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进未来     
策划这个选题的时候,北京正下着入冬以来的头一场雪,空气中弥漫着暖流,人们为即将到采的新世纪感动。 如今我们已经真实地触摸到了二十一世纪。 想想看,新世纪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 这很重要。 整理好你的心情,请跟我来。  相似文献   

2.
现在如果有人问:北京人都在干什么?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又是什么?人们肯定会说,那还用问吗?肯定都在做着与奥运有关的事情.谈论的也是与奥运相关的话题。可奥运之后,它能给北京留下哪些永远抹不去的“印迹”呢?  相似文献   

3.
历尽艰辛擒“大头”胡建强,孙洪涛1996年5月3日,“大头’被抓住了”的消息在北京前门地区不胜而走,人们竞相传递着这一信息,“大头”是何许人也?人们何以对其这样感兴趣?大席频发撬锁案去年4月间,前门派出所管辖的大席胡同接连发生两起撬锁案。一起在大席胡...  相似文献   

4.
2007年是北京2008奥运会筹备的关键一年,奥运会的筹备工作进展如何?北京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奥运?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5.
乌格 《中国减灾》2008,(8):26-27
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了。然而不久前。还曾有人抱怨北京的安保过严,“令奥运变得无趣”。 面对这些“杂音”.人们不禁要问:与我们实行的安保措施相比,以往历届奥运究竟实施了怎样的安保措施?  相似文献   

6.
两个月前,人们还在叩问: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转眼间,就进入了春风送暖、绿染柳梢的季节。这个季节对国人之重要,绝不仅仅是“一年之季在于春”,更在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一年一度均在此时的北京召开。伴随各地代表、委员赴会的匆匆步履,民众的目光开始聚焦北京,聚焦人民大会堂,对今年的“两会”翘首以盼,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7.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如今前两问都已有了圆满的答案,眼下,人们都在为解答第三问而努力着。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呢?  相似文献   

8.
正规厂家也产“黑心鸭”? 北京哪儿最热闹?天安门、故宫、长城?都不是!要说一天24小时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人流络绎不绝的还属北京的火车站。一出火车站,两旁的小商铺里传来不断的吆喝声,店面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它们都有同样的标签——“北京特产”。  相似文献   

9.
晓音 《黄埔》2010,(2):63-63
2007年7月8日至16日,在北京新光天地举办了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和齐建新绘画作品展览,在北京引起很大轰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专门做过报道。在人们盛赞贺惠邦奥运书法长卷的同时,对齐建新所绘兰、竹也赞不绝口。贺惠邦、齐建新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贺惠邦、齐建新何许人也?原来他们是一对书画夫妇。当许多人得知这一情况后,都露出敬慕的目光。不少人说:“这是一对多么好的书画夫妇搭档呀!”  相似文献   

10.
蒋乃珺  王晓 《今日广西》2007,(12):71-73
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将禽类、肉类,甚至乳类食品拒之门外”、“尽可能多地摄入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当“素食风”袭来时,全球为之动容:在中国,北京大学成立了素食协会;在美国,人们更以“吃素”作为生活品质的象征,55%的美国人外出用餐时,会点全素菜肴;世界权威营养学家、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的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柯林·坎贝尔博士,近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大谈了他的“素食经”。素食究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改变?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会不会在这一“潮流”的影响下颠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8,(9):86-96
夺目的奥运会,将北京推向了世界,与此同时,全世界也来到了北京。 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是挑战建筑概念的“鸟巢”,还是游泳圣殿的“水立方”?是威严伟岸的天安门,还是风挽柳荡的什刹海?是巨形“蛋壳”的国家大剧院,还是扭曲“斜塔”的中央电视台新楼?是老字号云集的前门大街,还是遍布古玩的潘家园?是渗透着东方神韵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还是平民百姓生活写照的四合院?  相似文献   

12.
后奥运时代的典藏和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运会短短的16天相聚里,来自全世界的人们打破了语言和肤色的界限,犹如兄弟姐妹般共同庆祝、共同分享。当北京奥运会圣火熄灭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们又应当给世界留下怎样的身影和回忆呢?  相似文献   

13.
《今日广西》2008,(9):76-77
近900款展车,其中新车有上百款,全球首发7款,亚洲首发24款……以“梦想·和谐·新境界”为主题的第十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汇集了国内外最值得人们关注的实力新车。这些新车有哪些新卖点?会不会成为你购车的新目标?让我们走近它们,感知它们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4.
速读     
《人民公安》2008,(14):7-7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去参观其他国家举办的奥运会,我们会在乎他们的衣服晾晒在户外吗?我们会对他们门口的自行车有意见吗?生活就是锅碗面盆杂什大交响,这也是生活的魅力,如果对秩序过于苛责,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还有参观者都会觉得别扭。 ——北京学者吴祚来说,迎接奥运还需要一颗平常心。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年底北京的一次研讨会上,一些学者对新经济的提法大泼冷水我也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感到新经济成分太小影响不大。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的一位学者干脆引用弗里德曼的一句话:根本没有什么新经济。 几个月过去了,我对新经济的认识有所深入,在认识方法上进了一步。当前人们争来吵去都没吵在点上主要是对新经济的概念没有确定。什么是新经济?新经济包含什么内容?光泛泛地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把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说成是新经济也有点笼统。新经济为什么新?为什么要专门区别于旧经济?你必须有个标志,有个明显的区别界限。所以,判…  相似文献   

16.
市场需求变幻莫测,人们越来越糊涂:21世纪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众说纷纭中,刚毕业的大学生们为了给自己的就业多加几个砝码,纷纷加入了考研大军。对于这一现象,用人单位是如何看待的呢?他们理想中的人才又是什么样子? 北京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坦白地说,用人单位总是希望招来的大学生马上就能用,一般的本科生只是具备了高水平人才的最基本素质,而大多数研究生却能把某一项技术挑头做起来。所以很多企业都打出了“研究生优先”的牌子。当然,学历只是人才挑选的一项指标,对于各方面条件都很好的本科生,公司还是会先…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爷 师傅的电话响了。 “眼珠子是摆设啊?没看见水池子上有条带鱼……怎么不够?剁五段,我吃两段,儿子吃一段,头尾你一收拾,焖上一锅大米饭。”  相似文献   

18.
北京最重要的特色、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谁在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古都的命运负责?为什么一边不惜巨资买回当年被英法联军掠夺的流失文物,一边又在继续拆毁所剩无多的历史文物?北京若成为一座没有历史文化景观的新兴商业城和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因为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待过,朋友同事相聚,总难免会问到这个问题:上海好?还是北京好?上海人和北京人哪个更靠谱?笑曰: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0.
舒乙 《北京观察》2009,(9):60-61
人人知道,老舍先生爱北京。 怎么个爱法呢?爱它什么呢? 他说他自己说不上来,仿佛爱母亲一样,是一种由音乐和图画所引起的爱.不大容易说得清楚。北京在他的血里,他的性格和脾气有许多地方是北京赐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