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媒体报道,多名"枪手"在江西南昌一些高考考点参加考试,引起一片哗然。今年全国高考有942万考生接受"检阅",高考作弊为何难以禁止?尽管有考试可能就会有作弊,古时的科举如此,现下的公考、资格考试、高考等也不例外。因此,942万考生参加的2015年高考,出现一些作弊现象在所难免a但在管理越来越严的情况下,记者卧底充当的"枪手",不仅能够顺利进入考场,顺利考试,而且如果不是记者主动举报,可能还不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困惑众所周知,考试是学校教学链条上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考试的成功与否是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否得以确认的关键所在。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考试偏偏步入了误区。困惑之一:作为政治教师都体验过这样一种难堪:每当你结束一个单元,兴致勃勃地向学生布置测验的任务时,学生回报你的不是热情洋溢的姿态,而是七零八落的叹息,好像考试就是一场灾难的降临,就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困惑之二:曾几何时,考场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考场上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绝非偶然。尽管校方对学生考试作弊有严厉的惩戒措施,可是仍有不…  相似文献   

3.
探索标准化考场条件下的考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光 《前沿》2012,(7):136-139
标准化考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考场管理模式,它的诞生,既是高科技在考试领域的应用,又是考试管理面对疯狂舞弊的一种积极的选择。科考制度建立后,考试成绩和考生的切身利益挂钩了,考场舞弊现象也就产生了,并随着考试与功名利禄的紧密结合而恶性发展。群体作弊、有组织的作弊、利用高科技作弊呈现蔓延的趋势,越来越难以防范。怎样防范考生作弊,尤其是有组织的团体作弊、利用高科技作弊,成为现代考试管理者研究的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考场作弊是一种违反学校纪律的欺骗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它是一种不良品德、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形式。笔者通过与作弊学生交心,了解其学习动机、学习环境,探寻其内心真实思想,初步分析得出,作弊学生心理有如下几个方面:1.学习成绩差,但又惧怕被归为差生之列。一些学生因平时学习不用功,学习方法不当或因智力欠缺,学习成绩较差,每当考试来临之际,他们便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因考试不及格被归为差生之列。为避免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讥笑或留级,便产生作弊动机。2.独立完成作业能力差,自信心欠缺,导致作弊动机的产生。有些学生学…  相似文献   

5.
备课卡片     
科目公民自尊自重求实求是北京市一中在198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搞取消监考的试验,把考试作为培养学生人格尊严的教育。学校领导和老师反复动员,讲明考试的意义和作弊的危害,强调指出:这次考试不仅是学科的考试,而且是人格的考试,问心无愧的59分比抄来的95分要宝贵得多……。很受学生欢迎,大家纷纷保证不作弊。11月9日第一场考试开始了,没有老师监考。考场格外安静,只听见学生伏案疾书的沙沙  相似文献   

6.
印晓慧  陈敏 《传承》2012,(4):50-51
考试是高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考试作弊的出现对考试的公平性及真实性构成极大挑战,严重影响高校学生的培养。通过对影响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进行梳理,提出预防和减少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新语     
《小康》2013,(9):22
防作弊帽防作弊帽,是泰国农业大学的最新发明,这个发明诞生的原因有些无奈——是因为考场太小的缘故。原来,最初是聪明绝顶的泰国学生发明了这款帽子,学校看了觉得用来防止作弊还不错,于是征求学生的意见,最后达成一致。从此以后,每次遇到考试,学生们就要戴上这顶帽子,有效地防止了作弊。制作方法:首先学生在头上戴个头饰带,两侧分别别一张纸,然后再将两张白  相似文献   

8.
日前,株洲市人事局对在近期举行的全国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全省职称外语水平考试中17名请人代考者作出严肃处理。决定取消17名违纪者本次考试资格,给予通报批评,并在三年内不准报名参加人事部门组织的各类考试及职称评聘。 人事职称考试及各类资格考试作为客观、公正评价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良好的考风考纪是考试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该市人事局曾三令五申,反复强调考试工作的严肃性,但仍有部分考生目无政纪,我行我素,以种种作弊行为扰乱考场秩序。此次  相似文献   

9.
某省教育考试机构组织全省性考试,有一位考生携带处于开机状态的手机迟到进入考场,大约距进考场3分钟左右,考生将手机交给监考人员,并主动说明情况,监考人员随即在考场记录单上作了记录。事后,某省教育考试机构在其门户网站上作了处理前公告,随后其内设机构考务处作出了如下处理意见: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六条和第九条的规定,考生将处于开机状态的手机带人试场属于“使用通讯设备”,是作弊行为,  相似文献   

10.
每年六月都被人们称为黑色的六月,因为这个月要进行两次决定命运的考试——高考和中考。特别是高考。高考,像一道人生难解的几何题,千百万学子拼搏,亿万人民困惑。尽管升学率在逐年上升,但高考仍然被看作是万人过河的独木桥。在每年的高考中,考试与人性的冲突屡见不鲜。今年高考也不例外——各地上演了一幕幕令人费解的苍凉的闹剧、悲剧:为了让孩子安静应考,有人将附近烦噪的青蛙毒死;考生家长组成人墙阻拦车辆通过;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父亲去世母亲对女儿隐瞒死讯;母亲送孩子高考遇车祸,女儿含泪上考场;迟到2分钟,母亲给监考人员下跪……湖南电视台“钟山说事”最近制作了《高考天问》节目,主持人钟山血脉贲张地质问:这些事件是让人感动还是令人心寒?有网友将这个节目视频在新浪微博上发出后引起轰动,几天时间有近50万人转发、评论。我们不禁要问,高考,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1.
透视考试腐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其他腐败之风一样,考试腐败现象亦屡禁不止,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作弊手段已从夹带课本纸条发展到利用呼机手机等高科技通信工具;其违纪犯罪规模也已从个人作弊犯罪扩展到有组织的集体舞弊;其涉及范围从一般高考、成人高考蔓延到技术职称、岗位资格、国家公务员录取等项考试领域,甚至在军队里也发现考试弄虚作假、考场违规作弊、凭借假文凭招摇撞骗的丑陋现象。据高教部官员估计,目前国内大约有50万至60万持假文凭者。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考试腐败现象着实让人愤慨和忧虑在不久前结束的2001年中山大学博士生入学考试中,广东某省级金融机构一名副  相似文献   

12.
院长裸模     
近日,南京某文理学院院长,为一班上绘画课的学生当起了裸体模特。据称,这天约定的模特儿因故缺席。教师询问学生谁愿意临时顶替,但无人响应,为不耽误教学,院长就脱光衣服大方地走上了画坛。事后,在回答记者采访时,这位院长平静地说:这很正常,上课的都是成年人,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学生花钱来学画,无故停课,不是浪费他们的学费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台湾大学考试舞弊案层出不穷,虽然有关方面已经采取了种种防备措施,但实际上破获的仍是少数。特别是在现代高科技的条件下,给作弊提供了种种极为有利的作案工具,让人防不胜防。1999年2月,台湾北部地区5所专科学校联合进行招生考试,警方在监控考场时发现,有的考生在考试进行30分钟后就离开了考场,违反了考试40分钟后才许退出的有关规定。于是,他们怀疑可能有舞弊行为,由提前退场的学生带出试题,再由外面的“解题高手”答出后,用传呼机向考生提供答案。通过调查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名叫周志洁的人办了一所博世补…  相似文献   

14.
一、在《考试说明》上抓方向方向,即高考的方向。抓方向,必须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帮助老师及应试者正确认识考试性质和要求等一系列问题的指导性用书。我们对每一年的《考试说明》都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首先,研究《考试说明》,正确领会和把握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把这些要求向学生讲解,要求他们在复习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进行高考能力的培养训练。其次,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分析题目情景材料的设置方法,材料中所包含的寓意及题目设问的要求,研究这些示例包含了几种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4,(8):24-29
截止到记者发稿时,今年的高考录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三名参加普通高考的盲人的考试结果也已经基本确定。河南的李金生一出考场就矢口道肯定录取不了,甘肃的张耀东超出一本线15分,而上海的那位盲生,我们通过各种渠道都没有联系上,只是从侧面打听到该生考了480多分,看来,三名盲人考生的考试结果只能说是喜忧参半。有人说这是作秀,也有人说是浪费公共资源,但这些都抹杀不了2014年盲人普通高考破冰之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4):57-59
作弊,这一不讲诚信的行为,其手段已不仅是偷看、夹带和抄袭.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考场内外配合作弊的情况时有发生。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针对新形势制定了相关的违规处理条款,并加大了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7.
郭姣 《当代广西》2009,(10):45-45
近年来,尽管国家教育考试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但高考中作弊现象仍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考试秩序,破坏了高考的公正公平。近日,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监考、评卷等各项细则,再次从制度上为高考添加了“保险阀”。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公务员考试的大幕已经拉开,一篇《年薪15万为何挡不住公考诱惑》的报道引人注目。报道说:山西太原有一位年轻人宁肯舍弃年薪15万的收入,也要参加浩浩荡荡的公务员考试。我从小生活在太原,知道与全国相比,太原属于中低收入地区。因此年薪15万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难企及的数字。但是,这个小伙子为什么放弃这样高的收入去报考公务员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考笔谈     
1997年高考政治试卷分析山东省政治科评卷领导小组汪纪贤山东省实验中学执笔一、对试题的评析1997年高考政治试题在吸取近几年来高考政治&题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进展。这表现在:第一,试题较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住高考命题规范化,也使高考复习有纲可循。试卷内容比例基本符合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要求。考查内容的知识范围基本与高考《说明》中的规定相符合。这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第二,试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迎着热点上,突出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突出考查学生0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方…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考试作弊动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丽霞 《前沿》2006,(8):55-57
考试是考查学习者的学习绩效,督促学习者深入学习和钻研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社会、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学习中的偏见与误解,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这对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本文试图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