等形式;是个体、群体以及社会三个方面的促成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消解警察执法中的强势心理影响,可以采取增强社会支持度、创建群体逆向执法模式、加强警察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学30年:主导作品与主导作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法学30的年发展,产生了一批在引证影响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学作品和法律学人。这些法学主导作品和主导作者,呈现了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法学主导作品构成了中国法学基本的心智图式,呈现为英美法系对理论法学和欧陆法系对部门法学的强势影响。同时,那些在引证影响上位居法学各个领域前列的法律学人,构成了当代中国法学的主导作者,他们的自身特点也从多个层面展示了中国法学30年来的发展特点。探索和反思中国法学30年来的智识结构和沿革趋势,是我们理解自身和继往开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法学视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05,23(7):18-20
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在现今我国日益突出起来."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强势群体".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研究和解决强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包括某些阶级性根源.弱势群体不只是经济贫困者,更是权利和权力的贫乏者.治本的方略不应只限于给予弱势群体以短期的社会救济,更重要的是保障他们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应有的权利和权力.  相似文献   

17.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法学视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在现今我国日益突出起来."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强势群体".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研究和解决强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包括某些阶级性根源.弱势群体不只是经济贫困者,更是权利和权力的贫乏者.治本的方略不应只限于给予弱势群体以短期的社会救济,更重要的是保障他们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应有的权利和权力.  相似文献   

18.
马丽 《法人》2010,(1):84-85
在电子商务对快递业务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是什么让民营快递公司本该处于强势的地位变成了弱势?原因显然还要从民营快递自己身上找  相似文献   

19.
郭彦华 《政府法制》2014,(15):52-52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朝阳小学在各级部门的关怀下,在离石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结合实际环境条件,内强教师素质,外拓工作环境,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一心致力于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通过对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落实,强势促进学校依法治校理念的形成与深入,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氛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合同算个啥     
在编剧眼里,合同是作品的护身符。他们在转让剧本拍摄权或接受委托创作剧本时,都会与制片方签订合同。但是,因为制片方是强势一方,合同的约定往往约束不了他们的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